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5年  8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群众杨改良杂种一代优势及无性系遗传距离聚类分析*
王克胜, 李淑梅, 佟永昌, 韩一凡, 任建中, 郑智礼
1995, 8(2): 119-126.
摘要:
以群众杨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了F1代木材材性性状的杂种优势,用主成分遗传距离类平均法进行了无性系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抗性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结果表明:(1)杨树木材性状F1代普遍存在杂种优势。(2)18个无性系可聚为明显不同的5类,第一类速生、纤维性状中等;第二类生长中等,密度较小,纤维较好;第三类纤维性状优良且生长良好;第四类亲本P15A生长快,纤维较好;第五类木材密度大,生长中等,纤维较好。(3)根据聚类结果,结合抗性和生长表现选出4个优良无性系。
“中国南方热带林遥感评估研究”国际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袁凯先
1995, 8(2): 126-126.
摘要:
“中国南方热带林遥感评估研究”国际研讨会在昆明召开欧洲联盟联合研究中心(JRC)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合作研究项目“中国南方热带林遥感评估研究”(TREES在中国的试验),在国家科委高技术司组织下,经过一年准备,一年实施,已圆满完成合同各项要求。
林分直径结构模型的研究*
惠刚盈, 盛炜彤
1995, 8(2): 127-131.
摘要: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验证提出了一种新的林分直径分布预测方法L-PRM.其基本思想是:将林分中大小不同的林木分布规律视为生物种群的分布问题,用着名的种群动态模型──Lo-gistic方程来表示林分直径分布;采用两点回收、差分还原的途径实现林分结构的预测。L-PRM在杉木人工林中得以验证,其预估林分直径分布的合格率达88%以上。
江西分宜年珠林场及其周围地区的鸟类*
楚国忠, 彭长根, 张长根, 曾国民, 夏良放, 陈艾
1995, 8(2): 132-138.
摘要:
年珠林场及其附近地区有鸟类125种,隶属11目30科(4亚科),以雀形目种类最多(92种),约占调查种数的74%,其中科食虫鸟的种类(45种)又占雀形目种类数量的49%.该地区繁殖鸟种类所占比例较大,91种繁殖鸟中,东洋界种类有72种,约占繁殖鸟种数的79%,区系组成上的东洋界特征十分明显。据调查,夏候鸟居留时间一般在4月17日至10月27日,持续停留时间约193d;冬候鸟的居留日期一般在8月27日至次年5月4日,持续停留时间约250d.旅鸟多在春、秋两季路过此地,此时种类相对较多。
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TM影像标准化*
张玉贵
1995, 8(2): 139-144.
摘要:
对TM卫星影像做综合大气校正,可获得地物反射率影像。大气参数是由当地气象记录的内插值导出,再以像幅内黑暗地物做调整。地形模型既可用来调整各参量随高程的变化,又用以校正辐射的地形效应。当无地形模型时,可由卫星影像本身提取入射角。校正后影像便于做资源信息的多时相比较,即动态监测。还可应用校正过程中生成的参数,做林地及其它再生资源的各生物指标的计算。
落叶松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途径研究*
周淑芷, 黄孝运, 张真, 王鸿斌, 张培毅
1995, 8(2): 145-151.
摘要:
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Hartig)在北京地区1a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及周围的枯枝落叶层及松软的土壤中结茧,以预蛹越冬。幼虫群集危害落叶松。卵和幼虫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10.4586和383.5258日度。幼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6~20℃。林缘及东南方向比林内及西北方向产卵多,分别为0.73、0.3块/枝。茧期各种天敌的总寄生率为83.23%.以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昆虫寄生线虫及敌灭灵进行防治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线虫防治室内效果达80%~100%,敌灭
海南岛清澜港红树林垂直结构与演变动态规律*
郑德璋, 廖宝文, 郑松发, 许达桂, 韩智
1995, 8(2): 152-158.
摘要:
清澜港的红树林在保护较好的条件下具有乔灌两层,乔木层高4~8m,灌木层高0.4~1.2m.上层立木地上部分生物量垂直分布随树体部位增高而减少,0~2m占50%,2~4m占40.3%,4m以上占9.7%.乔木群落被破坏后,面积锐减,27a减少1611hm2,且形成仅有单层结构的灌丛,其生物量和生产力很低,分别为9.6~14.3t/hm2和1.1~2.0t/(hm2·a).本项研究测定了木榄林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91.5t/hm<
尾叶桉幼林施肥效应的研究*
周文龙
1995, 8(2): 159-163.
