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2年  15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松材线虫病的潜伏侵染及松墨天牛传播新途径
杨宝君, 汪来发, 赵文霞, 徐福元, 张培, 李占鹏
2002, 15(3): 251-255.
摘要:
在南京用松材线虫接种 7种松树,于第 2a在无任何症状的松树的接种点上方 10cm处取样,分离线虫。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病的潜伏侵染现象比较普遍。在不同的松树品种上潜伏侵染现象有所差异。感病黑松和赤松很快死亡,只有在接种量小的情况下才有潜伏侵染现象发生。抗病性强的火炬松和湿地松感病后潜伏侵染现象比较普遍,并且样品中的线虫量也较高。而抗病性中等的马尾松和刚松感病后潜伏侵染现象的普遍性及样品中的线虫量均处于中等。短针松接种松材线虫后既不枯死,也无潜伏侵染现象。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的试验结果表明,未携带松材线虫的松墨天牛成虫在松材线虫病松枝上取食后,再到健康松枝上取食,有传播松材线虫的可能。这些结果表明在松材线虫病新病区清理病死木时,应采取早期诊断技术,把未表现症状的松树一起清除,以达到防治目的。
香石竹ACC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余义勋, 张俊卫, 孙振元, 包满珠
2002, 15(3): 256-260.
摘要:
根据已发表的ACO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香石竹品种'American'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香石竹ACC氧化酶基因,将其连接到pMD18加T质粒载体上,通过中间载体pBluescriptSK,构建了ACO基因正向和反向插入的植物表达载体,并将其导入了农杆菌。
雷州桉树人工林下土壤磷肥活化效果及机理研究
李淑仪, 蓝佩玲, 廖新荣, 徐胜光, 王尚明, 杨国清
2002, 15(3): 261-268.
摘要:
应用不同活化剂处理不同性质的磷肥,对其在玄武岩母质的桉树人工林土壤中的生物效应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在玄武岩桉树人工林土壤上,施活化剂处理磷肥均能显著地提高桉树生长量,其中经有机 2号活化剂处理后的磷矿粉增加生长量最大;有机活化剂的最适使用农度为 5 %。 (2)玄武岩桉树人工林土壤中的Fe、Mn与P素有效性关系密切,且在还原条件下的土壤Mn对磷的固定作用更大;Si有利于土壤中P的释放;适量的Ca也有利于提高P的活性;(3)供试活化剂不仅可促进难溶P的释放,还可控释水溶性P,使土壤供磷性能平稳。
黄山风景区松材线虫病危险性评估 Ⅰ.松蛀虫种类、种群分布及动态监测
赵锦年, 王静茹, 丁德贵, 罗世峻, 余盛明, 林长春
2002, 15(3): 269-275.
摘要:
报道了黄山风景区松蛀虫种类、主要松蛀虫成虫活动期、种间种群数量比率和种内种群数量垂直分布比率,2 0 0 1年 5种松蛀虫成虫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不同监测期松墨天牛雌成虫孕卵量及比率。研究结果表明,黄山风景区繁衍着 14种松蛀虫,主要松蛀虫有 5种:马尾松角胫象、松墨天牛、短角幽天牛、褐幽天牛、松树皮象。其种群数量比率分别为 6 1.6 %、2 7.0 %、5.5 %、3.8%和 2.2 %。
利用Minirhizotron技术监测火炬松新根生长动态
周本智, Mary Anne Sword, JimL Chambers, C.Dan Andries
2002, 15(3): 276-284.
摘要:
利用Minirhizotron技术,研究了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 19年生的火炬松新根生长动态。结果表明,火炬松新根的根量密度随时间呈增长趋势,在生长季末的 1、2月份达到最大。经过林地土壤干旱处理 (通过建立穿透雨隔离系统,阻止雨水到达地面)的树木的根量密度自 9.3cm处,随土壤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未经干旱处理的树木在离土表 80-10 0cm深处仍有较高的根量密度,达 3.4 8 5.12条·m-1,是经干旱处理树木对应土壤层次中根量密度的 10多倍。火炬松从 3月份开始发生新根,随后迅速增加,至 6月份发生最多,然后缓慢减少,5-7月的新根发生数占总量的 4 1.8%,大部分新根发生在离土表 30cm以内的土壤中。 11个月的干旱处理显著地降低火炬松的根量密度 (1 1条·m-1,未经干旱处理的为 3 2 7条·m-1)和新根发生数 (5 7条·株-1,未经干旱处理的为 15 6条·株-1),干旱处理还可导致新根推迟 1 0-1.5个月发生。
群落本质多样性排序及应用
雷相东, 唐守正
2002, 15(3): 285-290.
