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0年  23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毛竹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C4H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金顺玉, 卢孟柱, 高 健
2010, 23(3): 319-325.
摘要: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毛竹中克隆了C4H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包含1 506 bp开放读码框,编码502个氨基酸。与NCBI核酸和蛋白数据库中序列进行比对, 结果表明该基因与单子叶植物高粱、水稻和玉米中的C4H基因同源性较高,分别达到88%、88%和87%。经过荧光定量PCR分析,该基因在毛竹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中表达丰度不同,在冬笋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春笋顶部、中部、叶、3年生茎、根、叶鞘、2年生茎、春笋、1年生茎,而在春笋基部中表达最低。在笋顶部、中部的高水平表达表明本文克隆的C4H基因与发育时期维管组织的细胞壁加厚相关,可以作为调控木质素合成的目标基因用于竹子基因工程改良。
麻疯树叶盘法高效再生的研究
刘伯斌, 卢孟柱, 李 玲, 陈介南
2010, 23(3): 326-329.
摘要:
以温室中1年生麻疯树顶端幼嫩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A)和吲哚丁酸(IBA)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并采用60天暗培养的方法筛选出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为MS+5 mg·L-16-BA+0.5 mg·L-1IBA,该组合的不定芽诱导率高达75.8%。将该组合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接种至MS+1.5 mg·L-16-BA+0.05 mg·L-1IBA的固体培养基中,研究了赤霉素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最佳赤霉素浓度为0.05 mg·L-1,麻疯树叶盘再生率达到90.9%,平均不定芽个数达到4.6个。
平欧杂交榛抗抽条能力及抽条临界含水量研究
李春牛, 董凤祥, 王贵禧, 张日清, 梁丽松
2010, 23(3): 330-335.
摘要:
以平欧杂交榛的18个优良品种(系)为试材,研究各品种(系)在北京地区的抗抽条能力以及抽条与枝条含水量的关系。对田间自然鉴定法所得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18个品种(系)分为4类:抗抽条能力最强的一类为84-254、B-3、B-21、83-33、84-72和81-9;抗抽条能力较强的一类为84-48、81-23、85-127、84-237和84-1;抗抽条能力较弱的一类为82-11、84-545和84-226;抗抽条能力最弱的为84-572、84-402、84-69和84-349。室内模拟枝条失水程度与萌芽率关系的试验表明:不同品种(系)的抽条临界含水量不同,但多数品种(系)抽条的临界含水量在35% - 30%间。田间材料的调查测定表明:北京地区平欧杂交榛枝条的失水集中在2月上旬到下旬,枝条含水量在2月下旬降到最低。试验结果表明:抽条与枝条含水量紧密相关,但抗抽条能力的强弱不完全取决于临界含水量的高低。
利用深黄被孢霉发酵生产油脂的初步研究
耿青伟, 吴开云, 吴小芹, 李纪元, 刘明靖, 平秀敏
2010, 23(3): 336-341.
摘要:
为提高微生物油脂产量,以产油微生物深黄被孢霉为试验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摇瓶培养,研究了产脂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种类及其浓度、接种量、初始pH值、无机盐离子对菌体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确定了深黄被孢霉摇瓶发酵产油脂的优化培养条件为:葡萄糖100 g·L-1,酵母粉3.0 g·L-1,接种量为20%,pH值为5.0 - 6.0,硫酸镁(MgSO4·7H2O)0.5 g·L-1,磷酸二氢钾(KH2PO4)2.0 g·L-1。在优化培养条件下菌体生物量为20.62 g·L-1,油脂含量为43.02%,油脂产量为8.87 g·L-1。
杨树林分的胸径特征与溃疡病感病指数的关系
焦一杰, 黄逢龙, 丁 辉, 陈合志, 陶万强, 张星耀, 梁 军
2010, 23(3): 342-348.
