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期刊简介

《林业科学研究》是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营林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任务是及时反映以中国林科院为主的营林科学最新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科技动态和信息等,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开展学术讨论,繁荣林业科学,更好地为我国林业建设服务。主要内容有:林木种子、育苗造林、森林植物、林木遗传育种、树木生理生化、森林昆虫、资源昆虫、森林病理、林木微生物、森林鸟兽、森林土壤、森林生态、森林经营、森林经理、林业遥感、林业生物技术及其它新技术、新方法,并增加林业发展战略、学科发展趋势、技术政策和策略等,适于林业及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院校师生、领导和管理人员、基层林业职工等阅读。

《林业科学研究》2002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和国家林业局首届林业科技期刊优秀一等奖。连续被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入选了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CSTA数据库(英文版),入编了清华大学...

查看全部

显示方式:
油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对结构调整的响应研究
法蕾, 裴顺祥, 杜满义, 马淑敏, 吴莎, 吴迪, 王海霞, 李佳林, 许基煌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389
[摘要](219) [HTML全文](52) [PDF 1568KB](3)
摘要:
目的 为评估结构调整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探索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对结构调整干扰的响应机制。 方法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结构调整后山西省中条山油松人工林林下土壤微生物的类群组成及多样性进行探究,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素的相关系。 结果 表明:油松人工林结构调整能够降低土壤的pH值,土壤养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样地。土壤微生物的优势菌群未发生较大的变化,土壤的优势细菌类群是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而优势真菌类群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被孢菌门。结构调整后油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显著增加,多样性较对照样地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对结构调整前后的油松人工林微生物类群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RDA分析,pH、总氮、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是驱动土壤微生物类群变化的主要因子。 结论 结构调整后的油松人工林样地仍处于恢复期,微生物类群结构与未调整样地相比具有相似性,但调整后的土壤微生物类群更为丰富,变形菌门和担子菌门的增加使得土壤中固氮菌的比例提高,土壤微生物向有助于有机质分解的方向转换。
千岛湖区马尾松林改造后的林下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
周秀斌, 徐玉华, 刘敏, 罗超, 潘雯, 李生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348
[摘要](183) [HTML全文](54) [PDF 2180KB](2)
摘要:
目的 马尾松针叶林阔叶化改造有利于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林下植被的更新和演替也有着重要影响。分析林分改造后的林下植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特征,可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以淳安县千岛湖林区马尾松不同改造林分(I 疏伐促新、II 疏伐补阔、III 皆伐促新、IV 皆伐补阔)为对象,周边无改造措施林分(V)为对照,进行植被调查、土壤采样与测定,分析了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和多样性与林地特征因子的关系,并探究了林下群落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结果 样地间的林下灌木层优势种的差异低于草本层,V的林下物种多样性显著低于改造后林地(p < 0.05),IV的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显著高于其它林地(p< 0.05)。林地特征因子能解释林下植物种变化的40%,且对草本层的影响程度高于灌木层,其中郁闭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马尾松林分改造初期,林下植物群落稳定性V > I > II > III > IV,林下灌木层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程度较低,而草本层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p< 0.05)。 结论 千岛湖区马尾松林阔叶化改造初期,主要通过降低郁闭度显著提高了林下草本层多样性,但皆伐措施的林下植物群落稳定性较低。因此,综合考虑植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维持,对马尾松林采取适当间伐等抚育措施能促进其林下植被的发展。
不同油茶品种苗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热性评价
傅志强, 张恒, 刘祯, 奚如春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280
[摘要](160) [HTML全文](97) [PDF 954KB](7)
摘要:
目的 近年来我国南方高温频发,高温环境已成为油茶生长发育的重要限制因素。为探究不同油茶品种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热性差异,筛选出适合在高温地区种植的油茶品种。 方法 选用我国各省(区)现行的15个油茶品种为研究对象,以其3 a生嫁接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调查测定其在高温胁迫(覆膜增温)下各油茶品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干物质含量、光合色素、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等12个生理生化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对15个品种的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在高温胁迫下,参试油茶品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干物质含量降低;光合色素含量降低,且多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升高;隶属函数分析表明,15个油茶品种的耐热性存在差异,其强弱顺序为华金>赣州油1号>华硕>岑软2号>湘林210>赣无2>长林53号>粤韶75-2>粤韶77-1>长林4号>岑软3号>华鑫>长林40号>赣州油7号>赣石83-4。 结论 15个油茶品种中,华金、赣州油1号、华硕、岑软2号和湘林210耐热性强,适宜高温地区引种栽培。
晋西黄土区不同密度刺槐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巩大鹏, 毕华兴, 王劲峰, 赵丹阳, 黄靖涵, 宋艺琳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299
[摘要](104) [HTML全文](67) [PDF 1510KB](1)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林分密度对刺槐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通过野外调查,选择晋西黄土区5种不同密度(500、1 000、1 500、2 000、2 500 株·hm−2)刺槐人工林,测定和分析叶片、枯落物、土壤的养分。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密度对三者养分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刺槐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及其化学计量比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随着密度增加,刺槐人工林叶片C、N、P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叶片C∶P、N∶P先降低后增加;枯落物的C、C∶N、C∶P、N∶P随着密度先减少后增大, N、P则先增大后减少;土壤C、P、N含量及C∶P、N∶P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 C∶N随密度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不同林分密度下,叶片N∶P均大于14,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及其化学计量比中除了叶片N、C∶N以外,均存在不同的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 不同林分密度下,叶片N∶P均大于14,说明研究区刺槐人工林主要受到P限制;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刺槐人工林的养分循环及其分配和化学计量特征;在密度为1 000~1 500 株·hm−2的刺槐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含量最高,养分限制最弱,枯落物分解速率相对较快,为适宜经营密度。
林龄和土层对柠檬桉林土壤养分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何普林, 徐其贤, 王忠林, 张振源, 刘悦, 顾晓娟, 周庆, 莫其锋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336
[摘要](113) [HTML全文](67) [PDF 706KB](3)
摘要:
目的 人工林土壤的地力维持和有机碳稳定性受到林龄和土层的极大影响。本文旨在探明林龄和土层对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 Hook.)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和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zable organic carbon, ROC)的影响,为人工林土壤固碳质量的提升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本文测定了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2种林龄柠檬桉人工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探讨林龄(3年生和20年生)和土层(0~10、10~20、20~40、40~60和60~100 cm)对柠檬桉人工林土壤碳稳定性的影响及其调控因素。 结果 林龄显著影响柠檬桉人工林土壤的物理性质、碳氮磷含量及C∶N、C∶P和N∶P,但土层仅对自然含水量(SWC)、总有机碳(TOC)、全氮(TN)、全磷(TP)和ROC存在显著影响。20年生柠檬桉人工林土壤TOC、TN和TP比3年生分别高138.60%、29.77%和56.99%,说明土壤有机碳和氮磷养分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随着人工林林龄的增加,地表凋落物和根系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输入进而改善了土壤肥力。20年生柠檬桉林土壤ROC含量比3年生高49.52%,而土壤ROC/TOC值比3年生低30.17%,说明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TOC积累的量更多而ROC积累的量相对较少,因而土壤碳稳定性增强。相关分析表明,两种林龄柠檬桉人工林土壤TOC和ROC受到土壤TN、TP、C∶N和C∶P的显著影响,而3年生柠檬桉人工林土壤TOC和ROC还受到土壤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的影响,说明柠檬桉幼龄林土壤碳储量及稳定性同时受到土壤物理性质和氮磷养分供应的调控,而成熟林则更容易受到土壤养分供应水平的调控。 结论 柠檬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稳定性随着林龄的增加而提高,且容易受到土壤氮磷养分供应的影响。因此,在人工林经营实践中,适当延长轮伐期,并注意调控土壤氮磷养分供应,可以有效提高柠檬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
基于试验数据的人工用材林最优轮伐期确定的研究进展
