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1年  4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尖峰岭热带林的植物化学特征
卢俊培, 吴仲民
1991, 4(1): 1-9.
摘要:
根据63种植物叶片及25种木材的化学分析结果,应用数值分析方法,探讨尖峰岭热带林植物及不同植被类型的化学特征和主要元素含量水平,从化学角度揭示了热带林的结构、功能和空间分布节律。为热带林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的背景材料。
“柚木地理种源选择研究”取得可喜成果
吴金坤
1991, 4(1): 9-9.
摘要:
“柚木地理种源选择研究”历经五年系列配套技术研究和良种控制与推广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①收集并保存热带、南亚热带11个国家75个地理种源、250多个无性系,建成8片3.3ha柚木基因库,提出了遗传改良的策略、途径和方法。②进行5~15年的综合评价,选出8个优良种源,其材积生长量为标准种源的125%~190%,年平均高生长1.4~1.75m,胸径生长量1.6~1.98cm;抗旱、抗病的遗传增益为20%~36%。③评选出第一批21个杂交子代无性系,其材积生长量为标准无性系的130%~250%。④种源/优树的组培——微穗扦插技术获得成功,扦插成活率达90%-100%。⑤袖木小棒褪苗培育的新方法比传统的切干苗单位面积产苗量提高了6倍,育苗与栽植费用降低4.3倍,经济效益提高5.2倍。⑥用干燥的沙地贮藏袖木苗,贮藏期达15个月,苗木运输期21天,造林成活率达90%-100%,比泰国袖木苗贮藏期延长一半,造林成活率高出33个百分点。提出了贮藏木苗安全含水量的控制方法。⑦营造各种试验林、示范林63.7ha,超额完成国家攻关课题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猛禽迁徙与天气、气候的关系研究
李重和, 杨若莉, 刘岱基, 范强东, 王黎
1991, 4(1): 10-14.
摘要:
通过1980~1987年秋季在大连老铁山、山东省长岛县大黑山岛及青岛浮山的观察研究,确认猛禽的迁徙与气候、天气有着密切的关系。猛禽迁徙通常选择在风力三级(14km/h)以上西北风或南风的有利天气条件下顺风或侧顺风迁徒。这种大气环流形势在天气图上的反映是地面冷锋过境后当天或次日。冷锋过境前的天气特征是偏南风或西南风,气温升高,冷锋过境后风向转为西或西北风,同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风速加大。5~6级西北风(30~40km/h)天气会出现猛禽大规模迁徙过境。故在猛禽的研究中,可根据这种天气变化模式进行猛禽迁徙的预报。
竹材霉变生物学的研究*Ⅱ.不同竹材基质的抗霉性
翁月霞, 吴开云
1991, 4(1): 15-21.
摘要:
对11个竹种和不同竹龄、部位毛竹的竹材进行了自然和人工接种致霉菌试验。测定结果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竹种间的自然抗霉性顺序依次为:黄槽毛竹毛竹浙江淡竹刚竹和石竹红竹和毛金竹篌竹苦竹黄古竹茶杆竹,前二种为抗霉竹种,后四种为易霉竹种。竹材的抗霉性与竹材的预处理方法和贮存条件有相互作用。冬伐毛竹材的抗霉性随竹株年龄增长而增强,长至5~6度的毛竹,其竹材抗霉性极显著地高于2~4度的毛竹;毛竹杆材上部的抗霉性极显著地高于中、下部。
木榄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廖宝文, 郑德璋, 郑松发
1991, 4(1): 22-29.
摘要:
本文利用Monis分层切割法,对平均年龄为20年的木榄林不同径阶立木地上部分进行生物量测定,并按立木平均营养面积测定地下部分生物量。用相关生长测定法和平均木法换算成全林和立木各器官的生物量。测定了叶面积,并算出叶面积指数,用以评定林分生产力。分析了木榄的平均和连年净生产量的年动态变化以及净同化率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为合理经营和利用木榄林提供依据。
中国林业科技代表团访问苏联
林雁
1991, 4(1): 29-29.