摘要:
文章引入一种新的群落间多样性比较方法———群落本质多样性排序。群落本质多样性排序可以用Δβ曲线或右尾和曲线来表示。它克服了以往常用多样性指标比较结果的不一致性的缺点,是一种与指数无关的多样性比较方法;它说明了生物多样性是一偏序集,不是任何两个群落都可以进行多样性的比较,存在二者在本质上不可比的情况。只有本质多样性高的群落才具有真正高的多样性。文章用这种方法对间伐与对照落叶松样地的树木大小多样性进行了比较。
8种园林树种光合作用特征与水分利用效率比较
李国泰
2002, 15(3): 291-296.
摘要:
以光合蒸腾测定系统测定了夏季生长期内 8种 2-3年生园林树种叶片气体交换特征参数的日变化。结果如下:(1)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 (gs)、蒸腾速率 (E)、水分利用效率 (WUE)日变化明显,且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 (2)净光合速率日均值 (μmol·m-2 ·s-1)依次为鸡冠刺桐 (11.2) 水翁(9.7)、印度紫檀 (8.6)、柳叶垂榕 (8.5) 假苹婆 (6.3) 水瓜栗 (5.8)、南洋樱花 (5.6) 中国无忧树(3.4),前 4个树种固定CO2 的能力高于其它树种。 (3)蒸腾速率 (mmol·m-2 ·s-1)日均值分别是鸡冠刺桐 (3.4 0) 柳叶垂榕 (2.79) 水翁 (2.5 5) 假苹婆 (2.32)、水瓜栗 (2.32) 中国无忧树 (2.2 5)、印度紫檀 (2.2 5) 南洋樱花 (1.5 7),前 3个树种比其它树种消耗更多的水分。 (4)印度紫檀、水翁、南洋樱花和鸡冠刺桐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是 3.97、3.73、3.6 8、3.4 8和 3.84 μmolCO2 ·mmol-1OH2O,而柳叶垂榕、假苹婆、水瓜栗、中国无忧树的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分别为 3.0 3、2.79、2.6 4和2.5 μmolCO2 ·mmol-1OH2O,表明消耗等量的水分前 4个树种比其它 4个树种能够固定更多数量的CO2,即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这些信息有助于解释不同树种在生长速度、生物生
间伐强度对湿地松木材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
蔡坚, 潘文, 冯水, 冯顺简, 陈瑞炳
2002, 15(3): 297-303.
摘要:
通过对不同间伐强度处理 (未间伐、弱度 (伐去株数 18.6 %)、中度 (伐去 35.7%)、强度 (伐去5 2.9%))的 19年生湿地松林分其林木木材的主要材性指标进行全面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后 8a,间伐强度对湿地松木材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径向全干缩率、体积全干缩率、差异干缩、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径向抗剪强度及端面硬度有显著影响;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树干年生长轮平均宽度、木材差异干缩是增大的,而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木材气干密度、全干密度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硬度等主要力学性质则是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山西太岳山典型灌木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陈遐林, 马钦彦, 康峰峰, 曹文强, 张国华, 陈宗伟
2002, 15(3): 304-309.
摘要:
本文采用收获法研究了山西太岳林区榛子、虎榛子、黄刺玫 3种有代表性的灌木林类型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3种灌木群落的总生物量分别为:5 4.3、4 3.3、35.7t·hm-2,其中木本层、草本层、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占群落总生物量比例为:榛子群落 75.6 7%、9.9%、14.4 %;虎榛子群落 80.3%、8.7%、11.0 %;黄刺玫群落 76.7%、11.0 %、12.3%。在活生物量的构成中,3种群落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占 32.7%、30.6 %、34.7%;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占 6 7.3%、6 9.5 %、6 5.3%;这种生物量结构与同一地区的乔木林生物量的结构正好相反。
珠海市城市森林的总体布局与植物组成
粟娟, 廖绍波, 梁家强, 孙冰
2002, 15(3): 310-316.