摘要:
在调查北方杨树人工林标准地的基础上,分析欧美杨108和新疆杨的8个胸径特征指标与杨树溃疡病感病指数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欧美杨108和新疆杨人工纯林的胸径特征指标与其溃疡病感病指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欧美杨108和新疆杨位置参数与感病指数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新疆杨尺度参数与感病指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欧美杨108与新疆杨形状参数与感病指数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形状参数越大,胸径分布越集中,优势林木越多,峰值越高,陡峭,感病指数越小,反之亦然;欧美杨108和新疆杨人工纯林的平均胸径、感病林木平均胸径、未感病林木平均胸径与感病指数相关关系不显著,但平均胸径与感病林木平均胸径、未感病林木平均胸径均为正相关关系;在同一树种内胸径小的林木较胸径大的林木易于感病,欧美杨108和新疆杨的感病面积最小林木的胸径与感病指数均成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欧美杨108感病面积最大林木的胸径与感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新疆杨感病面积最大的林木胸径与感病指数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可通过间伐小胸径林木尤其是感病小胸径林木控制溃疡病以提高整体林分生长潜力。
麻疯树磷酸烯酮式丙酮酸羧化酶em>pepc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范正琪, 李纪元, 田 敏, 李辛雷, 陈东亮, 卢孟柱
2010, 23(3): 349-354.
摘要:
应用RT-PCR和RACE法从麻疯树总RNA中分离出pepc基因全长cDNA,长度为3 142 bp,阅读框2 898 bp,编码965个氨基酸,在GenBank中登录,序列号为EU069413。它的氨基酸序列与蓖麻、陆地棉、橙、大豆、花生、烟草、油菜、拟南芥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94%、92.46%、90.60%、90.50%、90.50%、88.33%、84.61%、82.44%。该基因编码了pepc基因家族中的pepc1,蛋白属于C3型PEPC。推测了pepc编码蛋白分子量为110.6 kD,并对其稳定性、二级结构、疏水性等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确定了该蛋白的功能位点和结构域。
杨树黄化苗木叶部氧化酶及MDA响应特征
刘云鹏, 徐福元, 朱兴俊, 严相进
2010, 23(3): 355-361.
摘要:
通过对土壤及杨树黄化苗木不同部位、不同黄化级别的叶片内生化物质含量的分析,探索了黄化的成因及其对杨树苗木叶片内多种酶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偏碱和土壤低Mg元素含量是苏北杨树苗木黄化的主要因素。而黄化对苗木的叶绿素、SOD、POD、MDA、PPO等物质的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叶绿素和POD酶的含量随黄化级别的加重而显著下降,较正常情况下降了80.4%和77.7%。不同部位叶片的生化物质受黄化病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其中下部叶片的MDA含量在II级黄化情况下达到最高值(以鲜质量计)16.45 μmol·g-1,V级黄化情况下,其含量下降到了1.03 μmol·g-1,下降了93.7%。
长白山过伐云冷杉恢复林分主要树种径阶生长与枯损模拟
龚直文, 亢新刚, 顾 丽, 杨 华
2010, 23(3): 362-367.
摘要:
以长白山过伐林区金沟岭林场的云冷杉林4个局级固定样地连续12年的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固定样地内主要针叶树种红松、冷杉和云杉,从1978年到1984年6年内的胸径与定期平均生长量对应值数据,建立林木径阶生长转移概率模型,预估林木径阶平均生长量,并利用1990年观测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概率模型实际应用误差较小,精度较高;同时还分析了1978年至1990年12年间云冷杉林的枯损林木株数分布特征,通过模型模拟和检验,表明Weibull分布函数适用于异龄混交林的枯损株数分布模拟。
不同基因型欧洲黑杨幼苗氮素利用效率差异及其机理初探
刘希华, 丁昌俊, 张伟溪, 李文文, 黄秦军, 苏晓华
2010, 23(3): 368-374.
