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2年  5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马尾松遗传参数估算和优良家系评选
秦国峰, 周志春, 金国庆, 洪杏春, 尤国清, 黎永生, 章洪明, 朱礼明, 黄辉
1992, 5(2): 127-133.
摘要:
对浙、赣两省二批马尾松天然林优树子代测定林的研究表明,家系生长性状和分枝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通过选择可望获得较大的遗传增益;树高、地径、冠幅、分枝长和分枝角受中度或强度的遗传控制,分枝数和分枝粗呈弱度至中度遗传;生长性状和分枝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遗传相关,为间接选择和多性状选择提供了可能;高径生长的遗传型×环境互作效应(GEI)显著,而冠幅的GEI效应不显著。采用育种值评定法初选出40个较为优良的家系,并对遗传参数估算精度和育种值评定法效果进行了讨论。
红椎种实主要储藏条件的研究*
宋学之, 刘文明
1992, 5(2): 134-141.
摘要:
本文报道了红椎种实的“顽拗型”生理特性。通过一系列试验与检测分析,找出了储藏的主要条件:适当低温(15~20℃)、最适含水量(36%~37%)、有效防霉及缓慢通气等管理措施;最适含水量的调控,可通过调配介质(椰糠)的含水量来达到:20℃以下,调配为30%;25℃以上则为25%。
北京地区油松生态型变异的研究
徐化成, 李长喜, 唐谦
1992, 5(2): 142-148.
摘要:
本文进行了油松60个种源生态型间和生态型内种源间变异在北京地区的比较,同时对同一生态型内部不同海拔种源的表现差别作了探讨。9年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生态型间,还是生态型内种源间都存在着显著地理变异,但生态型间的变异比生态型内种源间的变异要大。至于同一生态型内部不同海拔种源的变异不太明显。
海莲群落和木榄群落主要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郑松发, 郑德璋, 廖宝文
1992, 5(2): 149-157.
摘要:
本文以样地和无样地取样数据为基础,应用5种方法研究海南省清澜港海莲、木榄两个植物群落中5个主要种群在水平空间上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海漆和红树种群为集群分布;木榄种群为随机分布;其余两个种群为集群分布和随机分布的过渡类型。本文对形成各种群格局类型的具体原因作了探讨,并在经营和造林实践上提出建议。
亚热带杉木、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内降雨、林冠截留和树干茎流*
杨茂瑞
1992, 5(2): 158-162.
摘要:
本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江西分宜县山下林场杉木、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内降雨、林冠截留和树干茎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林分中林内降雨量和树干茎流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以直线形式增加;林冠截留量随降雨量的增加呈幂函数关系上升。在杉木林内,随郁闭度的增大,林内降雨率和树干茎流率减少,而林冠截留率增大,马尾松林和杉木林相比,林内降雨率和树干茎流率较大,而林冠截留率较小。
海南粗榧早期生长特性及栽培前景
李意德, 张振才
1992, 5(2): 163-169.
摘要:
通过对海南粗榧早期生长特性的研究,表明该树种属中等生长速度类型。14年生幼林(833株/ha)年平均胸径生长量0.42 cm,树高0.39 m,材积0.72 m3/ha,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为7.678 t/ha,净生产力为0.548 t/ha·a。尽管生产力水平较低,但其经济价值很可观,桉树皮生物量中含的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的价格计算,其药用价值近80万元/ha。若适当增大种植密度,并进行集约经营管理,提高生产力水平,在短轮伐期经营方式下,其经济价值可望能提高6倍以上。
余甘子营养(化学)成份研究
姚小华, 盛能荣, 王炳三, 叶金好, 郑荣章
1992, 5(2): 170-176.
摘要:
余甘子果肉含水率为84.94%~88.13%,不同品种(类型)含水率顺序为:穗型粉甘先峰型山甘野生群体罗东大白枣甘丰-1型。不同品种(类型)可溶性固形物(TSS)差异较大,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减小,气干状态下增加。已分离鉴定出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果肉含有丰富的Vc,品种(类型)之间差异大。9月份前夏果Vc低于春果,9月份以后Vc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与果肉本身Vc
用直立板发芽器测定落叶松种子活力和幼苗活力分级的研究
于淑兰, 田树霞
1992, 5(2): 177-181.
摘要:
用直立板发芽器对落叶松(Larix gmelini Rupr.)种子活力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2)按幼苗高度和胚根、子叶发育状况,用标准差法将落叶松幼苗分为五级,最后又用幼苗健壮率和出苗率(即实验室出苗率)改进了幼苗活力分级标准;(3)筛选出提高落叶松种子活力最适宜的预处理方法。
珍贵树种—裂叶榆育苗技术的研究*
邹学忠, 阎忠林
1992, 5(2): 182-187.
