•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9年  22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影响杂交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培养基组分研究
2009, 22(6): 753-757.
摘要:
采用固体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蔗糖、硼和钙配比对杂交榛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酸浓度间对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钙浓度间对花粉萌发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蔗糖150 g·L-1、硼酸100 mg·L-1时最适宜花粉管伸长;蔗糖的缺乏会导致胼胝质在花粉管顶端积累,使其生长停滞,缺硼时胼胝质在花粉管内分布正常。杂交榛花粉适宜的培养基为:蔗糖150 g·L-1+硼酸100 mg·L-1+氯化钙100 mg·L-1+琼脂10 g·L-1。
邓恩桉生长、木材密度和树皮厚度的遗传变异研究
2009, 22(6): 758-764.
摘要:
以广西桂林和柳州的邓恩桉种源/家系(6个种源53个家系)试验林为材料,对8.5年生胸径以及10.5年生胸径、树高、材积、木材密度和树皮厚度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5年生时,邓恩桉在桂林和柳州的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0.218、0.189 m3,平均木材密度分别为521.0、483.7 kg·m-3,树皮厚度分别为1.15、1.26 cm;10.5年生材积性状和木材密度在种源间差异不显著(P>0.10),10.5年生木材密度在家系间差异显著(PP>0.10)。除8.5年生胸径外,其他性状的试验地点与种源间交互作用不显著(P>0.10);8.5年生胸径、10.5年生树高、木材密度均存在显著的试验地点与家系间交互作用(P<0.05);10.5年生树皮厚在种源、家系水平上和地点均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8.5年生胸径、10.5年生胸径与树高的遗传力在0.128 9 - 0.234 5间,木材密度的遗传力为0.700 0 - 0.962 9,树皮厚度的遗传力为0.105 3 - 0.335 7。
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模型选择及低光强属性界定
2009, 22(6): 765-771.
摘要:
采用抛物线、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及直角双曲线修正式等数学函数对金沙江干热河谷3种不同类型植物材料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提出一种分段函数用以拟合实测值并求算光合作用参数,构建了一种有关表观光合量子效率求算的弱光区域的确定方法,得到3点主要结论:(1)5种拟合方式中,分段函数与直角双曲线修正式对3种不同类型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均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2)直角与非直角双曲线拟合得到的光合参数Pmax、LCP、Rd与实测值接近,但对LSP的估计值总是远低于实测值,直角双曲线修正式适合用于出现光抑制现象的曲线的模拟及其光合参数的求解,但无法得到饱和趋近型曲线的光合特征参数,分段函数求解的不同类型曲线的特征参数均与实测值较为接近; (3)以光合光响应曲线上光能利用效率的下降位点来界定植物表观光合速率随光强呈线性增长的弱光区域是可行的,且具相当的理论可释性。
马尾松1代育种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2009, 22(6): 772-778.
摘要:
利用12个ISSR标记分析马尾松1代育种群体中78个不同产地来源的优良亲本遗传变异,发现基于ISSR标记扩增的多态位点百分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均较高,表明马尾松1代育种亲本的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78个亲本之间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115 - 0.776,平均遗传距离为0.371。亲本之间的ISSR遗传距离与亲本产地的纬向地理距离关系密切,纬度相差较大的亲本间ISSR遗传距离相对较大。利用部分参试亲本进行测交系交配并分析其中的优良杂交组合,发现大部分优良组合父本、母本产地的纬向地理距离较远,同时亲本间ISSR遗传距离也较大。根据本研究结果,应优先选择来自纬度差异较大的不同种源区、同时ISSR遗传距离也较大的优树作为高世代育种亲本,不仅能有效维持高世代育种群体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也利于创制更多强优势杂交组合,提高杂种优势利用程度。
优良经济竹种红竹笋营养成分及其遗传变异研究
2009, 22(6): 779-783.
