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梁军
, 丁明明
, 贾秀贞
, 吕全
, 张星耀
. 三种细菌制剂及其复合肥对草坪草抗寒性效应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3): 340-345.
|
[2] |
贾秀贞
, 丁明明
, 王媛
, 梁军
. 三种草坪草功能性细菌培养条件及其生理学特性.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5): 630-635.
|
[3] |
张卫华
, 张方秋
, 张守攻
, 徐大平
, 陈祖旭
, 黄烈健
. 3种相思幼苗抗旱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6): 695-700.
|
[4] |
. 水分胁迫下2种沙枣的抗旱性比较.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3): -.
|
[5] |
. 4种地被观赏竹的抗旱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2): 221-226.
|
[6] |
史小玲
, 薛立
, 任向荣
, 冯慧芳
, 郑卫国
, 傅静丹
. 华南地区4种阔叶幼苗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抗旱性初探.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6): 760-767.
|
[7] |
郑淑珍
, 邝炳朝
. 柚木种源抗旱性形态及解剖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2): 124-130.
|
[8] |
李晓储
, 黄利斌
, 张永兵
, 何开跃
. 四种含笑叶解剖性状与抗旱性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2): 177-181.
|
[9] |
蔡琼
, 丁贵杰
, 文晓鹏
. 马尾松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mGPX6基因cDNA克隆及转化拟南芥耐旱性初步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6, 29(6): 839-846.
|
[10] |
张俊卫
, 包满珠
, 孙振元
. 草坪草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16(1): 87-94.
|
[11] |
廖声熙
, 刘娟
, 和菊
, 张燕平
, 赖永祺
. 印楝叶解剖结构与抗旱性关系初步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4): 435-440.
|
[12] |
李昆
, 曾觉民
, 赵虹
. 金沙江干热河谷造林树种游离脯氨酸含量与抗旱性关系.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1): 103-107.
|
[13] |
徐利霞
, 杨水平
, 姚小华
, 李生
, 任华东
. 石漠化地区3个树种幼苗在水分胁迫下的光合特性与抗旱性关系.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6): 785-790.
|
[14] |
叶建仁
, 吴小芹
. 树木抗病的生理生化学研究进展.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3): 311-317.
|
[15] |
向玉英
, 朱湘渝
, 侯艳
. 杨树新品种抗溃疡病和黑斑病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2, 5(4): 423-428.
|
[16] |
王真辉
. 橡胶树AM菌根研究进展.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3): 345-348.
|
[17] |
常英英
, 梁立雄
, 高亚南
, 吴晓娟
, 鲁俊倩
, 王庆灵
, 丁昌俊
, 张伟溪
, 苏晓华
, 张冰玉
. 转多基因1年生库安托杨对溃疡病的抗性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1): 15-20.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1.003
|
[18] |
常明山
, 邓艳
, 廖旺姣
, 苏全
, 方小玉
, 吴耀军
. 油茶不同品种抗炭疽病与相关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2): 141-146.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2.020
|
[19] |
阮成江
, 李代琼
. 黄土丘陵区沙棘林几个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1): 41-46.
|
[20] |
吴晓丽
. 浙北夏季干旱对不同土壤上桤木生长和结瘤固氮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1992, 5(2): 225-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