摘要:
以104份欧洲黑杨不同基因型(无性系)为材料,通过生长量和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土壤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其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供氮水平下,不同基因型欧洲黑杨生长差异显著。根据2个供氮水平的苗木年平均材积生长量将欧洲黑杨群体划分为4个类型:双高效型、高氮高效型、低氮高效型和双低效型,并结合氮反应指数在双高效型与高氮高效型中分别筛选出8个氮素利用效率高、生长表现优良的基因型,具较高的育种价值。比较分析欧洲黑杨不同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相关指标,发现双高效型的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根系干质量、体积、比表面积均高于高氮高效型,初步揭示了不同类型欧洲黑杨氮利用效率存在差异的机理。
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和植物多样性
曾祥谓, 谢锦忠, 朱春玲, 孙海菁, 王 锐
2010, 23(3): 375-381.
摘要:
以上海市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的群落学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应用群落相似性和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对该区域的主要森林群落类型、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演替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由白栎林、毛竹林、香樟林、朴树-榉树林、朴树-刺槐林、梧桐林和枫香-刺槐林等7种森林类型组成; 现有森林植被的植物多样性明显低于邻近的浙江地区,其树种组成也明显偏重于落叶树种,以榆科植物、壳斗科栎类树种为主,而常绿树种则只有香樟、苦槠、毛竹、女贞等少数几个建群种;从森林演替趋势看,未来上海佘山地区的森林主要为三大类:以白栎为主的地带性森林群落,毛竹林和以樟科、榆科、木犀科等科树种组成的常绿、落叶混交林。
楸树与滇楸种间杂交的初步研究
贾继文, 王军辉, 张金凤, 张守攻, 张建国, 赵 鲲
2010, 23(3): 382-386.
摘要: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开展楸树与滇楸种间杂交育种,对结实率、果实性状、千粒质量、有胚率、发芽性状及1年生株高、胸径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父本对结实率的影响不显著,母本对结实率影响显著;父本对果实性状的影响均不显著,母本对果实长度的影响显著;父母本对千粒质量的影响均不显著;父母本对有胚率、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显著或极显著。不同杂交组合间株高和胸径存在极显著差异,杂交组合8-12×滇3表现最好,其株高为2.09 m,胸径达到1.38 cm,杂交组合8-13×滇2和5-8×滇2表现也较好,依据株高、胸径进行苗期早期选择的潜力较大;表现最差的组合是8-14×滇2,株高1.69 m,胸径1.00 cm。
淡水培养对桐花树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刁俊明, 邹嫣娉, 陈桂珠
2010, 23(3): 387-392.
摘要:
在广东梅州实验地全光照条件下用恒定淹水位淡水培养处理红树植物桐花树幼苗1年,以人工海水(盐度8 g·kg-1)为对照,研究了淡水培养对桐花树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淡水组幼苗的茎高、基径、胚轴直径等指标显著低于人工海水组,而叶片数则极显著低于人工海水组,在胚轴高、分枝数、叶长、叶宽、叶长/叶宽、根长、根径、根数等指标上差异不显著;淡水组的叶面积比人工海水组大18.11%,差异显著。180天时,淡水组植株的根、茎、叶的生物量及总生物量与人工海水组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分别比人工海水组低12.50%、18.40%、16.48%、16.32%,两组植株的根、茎、叶生物量的大小均为:茎>叶>根;360天时,2组植株的根、茎、叶的生物量及总生物量间差异不显著,但淡水组比人工海水组分别低33.88%、17.48%、28.30%、26.51%,两组植株的根、茎、叶生物量的大小均为:叶>茎>根。种植1年后,两组桐花树幼苗的存活率都达90%以上,部分植株有花蕾出现且开花,其中,人工海水组植株先出现花蕾,而淡水组植株相对迟25 天出现花蕾,但淡水组出现花蕾的株数比人工海水组多33.82%。由此可见,淡水对桐花树幼苗大部分形态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但桐花树幼苗可以正常生长,且能够开花,表明桐花树对淡水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与黔金丝猴生境选择
杨海龙, 李迪强, 朵海瑞, 马 剑
2010, 23(3): 393-398.