摘要:
尾叶桉幼林施肥重在基肥,造林地施足基肥对尾叶桉幼龄林早期速生具有明显的施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地施肥(基肥)以N、P、K组合施,施肥效果十分明显,23个月生9个施肥处理(配方)平均树高6.43m,平均胸径6.86cm,其中第9处理(N100P150K50)23个月生平均树高7.36m,为不施肥对照小区(2.63m)的293.92%,平均胸径为8.00cm,为不施肥对照小区(1.96cm)的408.16%,每公顷材积26.335m
杉木人工林生长过程表编制的研究*
刘景芳, 童书振
1995, 8(2): 164-169.
摘要:
利用近些年来在南方14省(区)有关单位搜集的杉木人工林(实生)标地4465块材料,以杉木带、区及地位指数表为分类基础,编制了5组杉木人工林生长过程表(南带,北带及中带东区、中区、西区各编一组).各表标准差大部分在±5%以下,最大不超过±7.8%.并根据各带、区生长过程表,提出经营意见及间伐、主伐年龄。
桉树插条生根解剖研究*
丘醒球, 余倩珠, 张少翃, 谭绍满
1995, 8(2): 170-176.
摘要:
对刚果12号W5、雷林1号8051、尾叶桉插条生根解剖研究证明:桉树插条内未见潜伏根原基,必须用各种技术措施才能诱导生根。从维管形成层、韧皮薄壁组织细胞、韧皮射线、困射线、愈伤组织以及由维管形成层、韧皮射线、韧皮薄壁组织细胞组成的复合组织等部位都可产生诱导根原基;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诱导根原基可分化成不定根。即皮部生根和愈伤组织生根。
广西丘陵台地巨尾桉、尾叶桉(实生)地位指数表的编制*
陈少雄, 王观明, 修贵金, 罗建中, 罗林文, 杨瑶青
1995, 8(2): 177-181.
摘要:
从广西南部桉树主要栽培区丘陵台地立地类型现有林分中收集的95株解析木及91株固定标准地内平均优势木调查材料,选用LnY=A+B×XC公式模拟出巨尾桉和尾叶桉的导向曲线。最后确定了广西丘陵台地两种桉树的立地指数表。经检验,达到了较高的估测精度。
“亚太林协”宣告成立
王世绩
1995, 8(2): 181-181.
摘要:
“亚太林协”宣告成立“国际林联”(IUFRO)在亚太地区的分支机构“亚太林协”(亚太地区林业研究组织协会,英文缩写为APAFRI)于2月20~23日在印度尼西亚茂物市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宣告成立。
北京九龙山不同立地土壤蓄水量及水分有效性的研究*
周择福, 李昌哲
1995, 8(2): 182-187.
摘要:
对九龙山不同立地土壤蓄水量和土壤水分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阴坡中下部的人工油松林、中上部的灌木林和裸地,以及阳坡中下部的人工侧柏林、中上部的灌木林和裸地的土壤有效涵蓄量分别为:149.63、133.49、102.49、99.93、95.92、70.78mm;土壤的饱和蓄水量变化范围在1605.86~2353.66t/hm2之间。土壤水分只有7、8两月处在易效水阶段,其它时间均属难效水范围,即使雨季的土壤有效水分也难以达到田间持水量,春旱时期土壤水分接近或低于土壤凋萎含水量。
海南岛尖峰岭林区昆虫区系──刺蛾科*
刘元福
1995, 8(2): 188-192.
摘要:
在海南岛尖峰岭采到刺娥科昆虫有42种,其中已定名者20种,隶属13个属,显脉球须刺蛾广东亚种、素刺娥和灰双线刺蛾3种(含亚种)为灯下优势种;绒刺蛾为自然界间隙性大发生的优势种。在定名刺蛾中,有中国新记录1种,海南省新记录14种。其生态分布,以热带山地雨林类型种类最多。地理分布以扁刺蛾、素刺蛾和灰双线刺蛾等范围较广,从昆虫地理区划分,东洋区种类占75%.成虫出现期有1~11个月不等。
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珍稀濒危树种引种保存研究*
黄培忠
1995, 8(2): 193-198.