摘要:
对不同产地的优良经济竹种红竹笋进行营养成分及其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可溶性总糖、粗脂肪等有机营养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31.75%、5.11%、4.44%;氨基酸含量为327.81 mg·g-1,其中必需氨基酸占35.95%;矿质元素氮、磷、钾、铁、锌、钙、镁、铜、硒的平均含量分别是5 079.31、6 037.40、45 169.40、70.68、78.60、168.56、1 443.76、17.32、0.88 mg·kg-1。分布区不同产地间粗蛋白、可溶性总糖、粗脂肪等有机营养成分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遗传方差均大于环境方差,且以粗蛋白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小,广义遗传力分别达88.69%、63.07%和74.74%。红竹笋体检测到的17种氨基酸中,以谷氨酸含量最高,达37.92 mg·g-1,其次天冬氨酸为35.45 mg·g-1,含量最低的蛋氨酸为3.29 mg·g-1。笋体中9种矿质元素仅硒在不同产地间的变异系数较大,为26.51%,其它8种矿质元素的变异系数均≤13.11%;不同产地红竹笋体中矿质元素含量与产地土壤中有效矿质元素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红竹笋3种有机营养和8种矿质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粗蛋白与钾元素和锌元素、可溶性总糖与铁元素、钾元素与镁元素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中国纤孔菌属两新记录种
2009, 22(6): 784-787.
摘要:
本文报道了中国纤孔菌属两个新记录种,分别为芮克纤孔菌Inonotus rickii (Pat.) D.A. Reid和杨生纤孔菌Inonotus plorans (Pat.) Bondartsev & Singer。芮克纤孔菌采于海南省保亭县热带植物园,生长在橡胶树上,杨生纤孔菌Inonotus plorans发现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生长在杨树上,本文根据中国的材料对这两个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二元立木材积模型的联立方程组估计方法
2009, 22(6): 788-791.
摘要:
文章以兴安落叶松为例,使用联立方程组模型方法建立二元立木材积模型,该方法有效解决了二元立木材积模型的建模和预估前提不一致问题。在联立二元立木材积模型的估计中,分别采用了通常非线性估计方法和两步估计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证明:两种方法都能对模型进行估计,但两步估计可进一步减小系统偏差,达到通用性模型误差限要求,两步估计方法优于通常非线性估计。
乡村景观格局热效应研究
2009, 22(6): 792-800.
摘要:
利用Quickbird和ETM影像对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平原220 km2区域内50个村庄景观格局热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环境亮温与建筑、水体、草地、林地、绿地(草地+林地)5种地类斑块共45个景观指数间的数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各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众多景观指数可分为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形状指数、核心区规模指数、100 m缓冲区相关指数、其它指数6类,其中优势斑块和景观总体的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是环境亮温的主要作用因子;有关建筑斑块及核心区景观总体规模的指数(建筑的覆盖率、块均面积、聚合度,核心区的总面积、总周长、总块均面积)与环境亮温为正相关关系,其它多为负相关,因此建成区规模较小、各地类以众多小斑块均匀分布、建筑覆盖率低且形状狭长的村庄更有助于环境降温。建立了4个亮温预测模型(Ra2>0.9),筛选出相应的亮温预测及调控因子组;在核心区,环境亮温的单因子拟合效果欠佳,景观格局结构指数的作用不能忽略,结构指数对亮温的作用贡献约占总量的25%。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底泥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2009, 22(6): 801-806.