摘要:
以2004年6月份的SPOT 5 遥感影像为基础,结合野外调查数据,运用ERDAS软件对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遥感解译,分辨出7种植被类型。然后应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合成,获得保护区各植被类型的分布范围及其他相关信息。对黔金丝猴在各种植被类型中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结果指出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低山常绿阔叶林是黔金丝猴主要选择的植被类型。这一结果可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管理和黔金丝猴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北京西山防火林带空间布局与规划
王明玉, 任云卯, 赵凤君, 舒立福, 王奇峰, 李 涛, 田晓瑞
2010, 23(3): 399-404.
摘要:
以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分场魏家村林场为研究区域,系统地研究了火发生历史、可燃物分布、主风向、坡度、山脊、防火公路、居民区分布等,确定了网络适宜的最小控制面积,通过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对林中空地和防火公路进行分类,筛选适宜建山脊防火林带的坡度和山脊线,进而确定防火林带的空间格局。共规划三类防火林带:山脊防火林带、防火公路防火林带和林缘防火林带,整个防火林带网络将整个区域分割成不等大小的独立单元,平均面积为41.24 hm2,防火公路总长36 816 m,防火网络总面积占研究区域面积的7.35%。
油茶无性系新梢生长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王 瑞, 陈永忠, 王湘南, 彭邵锋, 杨小胡, 王玉娟, 杨 杨
2010, 23(3): 405-410.
摘要:
以油茶无性系高产品种、中产品种和普通品种为试材,采用LI-6400P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新梢生长期对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日变化规律及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存在单峰和双峰两种类型,高产品种与中产品种为单峰型,普通品种为双峰型,普通品种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3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存在显著差异;3个品种上、下部叶片的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U"型;3个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在8.404 - 10.879 μ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在305 - 318 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在24 - 53 μmol·m-2·s-1之间;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高产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为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相对湿度;气孔导度是影响中产品种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普通品种净光合速率主要受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云南红豆杉扦插苗和实生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
臧传富, 苏建荣, 张志钧
2010, 23(3): 411-416.
摘要:
为摸清云南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在生长和光合特性方面的特性和差异,在田间条件下,以2年苗龄的云南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为研究对象,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实生苗和扦插苗的光响应曲线和光合生理日变化,同时对实生苗和扦插苗生长、树形和生物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红豆杉实生苗的生长量、生物量和光合生理指标都基本优于扦插苗。实生苗的冠幅和生物量较扦插苗优势明显,实生苗净光合速率(Pn)总体高于扦插苗。实生苗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存在明显的"光午休"现象,扦插苗光合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同时,实生苗对光环境和水分环境的适应能力优于扦插苗。实生苗在光补偿点和近光饱和点之间存在的光能利用区间大于扦插苗,实生苗的Pn和WUE的日积分值都大于扦插苗。
新疆甘家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组成及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买买提江·吐尔逊, 黄俊华, 阿不力米提·阿不都热合曼, 古丽斯旦·艾百都拉
2010, 23(3): 417-424.
摘要:
新疆甘家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共有42科137属233种,植物区系组成中最大科是藜科(24属69种),该科也正是新疆盐生植物区系最大的科;本研究区盐生植物有69属99种,占总属及种数的50.4%、42.5%;除世界分布科外,温带分布科和热带至温带分布科占第一位,各均含10种;属的地理成分中以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型(含变型)占优势, 有45属,占总属数的39.8%;种的区系以温带成分(53.1%)和古地中海成分(42.4%)占绝对优势,中亚分布型(27.0%)、温带亚洲分布型(25.7%)、旧世界温带分布型(21.6%)比重明显大。区系基本特征表现为:优势科现象明显,单种属和少种属占据比率很高;地理成分优势性显著,来源较广泛,有一定古老成分,特有程度极低,具极为明显的盐生性质和温带干旱区荒漠性质;区系中包含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11种和被认为"新疆可能已消失的物种"中的3个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
11个能源林杨柳无性系热值季节及年度变化
李 洪, 胡建军
2010, 23(3): 425-429.
