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2年  5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大岗山地区杉木优良种源选择研究*
郑义和, 梁一池
1992, 5(1): 1-6.
摘要:
收集全国13个省(区)、183个产地的种源,按BIB设计进行杉木种源试验。结果表明:①杉木不同种源在树高、胸径、材积三个性状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生长快的种源比生长慢的种源树高大46%,胸径大55%,材积大2.16倍;②多性状主成分遗传距离综合评价,将参试种源分为四类,即速生、中等、慢生、极慢生。其中速生种源12个,大都集中在贵州东南和广西西北部的融江流域以及福建中北部的闽江上游流域;③杉木种源树高、胸径、材积三个性状具中上遗传力,hp2为0.7216~0.7299,三个生长性状的基因型方差分量占总变异的11.3%~13.3%。
马尾松造纸材种源选择
荣文琛, 吴天林, 岳水林, 孙成志, 谢国恩
1992, 5(1): 7-13.
摘要:
在南、中、北亚热带地区三片九年生马尾松种源试验林中(广西南宁、江西安福、浙江鄞县),采集9个代表性种源试样,测试28项包括木材构造、物理和化学的性状,进行种源间比较选择,结果是:①经试验点内及多点方差分析,各性状种源间差异远大于种源内个体间差异,且种源与试验点间存在互作。②主要造纸经济性状(管胞宽、长宽比、双壁厚、腔径和壁腔比等)遗传力估值均大于0.6,受强度的遗传控制。③材性与生长性状间相关分析表明,在马尾松速生地区作高、径性状的正向选择会导致种源或个体的管胞长宽比、晚材率和壁腔比下降,管胞宽度及腔径增大,这为间接选择提供依据。④取与造纸性能关系紧密的11项木材性状,综合选择出高州、宁明、吉安和德江等优良种源。
沙棘种源试验研究*
赵汉章, 朱长进, 徐永昶, 高成德, 李鸿启, 曹满, 刘英, 徐爱文, 王忠
1992, 5(1): 14-21.
摘要:
本文对4个试验点的5年生沙棘种源试验林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试验表明,沙棘不同种源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以及果实生化成分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与产地的纬度、经度、海拔高度有显著的相关性。地处中纬度、高海拔的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中西部种源,其早期营养生长表现出明显优势。地处高纬度、低海拔的内蒙、河北、山西等省(区)的华北种源,果实较大,成熟较早,总糖含量较高,但Vc、总酸含量较低。这为生产上种源选择、引种、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蚂蚁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徐畅, 王辉, 沈聆苏, 吴坚
1992, 5(1): 22-25.
摘要:
本文利用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法对蚁科4亚科8属9种蚁进行了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结果表明,蚁科不同亚科之间,同一亚科不同属之间及同一属不同种之间的酯酶同工酶谱皆存在显著差异;而同一种蚁同型个体之间的酯酶同工酶谱未发现差异,不同型个体之间酯酶同工酶仅个别带位置(等电点)具微小差异。说明利用同工酶技术进行蚁科种类的分类研究是可行的。
应用对分法和样条法判定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
周国法, 李天生
1992, 5(1): 26-31.
摘要:
本文提出了判定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的样条法及对分法,并以马尾松毛虫为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用模拟及实例说明了样条法和对分法判断分布型的依据。该方法能判断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和聚集块的位置、大小及聚集程度;与已有的分布型指数相比,更能准确反映昆虫种群在空间的分布特征。
黑荆树水土保持林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高传璧, 刘永泉
1992, 5(1): 32-38.
摘要:
在福建长河县河田地区通过采用高密度、短轮伐期、平茬作业、萌芽更新的方法营造了黑荆树水土保持林,取得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两年生林分郁闭度为0.9。迳流量减少7140m3/ha,迳流系数由原来的0.49降低到0.06,泥沙流失量比未治理的坡面减少63t/ha,调节了水土流失试验区的小气候,土壤理化性质有了明显的改善。2.5年生试验林地上部分生物量达76t/ha,净现值达2568元/ha,效益成本率为2.06。
集约栽培13种白杨无性系幼龄材研究
柴修武, 黄洛华, 陆熙娴, 谢国恩
1992, 5(1): 39-46.