摘要:
对杭州西溪湿地不同水体干扰和沉积过程干扰类型的底泥重金属进行研究,分析了底泥表层和剖面重金属Cu、Zn、Cr、Pb、Cd、Hg和As的含量及分布特征,探讨不同湿地保护措施和水体干扰类型等因素对底泥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及重金属的可能来源,在此基础上,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H 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基于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方法对底泥污染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底泥7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二级标准。除Hg和As外,其他元素含量平均值高于当地土壤元素背景值。重金属元素间的不同相关性指示底泥污染物的多种来源。Zn和Cd在底泥中的含量要明显高于土壤,指示底泥中有不同于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来源。空间上,底泥污染物的分布与人为活动干扰的强度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景区外围样点污染物含量要高于景区内样点,且景区外围样点重金属污染物仍然处于一个增加的趋势,而景区内污染物输入则呈现为减少的态势。水体类型对底泥重金属的影响一般表现为封闭池塘和大水面中底泥重金属元素含量高于普通河道中的含量。H 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西溪湿地的整体生态风险较轻微,元素中Cd和Hg具有中等生态风险,其余为轻微生态风险。基于沉积物质量基准的风险评价结果则有所不同。
杜仲人工林蒸腾时间演变的分形特征及可预报时长
2009, 22(6): 807-812.
摘要:
以华北山地杜仲人工林为例,利用热扩散液流法测算得到的蒸腾数据,采用相空间重建法,在延滞时间(τ)为30 min条件下,分析林木蒸腾时间演变的分形特征及可预报时长,结果表明:林木蒸腾的时间演变过程具有分形和混沌特性,存在可预报性。2005年及2006年主要生长季节期间(4-9月),蒸腾时间序列的分形维数(D)分别是1.673和1.525, 二阶Renyi熵(K2)分别为0.002 49和0.002 53,此时嵌入维数(m)分别为9和10,平均可预报时长(T)分别约为401.0 、394.8 min。尽管2005年和2006主要生长季节蒸腾的外表变化规律或数量等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在相同τ条件下,D和K2在该2年间差异均很小,说明蒸腾时间序列的内在变化特征在不同年份间无差异。
杉木人工林抚育间伐可视化模拟技术研究
2009, 22(6): 813-818.
摘要:
以湖南省攸县黄丰桥国有林场为试验区、以森林抚育间伐为例、以杉木人工林为主要研究树种,研究森林经营措施的可视化原理和方法,建立了一个面向森林经营管理的虚拟森林原型系统。系统以林业调查数据为数据源,实现虚拟森林漫游、小班属性查询、抚育间伐模拟等功能,为森林资源和森林经营可视化提供了新的平台。
竹材主要变色菌霉菌的生长特性研究
2009, 22(6): 819-823.
摘要:
从我国云南、广州、北京、湖南和安徽等省市采集变色霉变竹材标本,分离纯化得到78株真菌菌株,鉴定为木霉(Trichoderma spp.)、毛霉(Rhizomucor spp.)、曲霉(Aspergillus spp.)、镰刀菌(Fusarium spp.)、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可可毛色二孢菌(Botryosphaeria rhodina)和稻球黑孢(Nigrospora oryzae)等。选取代表性的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营养因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均影响菌丝的生长及色素形成;温度条件对菌株的生长影响较大,对于大多数菌株而言,28 ℃是最适生长温度,5 ℃生长减缓甚至停滞,但未死亡, 40 ℃以上菌株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但个别霉菌在50 ℃仍可生长,表明竹材霉菌对极端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竹材霉菌变色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pH值在4 - 11下皆能正常生长,最适pH值在5 - 8间;光照对菌株生长的影响不大。
可变生长率法和固定生长率法在单木年生长预测中的比较研究
2009, 22(6): 824-828.
摘要:
采用北京山区油松定期调查数据,比较研究固定生长率法和可变生长率法建立的单木直径年生长量模型和年存活率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可变生长率法建立的直径生长模型中,平均偏差(-0.005 9)、平均绝对偏差(0.779 1)、均方根误差(1.038 4)分别比固定生长率法的平均偏差(0.097 5)、平均绝对偏差(0.920 0)、均方根误差(1.198 3)小,而且其决定系数(0.949 3)也高于固定生长率法的决定系数(0.917 8);在单木存活率模型中,可变生长率法的平均偏差(8.59E-7)、平均绝对偏差(0.088 4)、均方根误差(0.211 7)也分别比固定生长率法的平均偏差(0.002 7)、平均绝对偏差(0.091 1)、均方根误差(0.212 1)小,并且其对数似然值(-4 137.240 0)也比固定生长率法的对数似然值(-4 230.320 0)大。因此,利用可变生长率法建立的单木生长模型预测精度比利用固定生长率法建立的单木生长模型预测精度高,因为前者考虑了林分因子(林分断面积,林分优势高)和单木因子在生长期间的变化引起的单木直径年生长量及存活率的变化。
干旱胁迫对景天属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009, 22(6): 829-834.