摘要:
测定了5个乔灌木柳树无性系和6个杨树无性系夏季、冬季不同组分的干质量热值,研究了1年生杨、柳无性系皮部和干部在夏季和冬季的干质量热值的变化情况,以及随着平茬次数的增加1年生柳树无性系全株热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杨、柳树无性系不同组分在不同季节干质量热值的变化不完全一样,但是在冬季皮部、干部和全株热值均比在夏季时高;5个柳树无性系不同季节年份的干质量热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冬季热值为1年生根1年生干>2年生根1年生干>3年生根1年生干,柳树无性系间的1年生根1年生干冬季热值与2年生根1年生干冬季热值的差异极显著,与3年生根1年生干冬季热值的差异显著,灌木柳的热值比乔木柳的高;6个杨树无性系(1年生根1年生干)的冬季全株干质量热值>夏季全株干质量热值,但无性系间差异均不显著;1年生柳树全株冬季干质量热值普遍高于杨树。
麻竹花粉发育过程观察及其分期
乔桂荣, 蒋 晶, 李海营, 陈 银, 孙宗修, 卓仁英
2010, 23(3): 430-434.
摘要:
以麻竹为材料,采用醋酸洋红、碘-碘化钾压片以及石蜡切片的观察方法对麻竹花粉发育全过程进行了研究,初步将这一过程划分为8个时期,即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小孢子早期、小孢子中期、小孢子晚期、二胞花粉早期、二胞花粉晚期和成熟花粉期,并描述了各个时期的基本特征。麻竹花粉发育过程基本正常,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主要为左右对称型,也有四面体形的,成熟的花粉为3-细胞型,具单一萌发孔。
我国3种杏的地理分布及其植物学性状
王利兵
2010, 23(3): 435-439.
摘要:
安徽湿地植物的一个新分布科和3个新分布种
徐 庆, 李 旸, 潘云芬, 邵建章, 于英茹, 方建民
2010, 23(3): 440-442.
摘要:
黄藤材纤维形态特征的变异和评价
汪佑宏, 刘杏娥, 江泽慧, 费本华, 任海青, 田根林, 徐 鑫
2010, 23(3): 443-447.
摘要:
云南松光合特性日进程及与叶面微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刘 娟, 王健敏, 陈晓鸣, 杨子祥, 梁军生
2010, 23(3): 448-452.
摘要:
苦槠种子形态性状的地理变异分析
岳华峰, 邵文豪, 井振华, 卢 萍, 黄 琳, 姜景民
2010, 23(3): 453-456.
摘要:
不同产地厚朴种子性状的变异分析
舒 枭, 杨志玲, 杨 旭, 段红平, 于华会, 黄建昌, 李树朝
2010, 23(3): 457-461.
摘要:
北京西山春季侧柏游憩林内挥发物成分及其日变化规律
杨伟伟, 王 成, 郄光发, 郭二果
2010, 23(3): 462-466.
摘要:
不同品种油茶嫁接苗根系生长动态研究
康 乐, 杨水平, 姚小华, 王开良, 洪友君, 王 毅
2010, 23(3): 467-471.
摘要:
干旱半干旱区人工林密度调控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
玉 宝, 王百田, 乌吉斯古楞
2010, 23(3): 472-477.
摘要:
红脂大小蠹的捕食性天敌——大唼蜡甲发育和温度的关系研究
魏建荣, 丁保福, 唐艳龙, 赵建兴, 杨忠岐
2010, 23(3): 478-480.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