摘要:
本文研究了集约栽培13种5年生白杨无性系木材解剖、纤维品质、细胞次生壁微纤丝角和纤维素相对结晶度、化学成分、木材密度以及制浆等材性。试验结果表明,白杭1、白杭17、白杭10、灵野、新毛、无名等6种无性系的纤维长度变幅为845~917μm;离散系数变幅为0.24~0.28;总纤维比率变幅为62.8%~64.7%;气干密度变幅为0.401~0.519 g/cm3;化学预处理后得率变幅为87.7%~91.6%;浆张的撕裂指数、耐破指数、抗张指数等性能优于其他无性系,可选为进一步集约栽培品种。
藤类人工林经济效益评价*
周再知, 许煌灿, 尹光天
1992, 5(1): 47-55.
摘要:
本文分析了白藤、单叶省藤和红藤人工林的投入与产出。利用经济效益动态评价方法,采用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三个动态指标及收益成本比、投资回收期两个静态指标进行藤林的经济效益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25年的经营期内,三种藤林的净现值及内部收益率分别达到3 494.63、4 657.72、16 785.12元/ha和25.95%、21.20%、28.71%;收益成本比和投资回收期分别为1.71、2.13、4.77和5.5、10.3、10.2年。经济效益高低依次为:红藤林单叶省藤林白藤林。经营这三种藤林在财务上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枣早实丰产技术的研究
邓明全, 赵丽华, 陈蓬, 王世凯, 王永吉, 姚彦民
1992, 5(1): 56-59.
摘要:
1987~1990年,在山西省稷山县建立了20.7ha板枣早实丰产试验林。采用"圆锥形"矮化栽培为主导的综合增产措施,结果表明:2年生板枣苗栽后第3年平均每公顷产鲜果878 kg(360株/ha)和3113kg(1245株/ha)。第4年,平均每公顷产鲜果1940kg(360株/ha)和7595kg(1245株/ha),分别比对照提高3~8倍,投入产出比为1:7及1:13。早实丰产与树势、枝果比及叶绿素增加密切相关。
杉木离体培养中的钙、镁盐效应*
诸葛强, 阙国宁
1992, 5(1): 60-64.
摘要:
本文设计了有不同浓度氯化钙(CaCl22H2O)、硫酸镁(MgSO47H2O)处理的培养基,对杉木离体培养体的嫩梢增殖及其对钙、镁吸收量的影响,以及培养基中钙、镁残留量状况的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合于杉木大批量组培繁殖的钙、镁盐浓度水平。建议采用的浓度为:氯化钙400mg/L,硫酸镁400mg/L。此外,试验结果还显示:对杉木离体培养来说,钙盐的效应高于镁盐的效应,高浓度钙盐对形成愈伤组织有利,对芽的分化不利。
马尾松菌根真菌的筛选及圃地接种效应*
陈连庆, 裴致达
1992, 5(1): 65-70.
摘要:
盆播马尾松苗木接种不同菌根真菌接种剂试验结果表明:接种不同菌根接种剂的马尾松苗,其生长和N、P、K营养元素的累积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试验筛选出P.t和S.p两个菌种作为马尾松苗木最适宜的优良菌根菌种。用P.t进行圃地菌根化育苗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菌种对马尾松苗木的菌根效应,它不但促进了苗木的生长,而且使其根、茎、叶的养分有高水平的富积。圃地接种菌根接种剂的最好方法是孔注法。
信德紫胶虫气候适应性研究
阎克显, 李金元, 王绍云, 谭大升, 胡海宏
1992, 5(1): 71-77.
摘要:
1980年,我国从孟加拉国引进信德紫胶虫,经过10年繁殖和多点扩散试验已获成功。该虫在我国的适生区为年平均温度22℃以上,最冷月平均温度14℃以上,绝对最低温度5℃以上(平流低温)或1℃以上(辐射低温)。此外,该虫对空气湿度适应幅度大,喜高温,耐干旱。其最宜适生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则为23℃以上(平流低温)或1℃以上(辐射低温)。在这类地区,该胶虫一年可稳定地完成二个世代,泌胶量多,胶被厚,怀卵量高,繁殖力强。
用数量分类法讨论杨树栅锈菌的进化
戴玉成
1992, 5(1): 78-81.
摘要:
本文以一种新途径,即应用数量分类方法分析了14种杨树栅锈菌之间的进化关系,结果认为它们之间的进化程度是不同的。其结果支持了Leppik等提出的锈菌整体进化的理论.同时对某些杨树锈菌的进化方式也进行了讨论。
肉桂双瓣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彭石冰, 江祖森, 李锦权, 刘志诚, 刘建峰, 王春夏
1992, 5(1): 82-88.