摘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和苏联国家林业委员会于1990年8月1日共同签署的“关于林业合作的协定”,以部科技司吴博同志为团长的中国林业科技代表团一行6人(成员有:中国林科院副院长张久荣高级工程师、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所长王世绩研究员、该所昆虫三室主任陈昌洁副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教研室主任朱之悌教授和东北林业大学采运系李光大教授。这是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我国政府派出的第一个林业科技代表团,其任务是,通过访问和实地考察,较全面地了解苏联林业科技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合作关系的前景,为1991年在中国接待苏方代表团的回访和签署林业科技合作协议提供背景材料和建议。此外通过两国科学家之间的接触,恢复中断了3。年的合作关系,为发展今后的林业科技合作奠定基础。
毛竹主要营林措施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汪奎宏, 裘福庚, 蔡纫秋
1991, 4(1): 30-37.
摘要:
本文分析了毛竹主要营林措施松土、施肥和留养母竹及其综合技术的技术经济效果。分析表明:不同松土深度亩产值间具有极显著差异,松土以25 cm为好,这时反应弹性大,纯收入高。施氮肥和有机肥可极显著地增产,尿素以每亩施20kg为佳;有机肥增产作用大小顺序是饼肥猪栏肥干稻草青草。母竹以留养四度为好。由于△NPV均大于零说明松土25cm、施尿素20kg/亩、留四度母竹及其综合技术都是可行的,可根据当地人、财、物资源状况选用。从△NPVR值来看,投资效益以每亩施20kg尿素最好,然后依次是松土25cm、综合技术和留四度母竹。
Ⅰ-69杨人工林生长规律与营养特性的研究
杨世桦, 徐清彦, 李贻铨, 彭自主, 李维义, 陈新初
1991, 4(1): 38-43.
摘要:
1982年以来在湖南省汉寿进行了I-69杨人工林生长规律与营养特性的定位研究。前三年(1982~1984年)结果表明,当地的气候、土壤生态因子适于Ⅰ-69杨生长,胸径生长年、月变异极显著。第一年生长慢,8月为高峰期;第三年较第二年次之,6月为高峰期。三年胸径年平均增长4.78cm。主要营养元素(除Mg外)的月变异极显著,与胸径生长规律一致。年变化无显著差异,年平均含量较高,N为3.25%~3.31%,P2O5为0.58%~0.59%,K2O为1.59%~1.61%,CaO为3.17%~3.28%,MgO为0.54%~0.70%,反映了Ⅰ-69杨生长与主要营养元素吸收、利用以及土壤养分的供给,处于动态平衡的良好状态。
樟子松、长白松、赤松和黑松的引种研究
徐化成, 李长喜, 唐谦
1991, 4(1): 44-49.
摘要:
以樟子松7个种源的种子和长白松、赤松和黑松的种子在北京地区做引种试验,并以油松做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长白松生长表现较好,优于油松。赤松和黑松表现一般,不如油松。樟子松生长表现更差。但从樟子松不同种源来看,呼伦贝尔、大兴安岭南部和小兴安岭的种源生长表现要优于大兴安岭北部的种源。
浙江长乐杉木种子园营建技术和改良效果的研究
李锦清, 董耀卿, 何秉云, 张建忠, 王赵民, 陈益泰
1991, 4(1): 50-56.
摘要:
浙江长乐杉木种子园,始建于1976年,目前已建成初级种子园514亩,一代种子园136亩。本文对该种子园的建园技术路线、主要经营技术措施和改良效果作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资料分析表明,杉木资源较少的浙江地区,大量收集杉木中心产区的优树材料建立种子园,其后代增益十分明显,7.5年生子代林平均材积比当地对照增长30%以上。研究还表明,气象因子,特别是2~3月份的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以及亲本来源、土壤状况和坡向等是影响种子园种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原因。
黄带犀猎蝽的生物学及应用研究
黄增和, 伍建芬, 张宗强
1991, 4(1): 57-64.