刘林, 孙洪刚, 王宇华, 张建国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321
[摘要](537) [HTML全文](288) [PDF 609KB](18)
摘要:
虽然用材林轮伐期研究长期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有关轮伐期的内涵、轮伐期确定的标准、轮伐期模型选择以及相关变量对轮伐期的影响等方面,依然是众说纷纭,无法为构建用材林提质增效培育模式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轮伐期确定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以我国杉木用材林试验数据作为支撑,意在展示不同轮伐期确定准则、方法和相关影响因素对轮伐期确定的作用机理和过程,并对未来轮伐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矿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与碳汇潜力的文献计量研究
张宇昂, 李亚桐, 杜忠毓, 祁新华, 侯红, 陈光才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296
[摘要](529) [HTML全文](307) [PDF 1646KB](14)
摘要:
目的 矿业开采导致的受损生态系统因其分布范围广、环境污染重、生态功能受损,严重威胁环境质量、生态安全和人民健康。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矿区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是现阶段我国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针对2010—2022年间发表的914篇矿区生态修复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从矿区受损生态系统评价、生态修复技术、碳源/汇潜力及监测技术四个方面对矿区生态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 结果 矿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由“工程修复为主”向“系统生态修复”,由“条块化、分裂式”向“区域综合受损生态系统”转变;矿区碳源/汇与区域环境的碳循环机制研究逐渐深入;遥感等新兴技术手段的应用推动矿区修复监测评价体系的发展革新;法律法规和系统管控理念的完善、多学科的融合发展、“三生空间”的权衡博弈共同影响着退化矿区的修复效益。 结论 本研究明晰当前矿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与碳汇潜力研究和应用的困境与挑战,展望后续研究的方向与可能,为未来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及监测评估提供参考。
落叶松八齿小蠹伴生长喙壳真菌致病性研究
刘亚, 周勤政, 王慧敏, 王正, 吕全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201
[摘要](406) [HTML全文](208) [PDF 1719KB](4)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落叶松八齿小蠹伴生长喙壳真菌对寄主的致病能力,探究其对落叶松的危害程度与潜在风险。 方法 利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将从落叶松八齿小蠹虫体及坑道中分离到的12种长喙壳真菌接种到长白落叶松上,60天后观察和测量病斑大小。并对2种Endoconidiophora真菌(E. fujiensisE. laricicola)诱导寄主抗性的能力进行测定。 结果 结果表明,5种长喙壳真菌E. laricicolaE. fujiensisOphiostoma hongxingenseO. peniculiO. xinganense接种长白落叶松产生的病斑面积大于对照处理,其余7种Ophiostoma真菌产生的病斑面积与对照无显著差异。E. laricicola产生的平均病斑面积最大,为3.51 cm2,且诱导寄主萜类物质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现出对长白落叶松的较强致病力。而E. fujiensis产生的平均病斑面积为1.70 cm2,诱导寄主萜类物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表现出较弱致病力。 结论 E. laricicola对长白落叶松具有强致病性,E. fujiensisO. hongxingenseO. peniculiO. xinganense对长白落叶松具有弱致病性,而另外7种Ophiostoma真菌对落叶松无明显致病性。
杨树响应腐皮镰刀菌侵染的转录组学分析
郝心怡, 王哲舒, 范志斌, 王丽娟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458
[摘要](174) [HTML全文](85) [PDF 3548KB](8)
摘要:
目的 基于RNA-Seq测序技术,初步探究了杨树-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互作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主要信号通路和代谢途径,筛选了杨树防御腐皮镰刀菌侵染的关键基因,为进一步揭示此类病害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方法 以生长2个月的银腺杨84K为材料,用1 × 107 个·mL−1的腐皮镰刀菌孢子液分别侵染根系,侵染0 h(对照组)、48 h和72 h(接菌组)后取根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挖掘杨树响应腐皮镰刀菌侵染的相关基因。 结果 (1)与对照组0 h相比,侵染48 h和72 h分别检测到8 939个和8 246个DEG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2)GO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在单一生物体过程、对刺激反应、碳水化合物代谢、生物调节和对激素响应等过程。(3)KEGG分析表明,糖酵解/糖异生、碳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苯丙烷生物合成等途径在病原菌侵染后发生显著变化。(4)杨树糖转运蛋白SWEETs家族中21个成员的表达受腐皮镰刀菌侵染诱导。乙烯受体ETR、乙烯信号通路主要组分EIN3ERF1ERF2上调表达,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CCR4CLC3’HCOMT表达量显著升高。 结论 杨树可能通过调节体内糖代谢和转运,激活乙烯信号通路,促进木质素积累、细胞壁增厚等策略,响应腐皮镰刀菌的侵染。
同域两种竹蝗成虫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比较
冯加德, 王梅, 冯丹, 冯志伟, 文亦芾, 陈鹏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186
[摘要](620) [HTML全文](322) [PDF 3352KB](9)
摘要:
目的 为比较同域混合发生的两种竹蝗属昆虫,即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与青脊竹蝗(Ceracris nigricornis Walker)形态学与生物学之间的异同点。 方法 采自同一地理区域的两种竹蝗的成虫,在大棚内饲养,对其形态特征:体长、触角、后足股节、头幅、外生殖器等,及生活习性:活动规律、交尾习性、寄主植物取食习性等进行观察记录和统计分析。 结果 结果表明,黄脊竹蝗雌成虫体长36.55 ± 1.42 mm,触角23.46 ± 1.29 mm,后足股节21.68 ± 0.28 mm,头幅5.33 ± 0.2 mm;雄成虫体长31.35 ± 0.75 mm,触角23.22 ± 0.9 mm,后足股节17.86 ± 0.23 mm,头幅4.08 ± 0.19 mm。青脊竹蝗雌成虫体长34.63 ± 0.44 mm,触角18.34 ± 0.56 mm,后足股节18.67 ± 1.62 mm,头幅4.61 ± 0.18 mm;雄成虫体长26.82 ± 2.77 mm,触角17.75 ± 1.58 mm,后足股节16.09 ± 0.47 mm,头幅3.5 ± 0.29 mm。同种竹蝗间雌雄成虫体长差异显著,两种竹蝗比较时雌雄体长、触角、后足股节以及头幅差异显著,雌性成虫的体长变化趋势相似,雌雄外生殖器结构相似。黄脊竹蝗交尾高峰期为14:00-17:00时,青脊竹蝗交尾高峰期为9:00-12:00时。两种竹蝗成虫在面对3种不同的寄主植物时表现出相同的取食偏好,均是最喜食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其次是芭蕉(Musa basjoo),最后是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但青脊竹蝗的取食量大于黄脊竹蝗。 结论 两种竹蝗形态和生物学习性表现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两种竹蝗能够同域发生的基础,研究结果为监测和防控两种竹蝗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信息支持。
文冠果种子发育基因表达分析内参基因的选择
李麟坤, 梁重钧, 宁楚龙, 张薇, 姜国维, 张鑫, 王利兵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291
[摘要](236) [HTML全文](112) [PDF 1432KB](2)
摘要:
目的 验证ACT基因是否适用于文冠果种子发育的相关基因表达分析,并筛选出在文冠果基因表达分析中最稳定的内参基因。 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4种数学算法(ΔCt、BestKeeper、NormFinder、geNorm)评估12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并利用在线工具RefFinder综合评价。 结果 在文冠果不同发育时期种子内参基因综合评分排名为PP2ATip41> EF-1α18rUCEβ-TUBUBQα-TUBCYPSAMACTGADPH;在文冠果不同组织内参基因综合评分排名为PP2ATip41>CYP18rUBQSAMEF-1αUCEGADPHα-TUBACTβ-TUB 结论 PP2ATip41基因是文冠果基因表达分析最稳定的内参基因。
不同林内环境下苦竹新鲜残体的分解特征
林大雪, 赵厚本, 黄春华, 许伟华, 李兆佳, 周志平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342
[摘要](233) [HTML全文](116) [PDF 760KB](3)
摘要:
目的 研究苦竹新鲜残体的分解过程及影响因素可以预测苦竹林在受到极端气候事件导致的机械损伤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变化过程,评估灾害对森林碳汇功能的影响,为灾后森林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以广东南岭地区皆伐后苦竹大量扩张的次生林为对象,设置对照(CK)和移除林下竹子(RB)两种林内环境,采用分解袋法研究了苦竹各器官新鲜残体的分解特征。 结果 苦竹各器官新鲜残体的分解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期阶段(前2个月)质量快速损失,后期阶段(后24个月)缓慢分解。前期阶段各器官平均质量损失率依次为竹叶(51.2%)>竹枝(31.7%)>竹根(24.4%)>竹秆(16.6%),各器官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RB环境下竹叶的质量损失率显著低于CK。后期阶段各器官平均质量损失率依次为竹枝(40.3%)>竹叶(29.1%)>竹秆(28.1%)>竹根(19.6%),各器官间除竹叶与竹秆外均存在显著差异,RB环境下竹枝的质量损失率显著高于CK,竹根的质量损失率显著低于CK。Olson分解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各器官的分解过程,平均分解系数(k)依次为竹叶(0.891)>竹枝(0.554)>竹秆(0.249)>竹根(0.242),各器官间除竹秆和竹根外均存在显著差异,RB环境下竹叶的k显著低于CK。各器官分解50%的周期(T0.5)依次为竹秆(2.48 a)>竹根(2.44 a)>竹枝(0.97 a)>竹叶(0.51 a),其中竹根和竹秆显著高于竹枝和竹叶,RB环境下竹根的T0.5显著高于CK。各器官分解周期(T0.95)依次为竹根(12.81 a)>竹秆(12.12 a)>竹枝(5.22 a)>竹叶(3.22 a),其中竹根和竹秆显著高于竹枝和竹叶,RB环境下竹秆的T0.95显著低于CK,竹根的T0.95显著高于CK。各器官基质质量与分解指标间的相关系数总体上表现为前期阶段高于后期阶段,CK环境下高于RB环境下,其中碳(C)、钾(K)、C/氮(N)、C/磷(P)与分解指标间相关系数较小,N、P、N/P与分解速率呈正相关,木质素/N与分解速率呈负相关。 结论 苦竹新鲜残体的分解过程表现为前期快速失重后期缓慢分解;竹叶分解速率最快,其次为竹枝,竹秆和竹根最慢;各器官基质质量中,N、P、N/P、木质素/N对分解速率影响较大,且主要影响分解前期阶段;清除林下竹子能减缓竹叶和竹根的分解,加快竹秆和竹枝的分解,减弱基质质量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3种我国造林树种幼苗耐盐性评价及指标筛选
甘红豪, 公帅, 刘浩, 褚建民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319
[摘要](248) [HTML全文](138) [PDF 2865KB](5)
摘要:
目的 研究苦楝、白榆和刺槐幼苗的耐盐性差异并筛选耐盐性评价指标。 方法 以1年生苦楝、白榆和刺槐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0、100、200和300 mmol·L−1 NaCl处理,对各NaCl处理下三种幼苗的生物量、生理和生化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1)NaCl胁迫抑制了苦楝、白榆和刺槐幼苗的生物量,致使其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电解质渗透率升高;(2)刺槐幼苗叶绿素含量随NaCl浓度升高而显著下降,但苦楝和白榆幼苗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仅在300 mmol·L−1 NaCl处理下显著降低;NaCl胁迫导致三种幼苗的光合作用参数PnGsCiE下降,而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效率、根和叶中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根和叶中CAT和APX活性升高;(3)NaCl胁迫改变了苦楝、白榆和刺槐幼苗体内的离子平衡状态,使三种幼苗根和叶中的Na+ 含量显著升高、叶中K+ 含量升高;而根和叶中Mg2+ 和Ca2+ 以及根中K+ 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 结论 苦楝、白榆和刺槐幼苗耐盐能力强弱为白榆>苦楝>刺槐;根中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根和叶中CAT和APX活性、根中Ca2+ 和叶中Na+ 含量与苦楝、白榆和刺槐幼苗的耐盐性关联度较高,可作为耐盐性评价指标。
低温胁迫对不同耐寒红树植物幼苗光合生理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许明海, 冯瑜, 童宇艳, 岳丹斐, 张慧玉, 郑春芳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302
[摘要](504) [HTML全文](324) [PDF 2266KB](8)
摘要:
目的 探索两种不同耐寒红树植物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为红树林抗寒性研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方法 以秋茄、红榄李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25 ℃ (昼) /20 ℃ (夜)、24 h 7 ℃(昼)/4 ℃(夜)、48 h 7 ℃(昼)/4 ℃(夜)3个处理,分别比较分析了两种红树植物幼苗叶片的光合参数、荧光特征、抗氧化能力、叶绿体超微结构等生理过程对低温响应的差异。 结果 低温胁迫抑制红榄李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而对秋茄的影响却较小。在低温胁迫处理48 h后,红榄李幼苗叶片超氧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降低,而超氧阴离子(O2 ·)、过氧化氢(H2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同时气孔关闭,光合色素合成受阻,叶绿体超微结构受损,最终导致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以及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等降低。相同低温胁迫下秋茄幼苗叶片Pn也受到抑制,但其Pn下降幅度约为红榄李的79%。 结论 秋茄耐寒能力较强于红榄李,这可能是因为秋茄在低温胁迫下不仅能够保持较高的气孔开张度、光合色素含量以及POD活性,维持较好的叶绿体超微结构,而且还会通过调控能量耗散减轻PSII光抑制,降低低温胁迫带来的膜脂过氧化伤害,最终维持自身较强的光合能力。
牡丹花青素苷合成关键基因PsDFR启动子活性分析
周琳, 袁梦, 齐宇, 张梦杰, 王雁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270
[摘要](311) [HTML全文](160) [PDF 1271KB](4)
摘要:
目的 分析牡丹花青素苷合成关键基因PsDFR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及活性,为进一步研究PsDFR启动子的功能及其在牡丹花色形成中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方法 以‘黑花魁’牡丹花瓣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染色体步移法克隆PsDFR的启动子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在线软件预测分析启动子序列的顺式作用元件。构建5个不同长度缺失启动子与GUS基因融合的表达载体,并瞬时转化烟草叶片,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和酶活性检测分析缺失启动子的活性,及其对脱落酸(ABA)、茉莉酸甲酯(MeJA)、光照等不同胁迫处理的响应。 结果 克隆得到PsDFR上游1 687 bp的启动子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sDFR启动子含有多个光信号、激素响应、逆境响应及组织特异表达等顺式作用元件,这暗示PsDFR的表达可能受光信号、激素和胁迫等多种信号的共同调节。GUS组织化学染色和酶活性检测表明,随启动子片段的缩短,启动子活性逐渐下降,-1 623至-916区段对于启动子活性具有重要作用。MeJA和黑暗处理对各启动子片段活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恢复光照可促使启动子活性明显回升,而参与ABA响应的核心调控区域位于-443至-76 bp。 结论 PsDFR启动子含有多个光信号、激素响应、逆境响应及组织特异表达等顺式作用元件,其活性受光的正调控以及MeJA的负调控;-1 623至-916 bp间的区域对于启动子活性具有重要作用,-443至-76 bp是响应ABA处理的核心区域。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PsDFR应答环境信号参与牡丹花色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叶面喷施硒肥对香榧幼苗叶片代谢组的影响
陈振生, 李爱华, 杜拾平, 黄培耕, 许秀环, 宁博林, 李文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40012
[摘要](494) [HTML全文](225) [PDF 1244KB](8)
摘要:
目的 分析亚硒酸钠叶面喷施后对香榧(Torreya grandis)幼苗叶片代谢组的影响,探究亚硒酸钠喷施后香榧叶片次生代谢物的累积情况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方法 以苗龄2 a的香榧幼苗为供试材料,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浓度为100 μg·L−1)2次,间隔15 d。第二次喷施后15 d,采取1年生叶片进行代谢组分析,以色谱-质谱研究香榧幼苗叶片代谢物差异。 结果 在正离子模式下,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有909种差异代谢物,其中69种显著变化(27种显著上调,42种显著下调)。在负离子模式下,出现433种差异代谢物,其中43种显著变化(11种显著上调,32种显著下调)。对人体有益的一些次生代谢物显著增加,如车前苷(2.827倍)、川芎内酯(2.524倍)、6-唾液乳糖(2.021倍)、阿齐沙坦(1.931倍)。 结论 香榧叶片喷施亚硒酸钠有利于促进对人体有益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及其在叶片中的累积。
PagKNAT2/6aPagKNAT2/6b在木质部发育中存在功能保守性
李海阳, 赵立子, 赵岩秋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244
[摘要](400) [HTML全文](229) [PDF 1518KB](3)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PagKNAT2/6aPagKNAT2/6b在木质部发育中的功能差异,解析KNOX基因在木材形成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 方法 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基因序列比对分析;通过对转基因植株进行GUS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qRT-PCR)等实验进行基因表达模式分析,随后对茎部解剖学分析,进而解析PagKNAT2/6a对木质部发育的影响;最后,对次生壁合成相关基因(如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CESA4CESA7ACESA7B等;半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GUX1aGUX1bPARVUS;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COMTCADLAC4等)的表达分析探究PagKNAT2/6a对次生壁合成的调控机制。 结果 PagKNAT2/6aPagKNAT2/6b序列高度相似,在‘84K’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杨树茎、茎尖以及幼嫩叶片中表现出较高的表达量。对PagKNAT2/6a转基因植株的茎部解剖分析表明,与野生型相比,PagKNAT2/6a过表达抑制木质部发育;同时qRT-PCR分析表明PagKNAT2/6a基因通过调控次生壁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木质部发育。 结论 PagKNAT2/6aPagKNAT2/6b均负调控木质部发育,同时存在功能保守性。
尾巨桉林分生长对间伐和修枝响应的分析与预测
张士韬, 欧阳林男, 陈少雄, 杨嘉麒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161
[摘要](480) [HTML全文](306) [PDF 2194KB](9)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强度的间伐与修枝对尾巨桉林分生长的影响,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并验证模型对间伐和修枝处理下尾巨桉林分生长的预测作用,为尾巨桉的高效经营技术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以南方国家级种苗示范基地20%、40%和60%间伐与38.18%、42.39%和48.18%修枝强度的尾巨桉为对象,在处理后连续7 a调查林分生长指标,计算累积增量,分析不同间伐和修枝处理对林分生长增量的影响,并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5种林分生长累积增量对间伐和修枝响应的预测模型,以均方根误差、Kappa值和Pearson相关系数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对比,判断最优模型。 结果 间伐促使尾巨桉林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的增长,但不促进树高增长和出材量增加,60%间伐的样地尾巨桉胸径和单株材积增量最高,20%间伐的冠幅增量最大,不间伐的树高增量最高。修枝促进尾巨桉胸径增长,对树高和蓄积量增长无影响,38.18%修枝的胸径增量最高,60%间伐 + 48.18%修枝是处理中有助于尾巨桉林分生长的组合。间伐和修枝均能促进尾巨桉林分径阶分布右偏,但修枝的效果不如间伐显著。综合来看,隐含层节点数为4的尾巨桉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最低,Kappa系数和r值最高,可预测7 a内的间伐和修枝效果。 结论 间伐和修枝均显著促进尾巨桉林分生长和径阶分布右偏。高强度间伐和修枝相结合更有助于尾巨桉人工林生长和大径材培育。合理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准确地预测间伐和修枝对林分生长的促进效果,是林分生长预测的优异模型。
根瘤内生菌群对南洋楹苗木生长的影响
林千禧, 郑会全, 路国辉, 黄荣, 韦如萍, 王润辉, 晏姝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271
[摘要](465) [HTML全文](261) [PDF 1874KB](4)
摘要:
目的 探究根瘤内生菌群对南洋楹苗木的促生效应,并揭示根瘤优势内生菌组成及其与苗木生长的关系,为南洋楹菌肥研发提供参考。 方法 以来源于广东广州、惠州和茂名等3个地区的南洋楹根瘤提取液为接种菌液(YZ、YD和YX),开展南洋楹组培苗接种对比试验,并对回接根瘤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和数据分析。 结果 与对照相比,3种接种处理的南洋楹苗木均能成功接根瘤,其苗期生长与结瘤、生物量积累、光合及固氮等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其中苗高、根长、相对叶绿素含量和总氮量等表征南洋楹苗木的综合情况的指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3.74%~95.65%、52.91%~98.41%、74.04%~86.18%和7.6~15.9倍。3种接种处理中,接种菌液YZ对苗木促生、结瘤和固氮效应最为显著。回接根瘤内生菌群组成存在一定差异,YZ处理的根瘤内生菌的比例最均衡、细菌物种数(OTU数)最多和α多样性(香农指数)最高。根瘤内生菌中一种反硝化Fe-Ⅱ氧化细菌与南洋楹苗高、回接根瘤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含氮量、总氮量和固氮量呈显著正相关;OTU数和香农指数与南洋楹苗高、根瘤数、总氮量和固氮量等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 结论 南洋楹根瘤提取液能对南洋楹苗期的生长与结瘤、生物量积累、光合及固氮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同来源的接种菌液对苗木的促生效应及回接根瘤内生菌群组成存在一定差异,根瘤内生菌种类越丰富、相对丰度越均衡,对南洋楹幼苗促生和固氮作用越显著。
日本落叶松胚状体干化处理对萌发的影响