摘要:
本文报道肉桂双瓣卷蛾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短期简易测报方法。在肉桂害虫卵上发现螟黄赤眼蜂,经人工大量繁殖后,两年来在西江林业局下属富石等11个林场53.3ha肉桂林上散放,取得卵粒寄生率提高60.49%~92.54%,肉桂枯梢率降低27.45%~90.55%的良好效果。应用50%巴丹1000倍液或每公顷用2%巴丹粉剂37.5kg,于肉桂新梢抽出2cm左右喷杀,有显著保梢作用。
浙江省柿优良品种——玉环长柿
王克满, 蔡其东
1992, 5(1): 88-88.
摘要:
浙江省玉环县是我国东海岸的一个海岛县,位于288'N,12113'E,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年平均气温16.9℃,年平均降水量1317.2mm,10℃以上年积温5274.1℃,无霜期359天,适宜柿树生长。玉环长柿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查证,1660年玉环县南山村就有种植,至今已栽培329年。现在玉环县环城、有马、沙鳝,楚门等乡镇均有分布,面积已从1979年的550亩增至1988年的3409亩,年总产量从175t增至1447t。玉环长柿在温州地区久负盛名,每年销往温州市、乐清县、永嘉县已达500t以上,深受群众欢迎,为浙江省名优柿品种之一。
试论热带森林害虫的区系特色
刘元福
1992, 5(1): 89-94.
摘要:
本文进一步论证了前人关于热带昆虫比温带昆虫种类多、数量少的科学论断,并阐述了尖峰岭林区各植被类型的昆虫固有种、共有种、代表种以及该地出产的热带昆虫类群和虫种。
加勒比松种源试验及虫害防治
曾育田, 杨民权
1992, 5(1): 95-99.
摘要:
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是世界上著名速生的针叶树种之一,目前我国已大规模引种。本试验试图对加勒比松三个变种不同种源进行系统的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人工林地力衰退与防治对策学术讨论会简报
陈炳浩
1992, 5(1): 99-99.
摘要:
由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专业委员会举办的人工林地力衰退及其防治对策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1~4日在京召开。会议在该委员会理事长盛炜彤研究员主持下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校及生产单位的42名代表参加,大会收到论文35篇。讨论会的主要议题是交流各地在杉木、杨树、落叶松和国外松等人工林建设和科学试验中出现的地力衰退、林分生产力下降和综合防治对策。经过讨论,与会专家学者取得较一致的共识。
杨木上彩绒革盖菌的研究
赵桂华, 宋桢
1992, 5(1): 100-103.
摘要:
杨木是我国主要的速生丰产树种,但其材质松软,易受各种木腐菌的危害,引起木材腐朽,给生产上带来较大损失。近几年,在南京地区发现了引起Ⅰ-63杨(Populus deltoides Bartr.cv."Harvard")原木严重腐朽的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 (L.ex Fr.)Quel.]。该菌在我国的杨木上曾有过记载[1],但其分离培养方面的研究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是对腐朽杨木中的彩绒革盖菌进行分离培养,在培养基中加龙胆紫来鉴别该菌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腐朽菌,并对其形态进行观察。
“改造利用野生倍林提高角倍产量技术”通过鉴定
张玲
1992, 5(1): 103-103.
摘要:
"改造利用野生培林提高角倍产量技术"项目1984年由林业部下达,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主持,经6年深入研究,于1991年11月29日在昆明通过鉴定。 本项目旨在为改造利用野生培林提供可行的技术措施,使亩产仅1~1.5kg的野生倍林达到高产并基本稳产。在研究过程中,总结理论、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相结合,依据产区的经济状况、生产水平、技术条件和倍林环境,首次成功地提出了不同经营强度、不同适用范围的多种技术途径及具体措施。现已准广到全国6省12地(州、市)30余县。
刺梨白粉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试验
程建武, 刘碧荣
1992, 5(1): 104-108.
摘要:
刺梨(Rōsa rōxburghii Tratt.)是一种灌木果树,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很高,具很高的经济、观赏价值[1]。近年来,在陕西省汉中、商洛地区大面积人工栽培刺梨,在栽培区普遍发生白粉病(Sphaerotheca pannosa(Wallr.)Lev)[2,3],危害新梢、蕾、花和幼果,造成减产,严重时新梢枯死。目前,国内外对此病的研究报道甚少[4]。为此,于1988~1990年对该病的危害和病原菌的形态、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
“广西国营林场资源管理辅助决策系统”通过鉴定
鞠洪波
1992, 5(1): 108-108.