摘要:
黄带犀猎蝽在广州室内饲养年发生2代,以4~5龄若虫于杂草丛生的石块、土块下或枯枝落叶层中越冬。卵成块,12.5~16.5天孵化。若虫5龄,历期48.0~223.5天。成虫羽化后5.0~12.5天交配,交配后11.5~25.5天产卵。成虫寿命一般在36.0天以上。若虫和成虫有较强的耐饥力,在缺少猎物时3~5龄若虫和成虫寿命分别为8.9~13.2天和17.3~20.2天。室内外捕食试验表明:对马尾松毛虫、纵带球须刺蛾、丽绿刺蛾、细皮夜蛾和竹斑蛾幼虫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冷藏对松毛虫内茧蜂影响的研究*
严静君, 姚德富, 徐崇华
1991, 4(1): 65-68.
摘要:
根据1987~1989年研究,松毛虫内茧蜂可在5±1℃条件下冷藏4~5个月,对成虫羽化率、成虫寿命、成虫交配产卵均无不良影响,并可杀死重寄生蜂。冷藏时间长,成虫羽化日期提前,羽化期缩短。人工引迁时应用冷藏方法,可根据松毛虫发生期调节冷藏时间,做到适期出蜂,及时释放。也可防止将重寄生蜂带入另一地区。
松毛虫光周滞育的研究
贾凤友, 李兆麟
1991, 4(1): 69-71.
摘要:
在敏感的虫龄内,松毛虫对短光周的反应,随着幼虫发育进度的不同而不同。初龄对短光周最敏感,2龄开始减弱,到4龄时,幼虫基本上就丧失了对短光周的反应。在脱皮时,幼虫对短光周刺激的反应较明显,在两次脱皮之间,幼虫的反应较弱。短光周处理时间越长,幼虫在3~4龄时进入滞育的比率也越高,这可能与昆虫体内保幼激素含量的变化有关。
外斑埃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新株
吴燕, 王贵成, 赵玲, 梁成杰
1991, 4(1): 72-73.
摘要:
1988年从危害刺槐的外斑埃尺蠖(Ectropis excellens Butler)病死虫中分离出一株病毒。经电镜观察证明为一种新核型多角体病毒.其多角体大小为0.64~1.92μm。病毒粒子呈杆状,大小为292nm71.3nm。
应用大比例尺航片进行树高量测*
沈洁
1991, 4(1): 74-78.
摘要:
本文介绍利用象片量测树高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建立数字地面模型,解决林地上树根被灌木遮蔽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树高量测精度。
紫胶园生物群落的研究*
刘化琴, 唐乾若, 张长海, 黄臣荣, 黄显鹤
1991, 4(1): 79-85.
摘要:
1987~1989年,在云南镇源热区研究紫胶园生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群落内种间的相互影响;紫胶园间种粮食作物的作用;不同群落结构与产量、产值的关系。结果表明:胶粮间作群落、乔灌混交群落,能较好地利用自然条件和种群间的有利关系,使群落的经济产品总量较对照提高2.4~4.4倍,产值较对照提高1.9~2.0倍。
毛白杨与近缘种形态的数量分类
张杰, 姜景民
1991, 4(1): 86-90.
摘要:
本文采用4种相似性系数,9种不同的聚类方法分析了毛白杨种群的26个自然类型及5个近缘种和变种的26个形态性状。结果表明:毛白杨种群(仅限于本文所选类型)可分为云南毛白杨、易县毛白杨、抱头毛白杨、密枝毛白杨、梨叶毛白杨、小叶毛白杨、银白毛白杨、响毛杨及毛白杨9大类。并根据与近缘种和变种的比较,认为山杨、新疆杨参与了毛白杨部分类型的形成,但诸多类型之间的差异很大,揭示了毛白杨演化的多地性、多次性和多型性。
中国林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
王介一
1991, 4(1): 90-90.
摘要:
中国林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于1990年10月30日~11月3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学术讨论会暨换届选举大会。有全国从事计算机应用的林业科技人员代表72名参加了大会。共收到论文72篇,其中16篇进行了大会宣读。会议分三个专业组进行交流活动,中国林学会及林业部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大会,并传达了中国林学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精神。代表们对如何搞好今后的学会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不少宝贵建议和意见。最后进行了换届选举,推选出徐有芳副部长为新一届理事会荣誉理事长,各地方、各部门、各专业的45人为新一届理事。会议还得到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机电委六所、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所四达公司及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的支持,进行了现代微型机软、硬件产品演示及技术交流活动,将对林业系统的计算机应用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北京西郊白皮松林、油松林、侧柏林下淋溶褐土的研究
张万儒, 许本彤, 杨玲, 李彬, 屠星南, 李桂兰
1991, 4(1): 91-95.