摘要:
经14a的收集和引种栽培,已引进了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珍稀濒危树种共38科63属83种,占全国保护树种总数的23.4%,占广西保护树种总数的67.4%.对30个保护树种进行了播种、扦插等试验,已成功地繁殖了一批苗木。进行了34个树种的物候相、生长量、适应性等观测。并建立了0.46hm2的种质资源引种保存区。
湿地松育苗密度的研究*
姜景民, 胡世才, 夏锡风
1995, 8(2): 199-204.
摘要:
研究了不同育苗密度水平下培育1年生湿地松裸根苗的苗木质量和经济效益。在其它培育措施不变的情况下,育苗密度是决定苗木质量的主要因素。随着育苗密度的增大,苗木的总体质量下降;不同密度下的一级苗质量也有差异,以低密度时为佳。一级苗产量在111株/m2时最高,二、三级苗产量随密度而增加,167株/m2时三级苗百分率接近国家标准15%的许可界限。如只允许一级苗用于造林,则69株/m2时产出投入比最高,如一、二级苗分别定价种植,产出投入比以111株/m
短足筒天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杨春材, 梁红, 唐燕平
1995, 8(2): 205-209.
摘要:
短足筒天牛(Oberea ferruginea Thunberg)是危害大叶黄杨的一种主要钻蛀性害虫,在合肥地区1a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多年生枝干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羽化高峰期,6月上、中旬为卵孵化盛期,10月中、下旬开始越冬。其发生受光照的影响较大,同时成虫产卵对树势强弱有较强的选择性,植株各部位发生情况亦不相同。采取修剪的方法防治效果最佳。
澳大利亚树木微量营养元素的研究方法
迟健
1995, 8(2): 210-214.
摘要:
介绍了澳大利亚对树木微量营养元素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室和温室的条件;营养液的配制和纯化;试验材料(容器、沙和水)的选择;实验器皿的清洗;温室内管理措施;试验苗木的观察记载和养分分析;以及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等。
泡桐组培苗丛枝病原体PCR检测*
王克日, 庞辉
1995, 8(2): 215-218.
摘要:
泡桐(Paulownia spp.)是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在我国总栽植量达11亿株。泡桐丛枝病是泡桐最重要的病害,在我国泡桐主栽区,平均发病率约50%,造成严重的危害[1],已成为泡桐发展的主要障碍。
TDS调节剂对板栗叶片光合强度及其产物输出的影响*
苏梦云, 胡小明, 吴祖洪, 应廷龙, 周国璋
1995, 8(2): 219-222.
摘要:
TDS调节剂处理对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具有提高结果率和增加产量的作用[1,2],但对其促进增产的生理基础尚未得到充分阐明。前文[3]报道了板栗在开花前或现蕾时用TDS调节剂处理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蔗糖含量,表明TDS调节剂的作用可能与光合作用有一定关系。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雄虫交合伞形状的比较*
刘伟, 杨宝君
1995, 8(2): 223-225.
摘要: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病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Nickle(简作Bx)的形态与非病原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 Mamiya et Enda(简作Bm)极其相似。目前形态分类主要依据雌成虫尾尖突长度[1]。
黑杨派基因库内无性系生长特性的遗传分析*
解荷锋, 于中奎, 陈一山, 张绮纹, 徐红
1995, 8(2): 226-229.
摘要:
黑杨派杨树在杨属栽培种中速生性能及经济价值最高[1],其中尤以美洲黑杨为佳。我国从长江流域到黑龙江以南,广大平原地区都适宜生长[2]。
朱红密孔菌培养性状的研究*
赵桂华, 何文龙, 宋桢, 李向东
1995, 8(2): 230-234.
摘要:
朱红密孔菌(Pycnoporus cinnabarinus(Jacq.)Karst)分布于世界各地,生长在针阔叶材上;在我国分布于20个省,生长在栎、桦、椴及其它阔叶材上,有时也生长在松木上,引起木材的腐朽[1,2]。在南京地区该菌引起杨木的严重白腐,一根直径20 cm的杨原木,在室外一年即可失去使用价值,实验证明该菌对杨木的腐朽率为68.14%,松木为47.16%。由此看来,我国每年由木腐菌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