摘要:
裂叶榆为东北地区珍贵用材树种。本文对其催芽方法、播种量、留苗密度、施肥技术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试验指出:鲜种混沙塑料棚催芽的种子发芽率达47.6%,比未催芽的提高34%,每公顷鲜种播量为315~375 kg,气干种播量为90~150 kg,每公顷的适宜留苗密度为36万株,其苗木生长良好,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裂叶榆苗木施肥效果比较明显。
溴氰菊酯对马尾松毛虫幼虫血淋巴酯酶活性的影响效应*
朱鹏飞, 王荫长, 尤子平
1992, 5(2): 188-192.
摘要:
在马尾松毛虫越冬后活动期和第一代五龄幼虫血淋巴中,酯酶活性日变化动态均呈“∽”形曲线,与血糖、血酯含量的日变化之间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用溴氰菊酯处理以后,敏感品系中酯酶活性在击倒期下降,至兴奋期回升,痉挛期又大幅度下降,恢复或濒死时又进一步回升,低剂量(LD5)处理的变幅很大,高剂量(LD95)的变幅较小。耐药品系的酯酶活性在击倒期明显下降,以后逐步回升,变幅小于敏感品系。低剂量处理后,敏感品系酯酶与血酯之间出现正相关的变化,而耐药品系的酯酶不仅与血酯之间出现
两种危害松类的新叶蜂(膜翅目, 广腰亚目, 松叶蜂科)
萧刚柔
1992, 5(2): 193-1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松叶蜂昆虫两新种,马尾松吉松叶蜂和油松吉松叶蜂。文中附有形态特征图4幅。
马尾松吉松叶蜂研究
刘平, 石进, 朱光宇
1992, 5(2): 196-202.
摘要:
马尾松吉松叶蜂(Gilpinia massoniana Xiao)发生于安徽省滁县长冲林场,主要危害20~30年生马尾松纯林,疏林、林缘受害严重。1991年5月调查,发生面积达9000亩。一年发生两代,6月中旬至7月上旬,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老熟幼虫在枯枝落叶层下、草丛根部、土壤中结茧,以预蛹越夏、越冬。幼虫共6龄,1~5龄食叶量平均573.1 cm,第6龄不取食,经5~48 h结茧。一、二代幼虫危害期分别在5月上旬至7月上旬和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幼虫雌性比0.5。雌成虫交尾后将卵散产于
木棉织蛾与肉桂木蛾研究
刘友樵
1992, 5(2): 203-2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小蛾类昆虫的两个种:其中危害木棉的木棉织蛾是新记录种,危害肉桂的肉桂木蛾是新种。
英德跳(虫脩)——广东林木害虫一新种(竹节虫目:枝(虫脩)科)
陈树椿, 何允恒
1992, 5(2): 207-209.
摘要:
本文记述在广东省英德县黎蒴木上危害严重的一新虫种——英德跳螨,并附有4幅特征图。
火炬松、湿地松扦插繁殖成功
陈孝英
1992, 5(2): 209-209.
摘要:
火炬松、湿地松扦插繁殖一直很困难,影响着两松优良无性系的直接利用。近年来,我们从2~5年生母株上采穗条,以每处理用100~400根供试插穗,在全光照喷雾条件下,进行了母株年龄、穗条质量;不同激素、不同浓度、不同方式处理插穗;不同扦插时期;不同扦插基质等项内容的系列技术组合对比试验,其中最佳扦插技术组合,已获得理想效果。
我国紫胶科研的进展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侯开卫
1992, 5(2): 210-213.
摘要:
本文简要地回顾总结了我国紫胶生产技术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通过推广应用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同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林木施肥是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的基础技术措施
李贻铨
1992, 5(2): 214-218.
摘要:
发展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是缓解我国森林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并有助于协调森林的经济利用和生态利用矛盾。受制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日前发展工业用材林地区不少土壤肥力不高,养分比例失调;连栽人工林地力衰退异常明显,生产力下降;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养分消耗大,已有林地肥力不能满足其需求,而混交、轮栽等生物措施恢复地力过程缓慢,难以解决近期林地肥力不足矛盾,故林木施肥与良种选育一样,是培育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必要的基础技术措施。
防风固沙林阻沙效果的风洞模拟实验
沈晓东, 程致力, 区柏森, 俞学曾
1992, 5(2): 219-224.
摘要:
按照一般野外采用的防风固沙林结构,设计出9种实验模型(表1)。模型是用直径4cm、高4cm的塑料极针和直径3.5mm的铅丝制成。林带模型高16cm,枝下高4cm;灌木片林高4cm,模型缩比为1:50。
浙北夏季干旱对不同土壤上桤木生长和结瘤固氮的影响
吴晓丽
1992, 5(2): 225-230.