孙海涛, 杨玲, 齐力旺, 李万峰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311
[摘要](705) [HTML全文](341) [PDF 2667KB](9)
摘要:
目的 提高日本落叶松胚状体的萌发能力,优化日本落叶松良种繁育技术。 方法 本研究根据子叶数量和胚轴形态,对胚状体进行分类,并分别统计其萌发率;利用“滤纸容器法”对类型Ⅰ胚状体进行干化处理,统计其萌发情况。 结果 胚状体分为10种类型。类型Ⅰ胚状体萌发率为4.48%,其余类型胚状体难以萌发。干化处理14 d后,类型Ⅰ胚状体萌发率提高到69.43%,且具有干化响应的胚状体更易萌发。 结论 本研究表明日本落叶松胚状体干化处理后萌发率明显提高,为该物种良种繁育提供依据。
银白杨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徐慧, 薛媛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472
[摘要](659) [HTML全文](353) [PDF 3842KB](20)
摘要:
目的 以银白杨为研究对象,探究干旱胁迫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解析多年生林木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方法 对生长在土里5周左右的银白杨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处理,通过观察其生长状态,测定与干旱胁迫相关生理指标以及检测相关基因表达情况,探究银白杨对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 结果 对银白杨植株进行干旱处理8 d后,其叶片含水量明显下降、气孔开度变小;ROS含量明显上升,体内ABA积累、而与生长相关的IAA含量下降;与干旱胁迫相关的基因表达上调。 结论 通过多角度探究银白杨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银白杨幼苗在干旱处理8 d后其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建议及时浇水。
日本落叶松瞬时转化体系的优化及初步应用
邢俊霞, 臧巧路, 叶查龙, 张陈谊, 程冬霞, 齐力旺, 杨玲, 李万峰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390
[摘要](651) [HTML全文](396) [PDF 930KB](10)
摘要:
目的 优化农杆菌介导的日本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瞬时转化体系。 方法 以液体增殖培养7 d的日本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利用携带β-葡糖醛酸酶基因(GUS)的pCAMBIA1305.1载体进行瞬时转化,根据GUS的表达量及酶活性,筛选最佳侵染液浓度、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并利用筛选出的转化体系,分析落叶松scarecrow-like 6LaSCL6)启动子的活性。 结果 瞬时转化后,GUS表达明显。当侵染液浓度OD600为0.2,侵染5 min,共培养72 h时,GUS的表达量最高,∆CT值为-2.274 2;当侵染液浓度OD600为0.05,侵染5 min,共培养72 h时,GUS酶活性最高,为25.7286 U·L−1LaSCL6启动子的活性是CaMV35S启动子的1.55倍。 结论 综合考虑GUS的表达量和酶活性,当侵染液浓度OD600为0.05,侵染5 min,共培养24 h时,GUS的表达量和酶活性较高,这一条件可以用来进行日本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的高效转化。
不同间伐保留密度对杉木人工林枝条生长的影响
王佳琪, 马东旭, 蓝伟立, 陈块明, 林开敏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334
[摘要](836) [HTML全文](451) [PDF 803KB](15)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间伐后的林分保留密度对杉木人工林枝条发育的影响,为杉木无节材定向培育的间伐密度控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方法 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9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不同的林分保留密度1 200株·hm−2(间伐强度为67%, L)、1 800株·hm−2(间伐强度为51%, M)和2 250株·hm−2(间伐强度:27%, H),间伐后的第5年,在各样地内选取标准木进行观测,探讨不同间伐后的林分保留密度对杉木枝条发育的影响。 结果 1)枝条总量、8 m以下枝条数量、8 m以上枝条数量、死枝数量、活枝数量、均表现为:L>M>H,枯枝率表现为H>M>L;2)基径随间伐后的林分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表现为L>M>H,且L与H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L的枝长大于M和H,说明低的林分保留密度更有利于枝条生长;3)活枝枝条基径和枝长呈明显的线性相关,死枝枝条基径和枝长线性相关性较小。4)死枝的基径、枝长、数量与活枝数量随树干垂直高度的增大而增大,活枝的基径与枝长随垂直高度的增大而减小,H、M的分枝角随垂直高度的增加而减小。5)死枝与活枝的基径、枝长与分枝角在南部区域(90°~225°)整体大于北部区域,但枝条数量在东部区域(0°~180°)大于西部区域。 结论 要根据不同的培育目的调整杉木的间伐后的林分保留密度,高的林分保留密度会抑制枝条基径和数量的生长,从而减少节子的大小和数量,提高木材质量。在杉木幼龄期时可以对林木进行修枝,以减少宿存枝条,达到提高木材质量、培育无节材的目的,综合本研究的3种间伐保留密度,其中1 800 株·hm−2的林分保留密度更适宜培育无节大径材。
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的寄主范围调查及其寄主抗性物质的初步分析
李永, 常聚普, 郭利民, 孙尚, 杨旭琦, 朴春根
当前状态:
[摘要](7505) [HTML全文](4481) [PDF 1005KB](28)
摘要:
目的 为明确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的寄主范围、欧美杨抗性品种及其可能的抗性活性物质。 方法 本研究通过田间接种方法开展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的寄主范围、杨树品系抗性调查,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杨树抗感品种树皮中活性物质含量及其染病前后含量变化情况,同时利用抑菌实验验证潜在抗性物质的活性。 结果 研究发现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主要危害黑杨派美洲黑杨、欧美杂交杨的品系以及旱柳,而欧洲黑杨品系具有高度抗菌能力;本研究的30个美洲黑杨和欧美杂交杨品系中,中林46杨、2025杨、2001杨、313杨、中荷1号杨和16-09杨是高感病品系;16-10杨、豫抗1号杨为高抗病品系,而131杨、03-59杨、02-212杨和03-34杨为抗病杨树品种;杂交柳和垂柳抗病,金丝柳轻微感病;栎属和青杨派的种类和品系具有高度抗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显示,抗病和高感病品系树皮中的邻苯二酚、苯甲酸、绿原酸、儿茶素的含量较高,其中邻苯二酚和儿茶素在病菌侵染时含量明显增加。 结论 明确了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的主要危害对象和寄主范围,明确了具有抗性、感病的杨树品系,证明了邻苯二酚和儿茶素与杨树抗病性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为欧美杨的栽培和病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和防治建议,该研究结果对我国欧美速生杨的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格氏栲天然林凋落物对马尾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贾梅花, 王哲, 刘金福, 晋梦然, 何中声, 邢聪, 施友文, 沈彩霞
当前状态:
[摘要](9249) [HTML全文](5093) [PDF 935KB](66)
摘要:
目的 为了解格氏栲天然林凋落物对主要伴生种马尾松更新的影响。 方法 通过不同分解程度及浓度天然林凋落物浸提液探究马尾松种子萌发和胚根生长的化感效应。 结果 表明:(1)影响马尾松种子发芽的主要因素是凋落物分解程度,与空白对照相比,未、全分解层凋落物对马尾松种子萌发无显著作用;半分解层抑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促进发芽势。(2)影响胚根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浸提液浓度和作用时间,并受分解程度-浓度-时间综合作用,未分解层对马尾松种子整个胚根生长期除极低浓度外,随浓度降低促进作用增强,1∶100浓度时促进作用最强;半分解层呈低浓度和高浓度促进,中间浓度抑制作用;全分解层总体呈促进作用,且随浓度降低促进作用减弱。(3)对应分析表明不同分解程度-浓度对马尾松种子萌发影响不显著,对胚根生长存在显著相关性。 结论 不同分解程度凋落物浸提液对马尾松种子萌发作用较弱,对胚根生长在低浓度下呈促进作用,保证林内马尾松幼苗数量,种间竞争加剧,进而导致格氏栲自然更新受抑。
优先发表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
显示方式:
从同步数据分析乔木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马泽, 宋维峰, 徐小青, 储娅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131
[摘要](451) [HTML全文](245) [PDF 2632KB](10)
摘要:
目的 树干液流是研究植物蒸腾耗水的重要生理指标,树种和气象因子均是其关键影响因素。本文旨在消除树种因素限制,探讨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 方法 以哈尼梯田水源区3种林分中10种乔木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 Granier热扩散探针技术测定其树干液流速率,将其同步数据与气象因子进行关联分析。 结果 从次生落叶阔叶林和原生常绿阔叶林的7 779条乔木树干液流速率数据中发现7条异常数据,且这些异常数据在各个树种中都表现出同步一致性;进一步关联分析表明,太阳辐射的突然增加是产生乔木树干液流数据同步上升的主要原因,而降雨则是产生树干液流数据同步下降的主要原因,两者的变化可导致其他气象因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树干液流速率;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在发生同步异常数据的气候条件下,树干液流滞后太阳辐射0~30 min,提前于饱和水汽压差、气温和湿度0~60 min,滞后或提前时间远小于正常气候条件下各树种的时滞时间。 结论 乔木树干液流受到太阳辐射和降雨等气象因子的综合调节,其中太阳辐射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从生理生态角度探究乔木的蒸腾作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三峡库区典型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氮矿化对水热变化的响应
陈天, 程瑞梅, 肖文发, 曾立雄, 沈雅飞, 王丽君, 孙鹏飞, 张萌, 李璟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247
[摘要](300) [HTML全文](96) [PDF 1665KB](7)
摘要:
目的 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多已成为全球气候正在面临的挑战,为了探究全球气候变化对三峡库区森林土壤氮动态的影响,以期为预测该地区土壤养分循环变化和制定提升森林生产力的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马尾松-栓皮栎混交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将土壤筛分为大团聚体、中团聚体、小团聚体和微团聚体(粒径为:8 000~2000、2 000~1 000、1 000~250和<250 μm),以室内培养方法观察团聚体净氮转化在土壤水分为40%、60%和80% 田间最大持水量(命名为0.4 FCW、0.6 FCW和0.8 FCW),和温度为5 ℃、15 ℃、25 ℃和35 ℃下的差异。 结果 比表面积较大的小粒径团聚体中有机质、总氮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更高,而其速效磷含量显著低于大团聚体。随粒径减小,团聚体净硝化和净氮矿化速率逐渐增加,其中净硝化贡献了超过85%的净氮矿化。团聚体净硝化和净氮矿化速率随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最大值出现在0.6 FCW和25℃。不同粒径团聚体的净氨化、净硝化和净氮矿化速率整体在0.60 FCW和15℃/25℃时对温度上升最敏感;通过建立二元二次方程,估算出净氨化最大速率出现在土壤水分和温度为0.70 FCW和23.0℃,净硝化和净氮矿化最大速率出现在土壤水分和温度为0.58 FCW ~ 0.60 FCW和24.5℃ ~ 27.5℃。 结论 团聚体的物理结构保护了三峡库区人工林土壤有机氮免受微生物分解,而温度上升和降水增多促进了该地区马尾松-栓皮栎针阔混交人工林土壤净氮转化,这将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氮供应能力。但长期来看,这种变化催生土壤有机质和氮的流失,增加磷限制的风险,必要时可开展长期监测和施用磷肥措施。