摘要:
"广西国营林场资源管理辅助决策系统"是广西林业厅下达的课题,由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广西国营七坡林场和广西国营林场公司联合研制完成。该课题于1991年10月14日在南宁市通过由广西林业厅主持的成果鉴定。
国槐带化病中发现类菌原体(MLO)
汪跃, 金开璇
1992, 5(1): 109-110.
摘要:
国槐(Sophora japonica L.)是北京重要的绿化树种之一。近年来道路两旁新栽国槐愈来愈多,但部分地区的国槐小树,发现类似香椿、油桐带化病的症状[1,2],通过对北京西苑地区国槐行道树的观察与调查,发病率约为6.6%~11.3%。其它地区也有零星发生。 国槐带化病与香椿、油桐带化病病变十分相似,感病的国槐小树,嫩枝尖端呈扁平的带状,宽约2~5cm,长约15~20cm不等,有的卷曲向内再向上生长,形成一个大疙瘩;有的扭曲呈钩状生长,酷似一把砍柴刀(图版Ⅰ-A,B)。病枝上伴有簇生枝及小叶,入冬则脱落,第二年春天,在病枝上又萌发出新的簇生枝及小叶,此病状既影响树木生长,又影响绿化美化。
广西大青山马尾松人工林施肥研究
梁瑞龙, 温恒辉
1992, 5(1): 111-115.
摘要:
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速生丰产技术研究中,提出了林地施肥问题。然而施什么肥?施多少?施肥对林木生长有何影响?为此,1987~1989年进行了马尾松林地施肥试验,经过3年研究,取得显著效果。
马褂木等树种与杉木混交造林初探
叶桂艳, 徐孝炳, 盛兴邦
1992, 5(1): 116-119.
摘要:
阔叶树种在改良林地土壤,提高土壤肥力1),改善生态条件等方面有着针叶树种无法比拟的作用。因此,在少林或针、阔叶树种失调的地区,适当发展阔叶树种,十分重要。营造混交林是发展阔叶树种的一种方式,它具有促进种间互助,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生产力1,2)和预防病虫害等方面的优点。为了发展优良阔叶用材树种与个别珍贵的针叶树种,自1977年起,选择了马褂木等6个树种与杉木进行混交造林试验,现据生长情况探讨如下。
赤峰36号杨幼林追肥效益研究初报
赵天锡, 陈章水, 杨志敏, 金永才, 邢印华
1992, 5(1): 120-124.
摘要:
1986年开始,在辽宁省建平县国营黑水林场进行了杨树丰产林迫肥试验,目的是明确在当地条件下最佳的肥种配比和适宜的施肥量。
“林业部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通过计量认证
李长喜
1992, 5(1): 124-124.
摘要:
1991年8月28日,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委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聘请有关专家对"林业部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的组织机构、仪器设备、人员素质和管理制度等做了全面的评审和计量认证。评审结果是:全部合格。
马尾松扦插繁殖获得成功
秦国峰
1992, 5(1): 125-125.
摘要: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马尾松组,从1988年开始对马尾松扦插繁殖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4年之中,应用扦插穗条近万株,先后进行了以下各项试验:①采穗母树年龄比较试验:从1~7年生母树上采下的穗条,除7年生的以外,其余各树龄穗条均有扦插生根成活的苗木。一般树龄越大生根成活率越低,树龄越小生根成活率越高,但树龄小繁殖指数也小。试验考虑到成活率与繁殖指数两方面的因素,选择采穗母树最佳年龄。②扦插基质的比较试验:利用河沙、蛭石、糠灰、松林上、圃地土、阔叶林腐殖土以及用几种基质按不同配比而成的混合基质,均获得扦插生根成活植株,其中以疏松保湿的基质为优。③激素处理试验:利用生根粉、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等多种激素处理,对扦插生根有一定作用,但差异不显著。④扦插时问比较试验:春、夏、秋三季均进行过扦插,在各季中的某些处理生根成活比较好,一般以春季扦插比较理想。⑤扦插枝条类型的比较试验:结果说明,条叶型插穗比针叶型插穗效果好。⑥插后不同管理比较试验:从中得知,扦插基质保持适宜的水分条件是一个关键技术环节。通过以土各项试验,以最佳处理组合成配套扦插技术措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一批360株插穗的试验,生根成活267株,平均成活率为i4.2%,其中生根成活率最高的达83.6%。现根据上述配套技术措施最好的组合方案进行扩大繁殖,并应用于生产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