摘要:
本文介绍珠海市城市森林的总体布局和不同绿地类型的植物组成和配置模式。珠海城市森林分为 3大块:城市中心区森林、西部城市发展区森林、东部海岛区森林;着重分析了以下 5种绿地类型的植物组成特点和配置模式:(1)行道树的组成具有花色艳丽、花期长、树冠大而美、突出滨海特色等;(2)海岸绿地植物包括红树林、海滩植物、沿海道路和临海低丘植物 3种类型;(3)岛屿观赏植物有 6 4种,分为 5种类型;(4)黄土石坡裸露地生态绿化分为 3个阶段,采用 4种不同的模式;(5)残次林改造采用 3种模式。
“京九”铁路大兴段绿化模式动力效应的研究
张劲松, 孟平, 宋兆民, 王成, 周金星, 李洪
2002, 15(3): 317-322.
摘要:
本文以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为例,对“京九”铁路大兴段绿化模式的动力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比旷野农田 (对照点),防护农田的风速平均约降低 18.9%,距林带树高 0.5倍距离处 (0.5H)风速的降低率可达 30.0 %左右,距林带 4H处至农田中心的风速降低率为 1.8%-7.1%,林带的有效防风距离至少可达 4H;防护农田内理查逊数 (Ri)总体平均值比对照点约高 4.6 %,动力速度总体平均值比对照点约低 14.7%。
北京九龙山封育植被群落变化的研究
李清河, 杨立文, 崔丽娟
2002, 15(3): 323-331.
摘要:
通过对北京市九龙山封育植被的调查,并与 1984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本地区主要植被类型 (群丛)及其变化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指出该地区植被演替规律和趋势。说明九龙山地区经过多年的封山育林,植物群落发生了明显变化。
厦门市行道绿化树种凤凰木的调查研究
叶功富, 廖福霖, 倪志荣, 肖胜, 蔡邦平, 陈登雄
2002, 15(3): 332-337.
摘要:
本文研究了厦门市行道绿化树凤凰木的生长状况,并拟合了树高 (H)与年龄 (Y)的最优模型:H =(-35.652 +9.003Y) /Y;胸径 (D1,3)与年龄 (Y)的最优模型:D1,3=(-316.6 47+48.462Y) /Y。
温度对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云南半帚孢生长的影响
廖周瑜, 叶辉, 吕军
2002, 15(3): 338-342.
摘要:
本文研究了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云南半帚孢Lep to grap hium yunnanense在不同温度下,在PDA培养基、云南松木段和活树上的生长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 5-20℃温度范围内,真菌的生长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云南松韧皮反应区长度逐渐增大;在 20-35℃温度范围内,真菌的生长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韧皮反应区逐渐减小。
西双版纳2种热带雨林类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
杨效东, 刘宏茂, 沙丽清, 冯志立
2002, 15(3): 343-348.
摘要:
分析了西双版纳山地雨林和季节雨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多样性状况。 2块样地 2次取样,共获取大、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 6 6 0 6个,分属 2 3目。蜱螨目、鞘翅目、弹尾目、膜翅目仍是 2林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共有的优势类群,但它们在不同样地生境中构成的数量比例不同,而常见和稀有类群组成较为复杂且样地间的差异更为突出,总体表现出季节雨林具有更多的热带成分,山地雨林则界于热带和亚热带之间。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总数、个体总数及重要生物类群 (个体数量在 10 0 0个·m-2 以上)的分布,表现为山地雨林 (22类,4 974个)多于季节雨林 (19类,16-32个),垂直分布结果表明 2类林地均具明显的表聚现象。
植物耐荫性研究进展
王雁, 苏雪痕, 彭镇华
2002, 15(3): 349-355.
摘要:
植物为适应荫蔽的环境,导致在叶片形态、解剖构造、叶绿体结构与运动、光合色素含量及光量子产额、光合作用单位、电子传递等方面产生变化或特化,以保证在弱光量子照射条件下仍能充分利用光能,维持生长所需的能量平衡,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栗瘿蜂寄生蜂的研究概述
张莉丽, 徐志宏, 谢建兴
2002, 15(3): 356-360.
摘要:
栗瘿蜂为一种孤雌生殖的瘿峰,是危害板栗树的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它有许多天敌,尤其是长尾小蜂,被认为是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文中介绍了栗瘿蜂天敌的种类,其中着重介绍长尾小蜂科的有益长尾小蜂和中华长尾小蜂,对它们在形态及生理生化上的区别进行了简要综述。
细菌肥料促进马尾松生长效应的研究
杨承栋, 焦如珍, 孙启武, 卢立华
2002, 15(3): 361-363.
摘要:
木豆石豆率与栽培地、种皮色及浸泡方法的相关性研究
张建云, 李正红, 周朝鸿, 惠雅玲, 刘秀贤, 肖银松
2002, 15(3): 364-368.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