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斌
, 叶建仁
, 包宏
. 林木病原菌毒素研究进展.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3): 316-322.
|
[2] |
耿显胜
, 舒金平
, 张亚波
, 张威
, 王浩杰
. 竹卵圆蝽致病球孢白僵菌的分离和毒力测定.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2): 112-117.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2.013
|
[3] |
廖周瑜
, 叶辉
. 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云南半帚孢毒素活性的生物检测.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1): 102-105.
|
[4] |
张亚波
, 叶碧欢
, 刘振勇
, 张炜
, 舒金平
. 不同绿僵菌菌株对筛胸梳爪叩甲幼虫的毒力测定.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1): 66-70.
|
[5] |
费成煜
, 唐培瑜
. 快速生产白僵菌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7(6): 701-703.
|
[6] |
黄金水
, 汤陈生
, 黄金聪
, 陈元德
. 杨树舟蛾优良白僵菌菌株的筛选及林间不同剂型防治试验.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2): 218-223.
|
[7] |
林庆源
. 荔枝蝽白僵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及应用技术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2): 143-146.
|
[8] |
赵仕光
, 朱玮
, 岳红艳
. 杨树溃疡病菌毒素对杨树树皮愈伤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11(3): 253-259.
|
[9] |
王军
, 李若英
. 肉桂枝枯病菌毒素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4): 387-393.
|
[10] |
邱枫
, 许雷
, 高洪文
. 柠条幼苗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2): 154-160.
|
[11] |
叶建仁
, 解春霞
, 王永银
, 程淑婉
. 松针褐斑病菌致病机制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11(3): 243-248.
|
[12] |
潘永胜
, 徐福元
, 韩正敏
, 刘云鹏
. 松褐天牛成虫高毒力绿僵菌菌株筛选及液体振荡培养条件.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1): 102-107.
|
[13] |
杨莉
, 杨双昱
, 麻文建
, 周建华
. 核桃褐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发病规律的调查. 林业科学研究,
2017, 30(6): 1004-1008.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7.06.017
|
[14] |
袁秀英
, 白红霞
, 白玉明
, 呼达古拉
, 刘俊霞
. 杨树内生真菌的分离和拮抗生防菌的筛选.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6): 713-717.
|
[15] |
骆军
, 刘应高
, 黄晓丽
, 徐明庆
. 四川松针上散斑壳菌致病毒素的确定及其致病性差异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5): 685-689.
|
[16] |
潘雪玉
, 孙海菁
, 袁志林
. 3株滨麦内生镰刀菌毒素积累及对北美枫香幼苗生长和耐盐性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5): 64-73.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5.009
|
[17] |
张永安
, 陈昌洁
. 白僵菌酯酶谱稳定性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1, 4(4): 414-417.
|
[18] |
汤坚
, 王成树
, 黄长春
. 不同含水量球孢白僵菌孢子抗逆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2): 218-221.
|
[19] |
刘振华
, 姚娜
, 杨凯
, 王涛
, 李振坚
, 李潞滨
. 树枫杜鹃菌根真菌分离与鉴定.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6): 795-797.
|
[20] |
吴小芹
. 林木病原真菌的群体分化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4): 423-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