不同温度和胁迫时长下蓝云杉的光合响应
欧阳芳群, 崔夏, 张辉, 邓军育, 石青松, 李玉岭, 孙猛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223
[摘要](687) [HTML全文](366) [PDF 2087KB](15)
摘要:
目的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将不利于蓝云杉生长,研究蓝云杉在高温胁迫下的生长、光合响应机制,为蓝云杉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方法 以五年生蓝云杉苗为试验材料,设定45、50、55 ℃3种温度,处理6 h;其中45 ℃处理还有12、18、和24 h不同时长,常温(25 ℃)作为对照。研究处理后、恢复7和28 d的生长表型、针叶含水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高温、胁迫时长对蓝云杉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结果 45 ℃处理6 h蓝云杉基本可以恢复正常生长,而50 ℃和55 ℃处理的蓝云杉整株针叶都变黄,干枯掉落,伴随着相对含水量的降低,且光系统I(PSI)有效量子产量实际光化学效率(Y(I))、PSI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I))、由供体侧限制引起的PSI处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D) )、受体侧非光化学能量耗散产生的量子产量(Y(NA)) 、光系统II(PSII)有效量子产量实际光化学效率(Y(II))、PSII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II))、PSII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均显著低于45 ℃处理和对照。尽管45 ℃处理6、12、18、24 h后从表型上看不出蓝云杉的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但是恢复期发现12、18 h针叶继续失水、变黄,24 h处理整株针叶都变黄,基本干枯掉落,针叶相对含水量降至最低。恢复28 d时,18、24 h 的荧光参数φEo几乎为0,电子传递受到了抑制。 结论 胁迫时长为6 h,蓝云杉可以耐45 ℃高温处理,不耐50、55 ℃高温。45 ℃高温处理时长超过12 h苗木失水严重,针叶干枯,对光合特性产生了显著影响,难恢复正常生长。
文冠果种子高表达XsKCS7基因的克隆和酵母表达功能鉴定
梁重钧, 李麟坤, 胡振华, 张薇, 许慧慧, 王利兵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338
[摘要](557) [HTML全文](336) [PDF 2315KB](18)
摘要:
目的 探究调控文冠果种子神经酸合成关键基因。 方法 本研究根据参考基因组联合转录组分析文冠果3-酮酯酰-CoA合酶(3-ketoacyl-CoA synthase,KCS)基因家族在不同发育时期种子中的表达模式; 通过RT-PCR扩增文冠果XsKCS7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XsKCS7基因异源转化酿酒酵母鉴定基因功能。 结果 文冠果XsKCS7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种子中的表达量远高于其他KCS基因;克隆XsKCS7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XsKCS7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 512 bp,编码503个氨基酸,含有典型的KCS家族保守基序“GMGCSA”、“FGNTSSSS”以及“GSGFKCNSAVW”,与橡胶树KCS的亲缘性关系最近,为67.62%; XsKCS7异源转化酿酒酵母鉴定其具有调控芥酸和神经酸合成的功能。 结论 XsKCS7基因确为调控文冠果种子芥酸和神经酸合成的关键基因。
喀斯特栎类老龄林的空间结构分析
骆秀琼, 何吉安, 李远发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213
[摘要](938) [HTML全文](450) [PDF 2307KB](8)
摘要:
目的 研究喀斯特栎类老龄林的分布格局、空间关联和标记特征,探明垂直分层在喀斯特森林生物多样性维系中的作用。 方法 在中国西南地区南盘江流域的喀斯特老龄林(> 300 a)中建立1块面积为200 m × 110 m 的固定样地,依据树高和物种组分将树木划分为林分上层和林分下层,用负指数函数分析了径阶与物种多度和丰富度的数量关系,用双相关函数 g(r) 分析林分上层、林分下层以及它们各自主要种群的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用标记相关函数 kmm(r) 分析树种和树木大小的空间分布。 结果 (1)林分、林分上层和林分下层的径阶分布均呈倒J型,林分和林分下层的物种丰富度随径阶的增大而减小,而林分上层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林分上层在多数尺度上呈规则或随机分布,仅在小尺度(r = 0~1 m、4~6 m)上表现为聚集分布,林分下层的聚集强度和尺度皆大于林分上层;(3)林分上层和林分下层之间,以及它们各自的主要种群之间均以随机关联为主,只有个别种间对在小尺度(r = 0~2 m)上呈正关联或负关联;(4)林分和林分下层在所有观测尺度上表现为同种聚集,强度明显大于林分上层;林分和林分上层的个体大小分化明显,小径木聚集。林分下层的个体大小相近,在多数尺度上混生。 结论 垂直分层决定了林分上层、林分下层的物种组分、多度、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在物种共存和多样性维持中扮演重要角色。
点云密度对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参数估测精度的影响
周梅, 李春干, 李振, 余铸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242
[摘要](986) [HTML全文](483) [PDF 1543KB](10)
摘要:
目的 点云密度是影响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获取和预处理成本和效率的关键因素,探明点云密度对林分尺度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参数估测精度的影响,有助于优化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应用技术方案。[方法]以马尾松、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百分比重采样方法,对密度为247点·m−2的原始点云按40%、20%、8%、4%和2%的比例降低点云密度,得到1个全密度原始点云数据集和5个稀疏密度点云数据集;每个数据集独立进行点云分类、地面点滤波和数字高程模型生成、点云高度归一化等预处理并提取激光雷达变量;对于同一森林类型的同一个森林参数(林分蓄积量、断面积、平均高和平均直径)的估测,各个数据集都采用相同的乘幂模型结构式进行模型拟合,然后比较分析模型优度统计指标的差异,包括:决定系数(R2),相对根方根误差(rRMSE)和平均预报误差(MPE);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对各个数据集的森林参数估测结果和激光变量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当点云密度分别稀疏至100、50、…、5点∙m−2时,各个森林参数估测模型的精度保持基本一致;各个稀疏密度点云数据集的森林参数估测值的均值与原始点云数据集的估测值的均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个稀疏密度点云数据集激光变量的均值和原始点云数据集激光变量的均值基本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应用中,点云密度可低至5点∙m−2。然而,本试验结果仍需通过不同飞行高度获取不同密度点云数据予以验证。
六盘山南坡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年内径向生长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王国蕊, 徐丽宏, 于澎涛, 王彦辉, 张酉婷, 胡振华, 刘泽彬, 李佳梅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193
[摘要](1206) [HTML全文](831) [PDF 967KB](20)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密度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径向生长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为准确评估和预测未来区域尺度上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木径向生长和森林动态、实现可持续管理与多功能维持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宁夏六盘山南部香水河小流域,设置4种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样地,使用树木生长尺对华北落叶松年内径向生长过程进行监测,并同步监测气象因子、土壤温度和湿度。 结果 表明:(1)在生长季时间尺度,华北落叶松径向变化呈“S”型,径向变化呈相对稳定、快速增大、涨缩波动3个阶段的时间格局,快速增大阶段主要发生在6月初—7月下旬,DOY152—210。(2)在544、742、999和1 020 株·hm−2的密度下,生长季节内华北落叶松林平均累积径向生长量分别为1 070 ± 230 µm、775 ± 181 µm、518 ± 214 µm和494 ± 124 µm;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华北落叶松年内累积径向生长量呈下降趋势,其快速增大阶段缩短;(3)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主要受土壤水分和平均气温控制,但林分密度和生长时期对年内径向生长也有显著影响;同时考虑林分密度、生长时期、树木大小以及气象因子等变量的模型可解释72.0%的方差,但排除林分密度和生长时期因素后,树木大小和气象因子共同仅能解释46.4%的方差。 结论 超过2/3的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发生在快速生长期;华北落叶松平均累积径向生长量随密度增大而减小;林分密度、生长时期、树木大小和气象因子共同调控树木的年内径向生长。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新疆核桃园土壤和叶片养分的影响
王祺, 周荣飞, 李宝鑫, 张俊佩, 张强, 裴东, 白永超
当前状态: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237
[摘要](551) [HTML全文](346) [PDF 1840KB](7)
摘要:
目的 研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核桃园土壤和叶片养分的影响,筛选影响叶片养分的主要土壤化学因子,为新疆核桃园土壤养分资源高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核桃主栽区的10年生‘温185’核桃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当地主要的化肥施用类型(磷酸氢二铵和硫酸钾,YD)为对照,探究有机-无机肥配施(矿源黄腐酸钾和中量元素水溶肥,YZ)对核桃园土壤化学特性和叶片矿质元素的影响。 结果 与YD施肥措施相比,YZ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pH、盐离子含量,提高了叶片矿质元素含量,但具有季节性差异。其中,5月,YZ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NO3-N(460.22%)、AK(46.46%)和叶片N(12.16%)、K(17.46%)、Zn(21.88%)元素含量;7月,YZ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pH(2.21%)、EC(27.25%)、Cl-S(23.37%)、NH4+-N(61.09%)、AP(30.03%)、Na+(13.24%)和叶片Cl-L(15.94%)元素含量(p<0.05),相反,显著提高了叶片N(4.16%)、P(13.25%)、Ca(20.73%)、Mg(44.04%)、Na(66.67%)、Fe(24.62%)、Mn(52.47%)、B(31.85%)元素含量(p<0.05); 9月,YZ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EC(20.45%)、NH4+-N(37.31%)、AP(21.74%)、Na+(11.36%)含量(p<0.05),相反,显著提高了OM(22.17%)、NO3-N(59.09%)、AK(56.47%)含量(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Na+和Cl-S是新疆核桃园中影响核桃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重要土壤化学因子,增施有机肥并且降低土壤pH,有利于叶片N、P、K、Na、Fe、Zn元素的积累。 结论 YD处理提高了土壤EC、Na+、Cl-S、NH4+-N等盐离子含量,长期施用可能会加剧新疆核桃园的土壤盐渍化水平;YZ处理可显著降低土壤pH、Na+、EC、NH4+-N等盐离子含量,提高了叶片N、P、K、Fe等矿质元素含量,建议在新疆核桃主栽区核桃园,7月之前可通过有机-无机肥配施降低土壤盐渍化水平来减轻盐碱危害,同时平衡叶片矿质元素含量,而应尽量避免长期单一施用化肥。
显示方式:
2024 年 1 期封面
2024, 37(1).  
[摘要](245) [HTML全文](214) [PDF 737KB](35)
摘要:
2024 年 1 期目次
2024, 37(1): 1-2.  