摘要:
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原分布于我国西南山丘,是一种非豆科固氮树种,由于其固氮能力强,具有特殊的耐瘠性而被广泛种植。但是桤木的固氮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围绕着如何提高其固氮能力,刘国凡对四川省桤木结瘤固氮特性及不同土壤条件与桤木结瘤固氮关系作了研究。近十年来浙江省等亚热带地区弓1种栽培桤木面积日趋扩大,但对引种后桤木结瘤固氮的特性研究甚少。本文从浙江富阳气候特点出发,结合当地典型土壤,观察夏季高温干旱期及早期过后桤木的生长和结瘤固氮情况,以了解桤木对本地土壤和
马尾松共生真菌(P.t)增殖培养条件*
裴致达, 陈连庆
1992, 5(2): 231-235.
摘要: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亚热带地区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具有分布面积广、生长快、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它又是典型的外生菌根树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我国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研究表明,马尾松苗木菌根感染率不同,对其造林成活率有着明显的不同,且菌根化苗木造林后缓苗期短,生长快,株高、茎粗、新梢高度均大大超过无菌根化苗木。因此,马尾松苗木菌根化是十分必要的。
“浙江省林木良种选育技术推广和繁育体系的建立”通过鉴定
赵锦年
1992, 5(2): 235-235.
摘要:
由浙江省种苗站牵头,组织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浙江省林科所、浙江省林学院、浙江林校和良种基地的科技人员协同攻关。坚持以科研为先导,基地建设为中心,推广为手段,实现造林良种化为目标,建立起一个良种科研、生产、管理和推广四大系统为支柱的完整的林木良种繁育体系。十八年来,推广应用27个树种有关种源选择、种子园、引种、无性繁殖技术和基因资源保存,利用46项科研成果,建立28个林木良种基地17923亩,生产良种43.9万kg,优良穗条1687万根,苗木354万株,在全国17个省(区)、浙江省70个县(市)推广良种造林,
四种紫胶虫雄性外生殖器观察及初步杂交试验
陈晓鸣, 王绍云, 毛玉芬, 冯颖
1992, 5(2): 236-238.
摘要:
紫胶虫遗传育种工作在我国几乎还是空白。印度人在紫胶虫的育种方面做过的工作,主要是在紫胶虫种内不同品系间进行杂交。紫胶虫种间杂交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杂交育种是解决我国紫胶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紫胶虫的种间杂交首先必须弄清杂交亲本双方能否进行交配,即在交配上有无障碍,生殖器是否吻合。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四种不同种的紫胶虫的雄性外生殖器进行了观察、比较,探讨了四种紫胶虫相互杂交的可能性,并进行了初步的杂交验证。
遥感资料和聚类方法在县级林业区划中的应用
赵宪文, 张淑娟, 陆显祥
1992, 5(2): 239-242.
摘要:
林业区划是按照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林业现代化的基础工作。我国现行的县级林业区划虽然考虑了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经营习惯,但仍有主观性和片面性的影响。为使区划工作尽可能符合客观实际,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该研究采用定量方法,以数量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划。聚类分析的因子不仅包括自然条件,也包括社会经济条件,部分因子能从航空象片上直接判读获得,较迅速地取得最新资料,并可避免或减轻大量而繁重的地面调查。试验区设在广东省龙门县。
兴安落叶松合理经营密度表的编制
张更新, 张明铁
1992, 5(2): 243-248.
摘要: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 Rupr.)是我国主要用材树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兴安落叶松可利用资源日趋减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对现有的后备资源如果能按合理经营密度进行抚育间伐,就可以达到科学经营森林的目的。本文利用胸径与冠幅的相关关系确定林分适宜密度的方法[1],编制了牙克石林区中部兴安落叶松幼中龄天然林、人工林合理经营密度表。
五项“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通过鉴定
黄鹤羽, 尹发权
1992, 5(2): 249-249.
摘要:
1991年12月6~13日,由中国林科院林业所主持的五项“七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在京通过了鉴定。 毛乌素沙地立地分类评价和适地适树的研究由朱灵盖副研究员主持,9单位协作完成。首次建立起具有实用价值的多极立地分类系统;编制了毛乌素沙地立地质量数量化表;明确提出了乔灌结合,以灌木为主的草、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原则,对沙区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编制了榆林芹河多彩色立地类型典型图,为造林规划设计、林种区划和经营管理提供了依据。该项研究成果已在生产中用于治沙规划31.3万公顷,其中2.5万公顷已进行了造林,直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