摘要: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阐明中国林科院内白皮松、油松、侧柏人工林下淋溶褐土的形成条件和土壤基本性质,为众学科合理利用该土壤提出科学依据。研究地点设置在各人工林试验区内。
越冬代马尾松毛虫虫情调查方法的研究*
任立宗
1991, 4(1): 96-100.
摘要:
对马尾松毛虫的防治,因越冬代的生长比较整齐,抗药性较差,此时进行防治,效果最佳。为了更好地做好防治工作,必须事先做好虫情的调查。但如何调查越冬代松毛虫的虫情,目前尚无统一的、既简便又准确的方法。有些文献提出在越冬前进行虫情调查,然后根据越冬期间的死亡率(一般认为是25%)预测越冬后的虫情。但由于越冬前松毛虫都在树冠上,调查时非常困难。张旭等用松毛虫落粪与其虫口密度的关系研究越冬代史情的调查方法,目前尚未推广应用。鉴于马尾松毛虫发生2~3代地区,其幼虫多以3~4龄在树皮裂缝中越冬的实际情况,杨仕海提出以2m树干上调查的数据乘以1.42来预测虫情。
不同供水条件对Ⅰ-69杨树材质的影响*
王世绩, 刘奉觉, 郑世锴, 柴修武, 张文庆
1991, 4(1): 101-105.
摘要:
杨树生长对土壤水分条件的反应非常敏感[1],虽然不同品种或无性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2],但从总体来看,木材年轮宽度的变化主要是由土壤水分供应条件所决定的[3-6]。在有条件灌溉的地区,人们除了关心灌溉的花费与木材增长量之间的经济效益外,同时也关心灌溉量与树木材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换句话说,木材质量会不会因灌溉量过多而下降?下降多少?这显然是科技工作者应当回答的重要问题。遗憾的是,在国内外繁多的文献中,报道灌溉对树木生长影响的结论很多[1-9],但是,关于灌溉对材性影响的研究工作,国外也为数很少[8,10],国内更未见有报道。
“国外杨树引种及区域化试验研究”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郭苏
1991, 4(1): 105-105.
摘要:
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等单位承担的“国外杨树引种及区域化研究”,经近十年的工作,从意大利、法国、南斯拉夫、荷兰等17个国家引进的331个杨树无性系中选出了6个优良无性系,即美洲黑杨无性系55杨,ZKEN8杨;欧美杨无性系比利尼杨、N3016杨、NE222杨和74杨,具有生长快、成活率高、干形通直、抗病虫能力强的优良特性。经区域化试验,初步确定了6个优良无性系的适生范围。两个美州黑杨无性系在北亚热带湿润地区、淮河流域以南至长江流域以北之间的广大平原地区均可种植。欧美杨无性系比利尼杨适生豫西、晋南的南温带半干旱地区;NE222杨和74杨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中北部、安徽北部和河南北部南温带湿润地区推广;N3016杨适宜河北北部南温带亚湿润地区种植。
湿地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苗期试验
何礼华, 陈孝英, 赖发兴, 陈永光
1991, 4(1): 106-110.
摘要: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自本世纪30年代初被引种到我国以来,现已成为长江以南地区重要的用材树种。目前在扩大生产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开展遗传改良工作,以挖掘速生丰产潜力。本试验对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自由授粉的14个家系进行遗传测定,了解各单亲子代播种质量的好坏和苗期遗传品质的优劣,为以后进行子代林测定和综合评价提供基础材料。
四川桤木种子贮藏研究
杨志成, 罗国茂
1991, 4(1): 111-113.
摘要:
四川桤木(Alnus cremastogyne)系细粒种子,其千粒重仅0.6g左右,通常冬季采种春季育苗,此类种子的发芽特性和贮藏问题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简易的贮藏方法及其效果,以供进一步研究和生产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