[摘要](226) [HTML全文](197) [PDF 287KB](20)
摘要:
13个柚木种源/家系生长表现研究
李运兴, 梁坤南, 黄桂华, 邝炳朝, 郝建, 杨保国, 潘丽琴, 黄日逸
2024, 37(1): 1-9.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005
[摘要](1210) [HTML全文](484) [PDF 544KB](43)
摘要:
目的 了解国内柚木种源/家系的遗传变异特征,选育更多适应性强的优良种质。 方法 对采集自海南尖峰岭等地的13个种源/家系进行造林试验,在5、10、37 a时测定树高、胸径,应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差异性分析和重复力估算,运用偏相关分析揭示生长因子与地理及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而筛选优良种质。 结果 ①不同种源/家系间37 a生时保存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差异显著,其变化范围分别为68.81%~94.29%、11.72~16.03 m、11.33~17.92 cm、0.084 4~0.329 1 m3。②树高、胸径、材积重复力分别为0.607 7、0.513 1、0.634 4。③保存率、树高与地理坐标、气候因子相关不显著;胸径和单株材积与海拔(r=0.938**r=0.868**)、年均温(r=0.914**r=0.844**) 显著正相关,与经度(r=−0.913**r=−0.735*)、距离(r=−0.923**r=−0.832**)显著负相关。④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7 a生时,种源/家系7514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表现最好,8440表现最差,其次是75129。 结论 不同种源/家系间保存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差异显著,树高、单株材积有较高的重复力。柚木引种宜选择年均气温相近且距离较近的种源/家系以获得较好的遗传表现,对于凭祥当地而言,种源/家系7514适宜广泛推广种植。
松材线虫入侵对湖北三峡地区马尾松林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
宋学雨, 简尊吉, 王少博, 党英侨, 魏可, 王小艺, 肖文发
2024, 37(1): 10-20.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113
[摘要](1022) [HTML全文](465) [PDF 1218KB](33)
摘要:
目的 为了探讨松材线虫入侵后松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的变化趋势。 方法 以湖北三峡地区松材线虫入侵不同年限(0 a(未入侵)、6 a、10 a和16 a)的马尾松林为对象,采用环刀法、烘干法与室内浸泡法对林分地表枯落物和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测定,并结合枯落物有效拦蓄量和土壤有效蓄水量定量比较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在松材线虫入侵不同年限间的变化趋势。 结果 表明:(1)松材线虫入侵不同年限间马尾松林枯落物蓄积量、有效拦蓄量和最大持水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枯落物总厚度为3.47~5.34 cm,总蓄积量为6.11~9.62 t·hm−2,枯落物有效拦蓄量为9.71~14.77 t·hm−2。(2)松材线虫入侵不同年限间马尾松林土壤含水量、土壤密度、非毛管孔隙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毛管持水量为333.42~378.33 t·hm−2,饱和蓄水量为386.27~461.20 t·hm−2,入侵6 a的马尾松林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有效蓄水量(62.08 t·hm−2和50.08 t·hm−2)、10~20 cm土层土壤饱和蓄水量(386.27 t·hm−2)均最小。(3)综合林分枯落物和土壤层蓄水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入侵10 a(219.72 t·hm−2)>未入侵(191.85 t·hm−2)>入侵16 a(182.64 t·hm−2)>入侵6 a(121.86 t·hm−2),入侵6 a林分综合蓄水量显著低于其他林分。 结论 湖北三峡地区马尾松林受松材线虫入侵的持续危害后,短期内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持水能力下降,随年限增加林分水源涵养能力逐渐恢复。因此,今后应加强松材线虫入侵的防控力度,以维持和尽快恢复三峡地区马尾松林水源涵养功能。
铝对马尾松菌根化幼苗抗逆生理和根尖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刘海燕, 李快芬, 陈后英, 丁贵杰
2024, 37(1): 21-30.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190
[摘要](1416) [HTML全文](641) [PDF 1312KB](39)
摘要:
目的 不同Al3+水平下,研究马尾松菌根/非菌根幼苗的生理、根尖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Al的亚细胞分布,分析菌根化苗木对铝的响应及其耐铝性,为外生菌根真菌提高寄主植物耐铝性和育苗造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半年生菌根和非菌根马尾松苗为材料,采用砂培盆栽浇铝法,分别设置 0、0.2、0.4、0.8 mmol·L−1 Al3+ (AlCl3) 处理,分析其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等生理指标变化,Al的亚细胞分布,通过组织染色观察根尖ROS和MDA分布,并观察根尖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 (1)随外源[Al3+]的升高,马尾松菌根/非菌根苗根系SOD、CAT、POD活性和MDA含量均呈总体上升趋势,在高铝(0.8 mmol·L−1)水平时,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最大,且非菌根苗受到铝的影响程度更大;(2)随外源[Al3+]的升高,马尾松根尖吸收的铝含量显著增加,且菌根苗吸收的铝含量显著高于非菌根苗;(3)从细胞超微结构和Al的亚细胞分布看,大量Al3+首先与细胞壁结合,细胞内的Al3+与生物膜强烈结合,使细胞器物质向外渗漏作用加强,干扰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的各种调节过程。而由于菌根对铝的吸附作用,降低了侵入细胞内的铝离子含量,保护亚细胞器结构的同时也维持了细胞的基本功能,从而缓解铝毒性。 结论 铝处理使马尾松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增加,0.4 mmol·L−1以上的铝浓度产生明显铝毒害症状。而菌根可以通过吸收更多的铝降低铝毒害,并提高植物耐铝能力,这很可能是马尾松菌根苗的一个重要外部抗性机制。
基于深度学习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火灾预测建模研究
张金钰, 彭道黎, 张超珺, 贺丹妮, 杨灿灿
2024, 37(1): 31-40.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195
[摘要](1777) [HTML全文](844) [PDF 2635KB](73)
摘要:
目的 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火灾进行预测,为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持。 方法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研究对象,结合MCD64 A1月度火点产品、地形、气候等数据,构建森林火灾潜在影响因子数据集,分别利用卷积神经网络、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研究区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进行预测与可视化,在此基础上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森林火灾空间分布特征。 结果 大兴安岭的主要林火驱动因子按重要性值由高到低排序为海拔、平均气温、总降水量、与水域的距离等;CNN、RF、SVM预测森林火灾发生概率的AUC值分别为0.838、0.794、0.788,CNN的精度最高;CNN能够有效划分出森林火灾易感性极高、极低的区域,有利于划分森林火灾的警示区。 结论 CNN模型比RF、SVM模型更适用于大兴安岭林火发生概率的预测;大兴安岭林火风险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发生在东南地区。
云南切梢小蠹雄性内生殖器形态与精子超微结构
鲁国艳, 张梦蝶, 张艳琳, 杨斌, 李宗波
2024, 37(1): 41-51.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135
[摘要](954) [HTML全文](485) [PDF 2294KB](24)
摘要:
目的 昆虫生殖是种群维持与繁荣的重要手段,研究云南切梢小蠹雄性生殖系统及其精子结构,对于探究云南切梢小蠹的持续危害规律及其灾变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方法 以云南切梢小蠹新羽化成虫(性未成熟)和蛀干前期成虫(性成熟)为研究对象,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雄性内生殖器形态与精子超微结构。 结果 云南切梢小蠹雄性内生殖器由1对精巢、2对管状附腺、1对多管状腺体、1对储精囊、1对输精管和1根射精管组成,各组成器官在初孵时管壁纤薄,无色透明状;待性成熟后,管壁则明显增厚,精巢和多管状腺体呈橙黄色,而其它部分则为乳白色,储精囊内亦出现大量的精子。每个精子外形为线状,全长170.1 ± 39.1 μm,分为头部和尾部两部分。头部似针状,长23.5 ± 3.4 μm,包括1个3层的顶体复合体和1个圆柱状的细胞核;尾部细长,由2个大小不等的线粒体衍生物、2个等大的管胞、1个壶嘴状的中心体衍生物和1个典型的9 + 9 + 2式轴丝组成,但各细胞器的形态高度分化,不对称,管胞、小线粒体衍生物、管胞、大线粒体衍生物向尾部末端方向则逐渐消失不见。 结论 云南切梢小蠹雄性内生殖器的形态、组成以及精子超微结构与象虫科昆虫类似,特别是3层的顶体复合体、9 + 9 + 2式轴丝以及高度分化的尾部细胞器,研究结果不仅可丰富小蠹亚科的昆虫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而且可为深入理解云南切梢小蠹的受精生理提供参考。
不同温度下杉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碳氮磷释放及其化学计量比变化
邹志广, 张马啸, 黄小艳, 张新阳, 李树斌, 周丽丽
2024, 37(1): 52-62.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230
[摘要](1389) [HTML全文](740) [PDF 729KB](51)
摘要:
目的 研究升温对不同发育阶段杉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碳(C)、氮(N)、磷(P)释放规律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揭示气候变暖背景下杉木人工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养分释放特征。 方法 收集中龄林(18年生)、成熟林(30年生)和过熟林(42年生)3个发育阶段的杉木凋落叶,设置25、30和35 ℃3个温度梯度进行室内模拟分解试验。 结果 (1)在264 d的分解周期内,各发育阶段杉木凋落叶C、N、P残留率总体表现为随分解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但不同元素残留率变化模式不同,C残留率表现为释放—富集—释放模式,N残留率表现为富集—释放模式,P残留率表现为释放—富集模式。(2)拟合模型结果表明,成熟林与过熟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N周转期在35 ℃处理下比25 ℃处理分别缩短了34.4%和16.9%,P周转期分别缩短了38.4%和43.8%。(3)不同发育阶段杉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C∶N、 N∶P比总体呈波动变化,C∶P比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杉木凋落叶C∶N、C∶P、 N∶P比变幅分别为9.32~39.0、949~2 194、32.7~153,升温处理在凋落叶分解过程总体上增大了C∶P、 N∶P,降低了C∶N比。 结论 温度升高能够缩短成熟林、过熟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N、P的周转期,提高各发育阶段杉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C∶P、 N∶P,说明杉木凋落叶分解明显受P限制,建议根据不同发育阶段杉木的生长需求,适当增加磷肥的施用。
云南亚热带地区主要林地类型土壤碳含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赵巧巧, 赵筱青, 黄佩, 普军伟, 周世杰, 冯严, 顾泽贤, 石小倩, 储博程
2024, 37(1): 63-72.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044
[摘要](1330) [HTML全文](800) [PDF 1120KB](36)
摘要:
目的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森林土壤有机碳变化对全球碳循环产生显著影响。通过探究不同林地类型森林土壤碳含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森林碳汇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澜沧县桉树人工林、思茅松纯林和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素、Duncan方差分析和冗余分析法,探究3种林地类型在0~20 cm、20~40 cm及40~60 cm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碳氮比(C/N)水平及垂直分布变化规律,并揭示其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 (1)0~60 cm土层,3种林地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其变化范围为14.89~22.05 g·kg−1,高于全国森林土壤有机碳水平,以常绿阔叶林最高(22.05 g·kg−1);有机碳密度处于3.42~4.12 kg·m−2之间,以常绿阔叶林最高(4.12 kg·m−2);土壤C/N在12.99~13.82之间,以桉树人工林最高(13.82);(2)随着土层加深,3种林地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和C/N均呈下降趋势,以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下降趋势最明显;(3)3种林地类型有机碳含量和密度主要受土壤密度、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和全磷影响,环境和地形因子影响较小;土壤C/N主要影响因子为有机质、pH和坡向,环境因子对其影响较小。 结论 常绿阔叶林和桉树人工林土壤在碳汇方面具有优势,而思茅松纯林碳汇功能较弱。土壤碳含量变化受土壤理化指标影响较大,而受环境和地形因子影响较小。