摘要:
通过盆栽干旱胁迫,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7种景天属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7种景天属植物细胞膜脂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及叶片相对电导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反曲景天上升的幅度较大;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呈上升趋势或者是先增加后降低的基本势态。7种景天属植物抗旱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胭脂红景天﹥勘察加费菜﹥佛甲草﹥反曲景天﹥垂盆草﹥八宝景天﹥六棱景天。
米老排人工林生长与立地的关系
2009, 22(6): 835-839.
摘要:
利用广西大青山林区79块林龄为20 - 25 a的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分析米老排人工林生长与海拔、土壤种类、坡位、坡形、坡向和立地类型等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南亚热带地区,米老排造林地应选择海拔300 - 500 m的高丘和中低山地带;(2)花岗岩、流纹岩等岩浆岩类母岩母质发育的红壤是米老排人工林生长最合适的土壤种类;(3)米老排造林立地应选择山坡的中下部,凹形坡和平坡的坡地较好。按以上条件选择造林立地,米老排林分优势树高年均生长量可达1.1 - 1.3 m,胸径年生长量达1.3 - 1.5 cm,种植后20 a可达到培育大径材的目的。
石灰石粉混施剂量对酸雨区马尾松细根特征的影响
2009, 22(6): 840-845.
摘要:
在重庆市铁山坪林场28年生马尾松纯林内选取10棵优势木,进行土柱内混施5个剂量(134、261、388、515、642 g·m-3)的石灰石粉试验,在混施前和混施2 a后分别进行了根系调查。结果表明:施不同剂量石灰石粉的马尾松的细根特征有明显差别。随着混施剂量的增加,细根的5个特征都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施388 g·m-3石灰石粉的细根特征值最大,表明其促进根系生长的效应最好;细根长度、细根表面积、细根根尖数、细根体积、细根干质量分别为600 m·m-3、130 dm2·m-3、15万个·m-3、220 cm3 ·m-3、39 g·m-3。
紫茎泽兰入侵受松小蠹危害的云南松林群落的研究
2009, 22(6): 846-850.
摘要:
探讨了紫茎泽兰对松小蠹危害成灾云南松林的入侵状况,对3个受灾云南松群落的结构、生物多样性指数、紫茎泽兰的入侵危害程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松小蠹危害与紫茎泽兰入侵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松小蠹危害可通过影响群落结构而导致生境变化,增加了群落的可入侵性。群落结构越简单,生物多样性水平越低,对生境资源的利用越不充分,紫茎泽兰成功入侵的机会越大。松小蠹的危害导致云南松林退化,紫茎泽兰的入侵加剧了其生态系统的退化过程,成为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生态过程之一。
几种处理方式对皂荚直播造林地微环境和出苗率的影响
2009, 22(6): 851-854.
摘要:
马占相思人工林经济效益评价\n ——以广西南宁地区为例
2009, 22(6): 855-859.
摘要:
北京地区不同起源栓皮栎早期生长过程研究
2009, 22(6): 860-864.
摘要:
昆明金殿林区云南松次生林健康状况与\n土壤相关性分析
2009, 22(6): 865-871.
摘要:
厚壁毛竹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响应的季节变化
2009, 22(6): 872-877.
摘要:
几种对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效的添加剂研究
2009, 22(6): 878-882.
摘要: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的生态分布与资源评价
2009, 22(6): 883-887.
摘要:
山楂海棠嫩茎直接再生芽苗体系及种质离体保存
2009, 22(6): 888-892.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