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盛炜彤
, 范少辉
. 杉木及其人工林自身特性对长期立地生产力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6): 629-636.
|
[2] |
楼一平
, 盛炜彤
, 萧江华
. 我国毛竹林长期立地生产力研究问题的评述.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2): 172-178.
|
[3] |
罗云建
, 张小全
. 多代连栽人工林碳贮量的变化.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6): 791-798.
|
[4] |
孙长忠
, 沈国舫
. 我国主要树种人工林生产力现状及潜力的调查研究Ⅰ.杉木、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6): 613-621.
|
[5] |
孙长忠
, 沈国舫
, 李吉跃
, 贾黎明
. 我国主要树种人工林生产力现状及潜力的调查研究Ⅱ.桉树、落叶松及樟子松人工林生产力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6): 657-667.
|
[6] |
陈德祥
, 李意德
, 骆土寿
, 林明献
, 孙云霄
. 海南岛尖峰岭鸡毛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5): 598-604.
|
[7] |
丁贵杰
, 王鹏程
.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变化规律研究Ⅱ.不同林龄生物量及生产力.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1): 47-53.
|
[8] |
玉 宝
, 王百田
, 乌吉斯古楞
. 干旱半干旱区人工林密度调控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3): 472-477.
|
[9] |
盛炜彤
. 关于我国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保持.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1): 1-14.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1.001
|
[10] |
何艺玲
, 傅懋毅
. 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研究现状.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6): 727-733.
|
[11] |
卢立华
, 蔡道雄
, 何日明
, 郭文福
. 桂西南不同树种人工林评价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2): 145-150.
|
[12] |
郭文福
, 蔡道雄
, 贾宏炎
, 李运兴
, 卢志芳
. 米老排人工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5): 585-589.
|
[13] |
李奎
, 王雁
, 郑宝强
, 郭欣
. 黄牡丹研究现状与展望.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2): 259-264.
|
[14] |
王雁
, 彭镇华
, 王成
. 21世纪国内外城市林业发展的趋势.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16(6): 748-753.
|
[15] |
. 米老排人工林生长与立地的关系.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6): 835-839.
|
[16] |
何贵平
, 陈益泰
, 余元华
, 刘化桐
, 蔡宏明
, 陈永志
. 南酸枣人工林早期生长特性及其与杉木混交效应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2): 206-212.
|
[17] |
郑临训
. 杉木人工林枯损枝叶营养特点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6): 607-611.
|
[18] |
肖祥希
, 杨宗武
, 张学武
, 陈林生
, 卓开发
, 谭芳林
. 福建柏人工林养分积累与分配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1): 76-82.
|
[19] |
刘广路
, 范少辉
, 张群
, 冯慧想
, 宗亦尘
, 费本华
. 长江滩地I-72杨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2): 243-247.
|
[20] |
卢立华
, 贾宏炎
, 何日明
, 李吉良
, 覃书源
. 南亚热带6种人工林凋落物的初步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3): 346-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