河岸缓冲带植被配置对径流水中磷的截留效果
黄赛凤, 吴永波, 茆安敏
2024, 37(1): 73-81.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239
[摘要](854) [HTML全文](507) [PDF 879KB](11)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配置缓冲带对径流水中磷素截留效果的影响,为选择适宜太湖河岸缓冲带和有效治理富营养化提供参考。 方法 以7块大小为20 m × 40 m的太湖人工林河岸缓冲带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宽度( 15、30、40 m)、不同植被类型(‘南林95’ 杨、中山杉林、‘南林95’ 杨-中山杉混交林)、不同林分密度 (400、1 000、1 600 株·hm−2)的河岸缓冲带对径流水中总磷和可溶性磷的截留效果的差异。 结果 (1)冬季缓冲带对径流水中总磷和可溶性磷的拦截效果明显优于春季缓冲带;缓冲带对径流水中可溶性磷的截留率显著高于总磷。(2)不同的河岸缓冲带对宽度的需求不同。对于中山杉林、混交林、400和1 000 株·hm−2的杨树林而言,15 m 宽的河岸缓冲带基本能满足截磷需求;1 600 株·hm−2的杨树林需要40 m以上的河岸缓冲带宽度才能满足对磷的截留要求(3)对于中山杉林和杨树林缓冲带而言,林分密度为400 株·hm−2的缓冲带对径流水中总磷和可溶性磷的截留效果最好。(4)中山杉林缓冲带对径流水中磷素的截留效果优于中山杉-杨树混交林和杨树林缓冲带,中山杉可作为太湖流域河岸缓冲带构建的首选植物。 结论 15 m 宽400 株·hm−2的中山杉林缓冲带对径流水中磷素的截留能达到最大效果。
尾巨桉林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土壤理化性质与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规律
陆海飞, 徐建民, 李光友, 马宁, 粟国磊, 张云东
2024, 37(1): 82-91.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303
[摘要](1626) [HTML全文](694) [PDF 692KB](57)
摘要:
目的 对比滇南山地桉树纸浆林不同龄组的林分生长指标、土壤理化性质与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及相关性,探索桉树人工林从幼龄林至过熟林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土壤理化性质与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规律,旨在为桉树纸浆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选取土壤以粗粒结晶岩、泥类岩和碳酸盐岩发育形成的赤红壤或红壤,海拔1 400~1 700 m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样地106块,分属5个不同龄组,通过方差、多重比较和冗余分析不同龄组的生长指标、土壤因子和植物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揭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结果 不同龄组尾巨桉的树高、胸径和活立木蓄积量随林分生长而呈增长趋势,中龄林时增速较快,而到成熟林(7~8 a)时增速放缓。不同龄组间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并随林分生长过程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近熟林时达到最高值。不同龄组的土壤全氮差异显著,且林木树高、胸径和活立木蓄积量的生长与全氮有较强正相关。尾巨桉林下草本和总灌草的丰富度指数、草本均匀度指数与土壤有机质、有效锌呈正相关。灌木的丰富度指数与土壤含水量、有效氮、有效铜呈正相关。草本和灌木的Shannnon-Wiener指数与土壤全氮呈正相关,与土壤密度、pH值呈较大的负相关。灌木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全钾呈正相关。其中,土壤有机质对尾巨桉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最大,解释比例达18.3% (F=13.21,P<0.05)。 结论 滇南山地立地生境相近的尾巨桉人工林,幼龄林生长与草本植物存在竞争关系,植物多样性对土壤结构及其物理性质的影响大于化学性质的影响,近成熟时,总灌草、灌木生物多样性达最大值,揭示了近成熟后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进入自恢复演替。
种植方式和菌根类型对吸收根性状的影响
梁佳芳, 任鑫华, 夏蕾, 刘碧桃
2024, 37(1): 92-101.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125
[摘要](679) [HTML全文](329) [PDF 1639KB](21)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种植方式对两种菌根类型树种吸收根性状的影响,揭示物种共存的适应条件。 方法 本研究选择8个树种(5个AM树种和3个EM树种)的单种和所有树种混种的样地,分析不同种植方式(单种vs混种)下两类型菌根(AM vs EM)树种吸收根(1~2级根)的主要形态性状(根直径、比根长、根组织密度、单根长)和构型性状(根分支强度、根分支比)及菌根侵染率的差异。 结果 菌根类型极显著影响吸收根的形态和构型性状(p<0.001),显著影响菌根侵染率(p<0.05);种植方式仅显著影响吸收根的组织密度和根构型性状(p<0.05);菌根类型和种植方式对所有性状均无交互影响(p>0.05)。AM树种根性状间的相关程度高于EM树种,混种大幅度降低AM树种根性状间的相关性。混种降低AM树种根形态性状的可塑性(比根长除外),增大其构型性状的可塑性;混种降低EM树种根组织密度的可塑性,增大根直径、构型性状及侵染率的可塑性。 结论 AM和EM树种的根形态和构型性状均有显著差异。混种对AM和EM树种根性状的可塑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增大AM树种的分支强度,降低EM树种的根组织密度。可见,不同菌根树种可以通过调节不同根性状变化来实现物种共存。
不同生态类群蚯蚓对凋落物源碳在土壤团聚体中的分配的影响
张雪莲, 顾宇晨, 王国兵
2024, 37(1): 102-109.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118
[摘要](526) [HTML全文](326) [PDF 830KB](15)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生态型蚯蚓作用下凋落物源碳在土壤中的转化与分配规律,揭示凋落物源碳在土壤中的去向,为深入探究蚯蚓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固碳增汇潜力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方法 应用脉冲标记法标记富集13C的杨树幼苗叶片;接种3种不同生态型蚯蚓,通过室内短期培养试验(室温25℃,培养120 d),研究不同生态型蚯蚓作用下凋落物源碳在粗大团聚体(d>2 mm)、细大团聚体(2 mm≥d>0.25 mm)、微团聚体(0.25 mm≥d>0.053 mm)和粉-黏团聚体(d≤0.053 mm)4个粒径级别的水稳性团聚体中的分配。 结果 接种蚯蚓后,显著促进了凋落物源碳向土壤中的并入与分配,土壤δ13C值显著提高,单独接种表栖型蚯蚓提升的幅度最低,表栖型和表-内栖型共同作用提升的幅度最高;不同粒级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δ13C值在蚯蚓的作用下均显著升高;4种土壤团聚体的δ13C值,都是粉-黏团聚体的最低,粗大团聚体和细大团聚体中最高,接种赤子爱胜蚓对凋落物向土壤团聚体中并入作用效果低于接种皮质远盲蚓和威廉环毛蚓。 结论 120 d的短期培养内,不同生态型蚯蚓作用显著促进凋落物源碳向土壤中的并入与分配,更是显著增加了凋落物源碳在粗大团聚体和细大团聚体中的积累,且在表-内栖型蚯蚓和深栖型参与作用下,更显著提高了凋落物源碳向团聚体中的分配。建议可以在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适当增加林木凋落物残体的施用,同时考虑不同生态型蚯蚓之间的协同和竞争作用,接种多种类型蚯蚓以改善或增强蚯蚓调节林业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SOC)动态的潜能,加速土壤中外源有机质向土壤中的并入与分配。
不同密度下小陇山蒙古栎次生混交林树冠结构与密集度的关系
蒋孟多, 马映栋, 蒋睿, 李平英, 包永平
2024, 37(1): 110-118.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140
[摘要](2291) [HTML全文](1205) [PDF 1756KB](45)
摘要:
目的 林木树冠结构与密集度具有一定关联性。密度效应一直是森林经营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探究蒙古栎次生林林分密度与树冠结构、密集度的关系,以期深入掌握蒙古栎次生林结构特征,为蒙古栎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20年8月在小陇山蒙古栎次生混交林中选取立地条件均一、不同密度的典型样地进行调查,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Pearson相关系数和最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不同密度下树冠结构与密集度的关系。 结果 不同密度蒙古栎林中树冠体积的变异最强,其次为冠长与树冠面积,冠幅、冠长率和冠形率的变异最弱,树冠结构特征的变化趋势随林分密度的改变呈单峰型分布。随着林分密度递减,冠幅、树冠面积、树冠体积分别与胸径的相关性趋势近似于“L”型,而冠长和胸径的相关性趋势与林分密度的变化保持了一致,林分密度对冠长率、冠形率与胸径相关性的影响不大。蒙古栎林密集度处于中等密集至很密集状态,但不同密度林分内林木树冠的挤压与重叠程度有差异,其中优势树种蒙古栎、白桦、华山松和椴树起了决定性作用。蒙古栎林中林分密度对树冠结构与密集度关系的影响包含两种路径:林木竞争—树冠结构共同介导的间接影响;林木竞争—胸径—树冠结构共同介导的间接影响。 结论 不同密度蒙古栎林树冠结构有差异,树冠结构特征与林木胸径有关,林分密度影响了蒙古栎林树冠结构与密集度的关系。要实现蒙古栎林的可持续经营,不仅要考虑林木胸径大小,更要关注林木树冠结构特征,通过调整林分密度可优化树冠结构,改善林冠层挤压状况,以促进森林更新与增加物种多样性。
青海省不同生境下青海云杉胸径生长模型研究
马浩, 陈科屹, 徐干君, 党禹杰, 何友均, 王建军
2024, 37(1): 119-129.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097
[摘要](1543) [HTML全文](692) [PDF 1606KB](38)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生境压力下青海云杉的林木胸径生长规律及生长模型,为有效保护、合理经营青海云杉林提供经验模型。 方法 利用青海地区青海云杉的树轮数据,计算单木胸径生长量,分析不同起源、不同坡位条件下胸径生长规律,构建单木胸径生长模型,对比与评价不同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随后选取基础模型,建立考虑起源和坡位的青海云杉单木胸径混合效应模型,采用全部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 结果 总体来看,青海云杉生长到胸高位置后,单木胸径生长量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下降后平缓变化趋势;青海云杉天然林、人工林单木生长的速生期分别为29—44 a、29—39 a,连年生长量(CAI)和平均生长量(MAI)均在0.40 cm以上,随后天然林单木CAIMAI的变化平缓,人工林的变化幅度较大。不同坡位的单木胸径生长趋势具有差异。生长模型结果显示,不同起源、坡位条件下各树种最优胸径生长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在0.913以上,总体相对误差(TRE)和平均系统误差(MSE)均在 ± 2%以内,平均预估误差(MPE)大多在5%以内,平均百分标准误差(MPSE)在35%以内。以Gompertz模型为基础模型构建的混合效应模型的R2为0.702,拟合效果优于基础模型;检验指标TRE为0.03%,MSE为-0.30%,MPE为4.23%,MPSE为29.54%,较基础模型分别下降89.3%、83.5%、20.6%、15.1%。 结论 不同生境条件下青海云杉的胸径生长规律具有差异,天然林的快速生长期持续时间长;所构建的单木胸径生长混合效应模型,可以用于估算青海省不同生境条件下青海云杉的林木胸径生长量变化。
两种核桃蚜虫危害对核桃光合特征的影响
张文佳, 马贵龙, 高桂珍
2024, 37(1): 130-139.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346
[摘要](980) [HTML全文](517) [PDF 1361KB](26)
摘要:
目的 明确核桃黑斑蚜和核桃全斑蚜危害对不同生长期核桃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方法 在核桃的速生生长期、硬核期和脂化期,利用便携式叶绿素测定仪(SPAD-502plus)和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了核桃不同生长时期受到不同密度的两种核桃蚜虫危害不同时长后叶片的SPAD值、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等光合特性指标,并测定了受不同核桃蚜虫危害后的核桃果实质量、出仁率等。 结果 在速生生长期受到核桃黑斑蚜或核桃全斑蚜短期危害1~5 d,核桃叶片SPAD值无显著差异,而在硬核期和脂化期受核桃黑斑蚜、核桃全斑蚜和混合蚜虫危害均导致叶片SPAD值呈下降趋势。两种核桃蚜虫危害后核桃叶片的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下降,且蚜虫密度不同下降程度不同。受核桃黑斑蚜和核桃全斑蚜危害后核桃单果质量(青皮)和干果质量均呈下降趋势;受不同种类蚜虫危害后的核桃出仁率均出现下降。 结论 蚜虫危害对核桃叶片光合作用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核桃果实出仁率下降。因此,对两种核桃蚜虫的防治应该采取紧急措施,以保护核桃产量和质量。
核桃叶片生理性焦枯与矿质元素关系研究
王霞磊, 梁鑫淼, 刘佳乐, 贾鹏, 陈利英, 齐国辉
2024, 37(1): 140-149.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158
[摘要](584) [HTML全文](361) [PDF 2262KB](13)
摘要:
目的 以叶片营养诊断为主的方法对核桃叶片的矿质元素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找出核桃叶片焦枯发生的原因,为核桃生产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按叶片焦枯程度对核桃树进行分级,测定不同焦枯程度、不同时期核桃叶片中N、P、K、Na、Ca、Mg、Fe、Mn、Cu、Zn、B元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并进行叶片矿质元素间、矿质元素与焦枯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不同焦枯程度的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随着焦枯程度及时间的推移大体呈下降的趋势,焦枯现象会从叶缘向叶片中部发展。病情程度与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3,与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6,与Mn、B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91。B含量与病情程度的Logistic回归系数值为−0.872,且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p<0.05),对焦枯程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且喷施不同浓度的B肥后焦枯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 结论 测定分析了‘绿岭’核桃焦枯叶片11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关系,发现缺B是引起‘绿岭’核桃叶片焦枯的最主要原因。
青皮竹花形态结构与雌、雄配子的发育研究
闫瀛丹, 周丽, 王曙光
2024, 37(1): 150-158.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222
[摘要](1095) [HTML全文](555) [PDF 6880KB](14)
摘要:
目的 揭示青皮竹自然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花器官的形态及其雌、雄配子体的解剖结构特征。 方法 采用形态解剖及石蜡制片的方法对青皮竹花器官的各部分外观形态特征以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与描述。 结果 青皮竹小穗为无限花序,下部的小花先发育,但因小穗基部具有潜伏芽,因此又具有有限花序的特征。每个小穗约有8~10朵小花,顶端小花不育,小穗基部含有2~3枚黄棕色苞片。每朵小花均有内、外稃各1枚,浆片3枚,雄蕊6枚,雌蕊1枚。雌雄异熟,异花授粉。子房呈花瓶状,下部光滑不具棱,上部有绒毛。子房1室,侧膜胎座,倒生胚珠,双珠被。短花柱长柱头,花柱具绒毛,三分枝羽状柱头。花药呈黄色,4药室。未成熟的花药的花药壁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为腺质型,花药成熟后绒毡层退化,仅剩表皮和纤维层。花粉成熟后2或3核花粉粒,花药壁纵裂散粉。 结论 青皮竹花器官形态与解剖结构发育正常,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出现多种败育情况,可能是青皮竹结实率低的重要原因。
黑木相思家系适地适树品种综合评价
赵玥桥, 黄晓霞, 张露月, 高文晶, 程诺, 丁国昌, 赖日文
2024, 37(1): 159-170.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188
[摘要](1190) [HTML全文](611) [PDF 2320KB](19)
摘要:
目的 为选出适宜南方山地的黑木相思家系,揭示黑木相思长势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异规律与地形变化的关系。 方法 本文以杉木采伐迹地上营造的15年生7个黑木相思家系(M1~M7)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学、描述性统计、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研究了7个黑木相思家系分别在不同坡位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和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7个黑木相思家系进行综合评价选优。 结果 7个黑木相思家系的理化性质在不同坡位的含量大多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下坡位显著高于其他坡位;家系间土壤结构和养分含量均表现出M7、M6和M5较好;研究区各养分含量总体呈块状或条带状分布,呈现从东北和西北方向往南方向递增的趋势。 结论 综合评价值在上下坡位黑木相思家系M7值最高,其生长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最佳,在中坡位黑木相思家系M6最佳。研究结果对南方山地适地适品种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可用于黑木相思人工林经营管理实践中。
星斗山天然次生林优势种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动态
何江, 徐来仙, 艾训儒
2024, 37(1): 171-182.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108
[摘要](578) [HTML全文](313) [PDF 1374KB](12)
摘要:
目的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我国特有的天然林类型,作为亚热带山地的主要植被类型。探讨典型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动态变化,阐明短期群落发展中优势种的适应能力、种间关系和变化规律,为亚热带地区生物资源保护、恢复和森林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以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结合2013年和2018年的两次固定样地(48个)调查监测数据,对比分析重要值排名前10名的优势种(重要值大于2%)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方差比率法、χ2检验、联结系数、Jaccard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动态变化。 结果 (1)2013年和2018年物种组成变化较小,物种株数、科属种数减少;重要值排名前10名的优势种仅1名物种发生变动。(2)两次调查结果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均以0.2~0.5之间为主,种对数随群落发展而增加,大部分物种对生境需求具有一定相似性、互补性。随着群落发展,多数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程度逐渐降低、生态位宽度逐渐变窄、利用资源能力逐渐减弱。(3)5年间,重要值排序与生态位宽度排序并不完全相同,群落资源未被完全充分利用。水榆花楸和翅柃一直占据优势地位,与其他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呈现稳定或增加趋势。(4)两次调查中优势种的总体联结性均为显著正关联,χ2检验、联结系数、Jaccard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结果基本一致:正关联种对数大于负关联种对数,极显著或显著正关联种对数比极显著或显著负关联种对数多,不显著关联种对数也占有重要比例。随着群落发展,总体联结性的显著正关联逐渐增强,正相关对数和正负比值逐渐增加,负相关对数逐渐减少。 结论 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处于自然演替的早期至中期阶段,种间联结松散、不紧密,水榆花楸和翅柃竞争力强,长蕊杜鹃、多脉青冈和包果柯常绿树种对环境资源利用能力不断提高。
两种芒萁覆盖度下毛竹林土壤酶活性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比较研究
董国鑫, 黄雪蔓, 王一, 任立宁
2024, 37(1): 183-193.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137
[摘要](934) [HTML全文](522) [PDF 965KB](30)
摘要:
目的 探究毛竹林下不同盖度芒萁对土壤酶活性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方法 在亚热带选取低芒萁盖度(PE:7.75%)和高芒萁盖度(DD:63.25%)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团聚体不同粒径碳(C)、氮(N)、磷(P)含量、参与土壤C、N、P循环的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EC:N:P)和不同类群微生物量。 结果 (1)PE和DD样方土壤β-葡糖苷酶活性和N-乙酰-葡糖苷酶活性无显著差异,与PE样方相比,DD样方显著增加了亮氨酸氨基肽酶、酸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但显著降低了过氧化物酶活性,且这种差异主要在大团聚体和中团聚体。(2)与PE样方团聚体粒径间EC:N和EN:P无差异不同,DD样方微团聚体EC:N显著高于大和中团聚体,而EN:P显著低于大和中团聚体;大和中团聚体EC:N:P在PE和DD样方之间无显著变差异,但DD样方微团聚体的EN:P和EC:P显著低于PE样方。(3)除丛枝菌根真菌和放线菌分别调控PE和DD样方土壤酶活性变异外,土壤全磷含量(TP)也是影响DD样方酶活性变异的主要因子;此外,土壤全氮含量(TN)和TP分别是调控大团聚体和中团聚体土壤酶活性变异的重要因子,且大团聚体土壤酶活性变异亦受到真菌生物量影响。 结论 毛竹林下不同盖度芒萁群落显著改变了土壤团聚体不同粒径参与C、N、P循环的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区生态系统同时受到C和P的限制作用,但P限制作用更强,且高盖度的芒萁种群加剧了该作用。
山西沁水县松墨天牛发生危害规律
高瑞贺, 刘佳奇, 刘磊, 范世明, 崔浩, 董小姣, 刘燕, 张志伟
2024, 37(1): 194-202.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228
[摘要](675) [HTML全文](361) [PDF 1268KB](20)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明确山西省沁水县松墨天牛发生规律及危害特征,为有效防控松墨天牛在山西省内进一步扩散蔓延并阻断松材线虫入侵山西省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9— 2022年,采用“动态监测法”连续4 a悬挂松墨天牛诱捕器监测松墨天牛成虫种群发生动态并分析成虫形态特征;结合“总有效积温定律”和气象数据,推算山西省沁水县松墨天牛发生世代数;建立24块标准样地,采用“每木检尺法”调查样地内的乔木树种遭受松墨天牛危害情况,同时选取36株危害致死的白皮松进行立木解剖,以明确松墨天牛在寄主树种白皮松上的发生危害规律。 结果 山西省沁水县松墨天牛雌雄成虫的鞘翅长、触角长、触角长/体长、胫节长、股节长这5个指标在雌雄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可使用松墨天牛成虫“触角长/体长”作为松墨天牛性别判定的形态指标;松墨天牛在山西省沁水县约为1年1代,松墨天牛成虫的发生期约为5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其中始见期为5月下旬,始盛期为6月中旬,羽化高峰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盛末期为7月中下旬,终见期为10月上旬;在山西省沁水县,松墨天牛主要危害径级为2.50~17.50 cm白皮松树,其中幼虫主要分布于树干0~1 m (41.54%)处,羽化孔则主要集中于树干1~2 m (28.62%)范围内。 结论 松墨天牛在山西省沁水县发生世代约为1年1代,雌雄成虫形态特征差异显著;成虫发生期约为5月下旬至10月上旬,羽化高峰期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松墨天牛在山西省沁水县主要危害白皮松树,幼虫虫口密度和羽化孔数量主要集中在树干0~2 m范围内。
黄脊竹蝗胚胎发育与卵滞育发生阶段
王梅, 方曾红, 冯加德, 冯丹, 谢春华, 文亦芾, 陈鹏
2024, 37(1): 203-210.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032
[摘要](539) [HTML全文](459) [PDF 989KB](10)
摘要:
目的 探明黄脊竹蝗的胚胎发育特征、历期和卵滞育的发生阶段。 方法 采用体式显微镜观察黄脊竹蝗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形态和发育历期,并对不同发育阶段蝗卵的含水量和胚胎长度、触角长度、头幅大小进行测定。 结果 在25 ℃恒温条件下,黄脊竹蝗的胚胎发育分为10个阶段,产卵后第2—5 d为第I阶段,第6—9 d为第Ⅱ阶段,第10—16 d为第Ⅲ阶段,第17—24 d为第IV阶段,第25—32 d为第V阶段,第33—75 d为第VI阶段,第76—85 d为第VII阶段,第86—92 d为第Ⅷ阶段,第93—100 d为第Ⅸ阶段,第101—109 d为第X阶段。胚胎发育可分为4个发育时期:第Ⅰ阶段和第Ⅱ阶段为胚胎起始发育期,第Ⅲ阶段和第Ⅳ阶段为胚胎的快速发育期,第Ⅴ—Ⅶ阶段为缓慢发育期,第Ⅷ—Ⅹ阶段为恢复发育期。产卵后第45 d之后卵粒进入滞育发育,卵滞育发生在第VI阶段。 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黄脊竹蝗胚胎发育历期及卵滞育发生的胚胎发育阶段,为明晰黄脊竹蝗卵滞育机制提供了基础信息。

期刊信息

刊名:林业科学研究 Forest Research

主编:张守攻

主办: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北京万寿山后中国林科院

电话:010-62889680;62889702

E-mail:lykxyj@caf.ac.cn

网址:http://www.lykxyj.com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1498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221/S

邮发代号:80-717

友情链接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