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2年  25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落叶松体胚发育中12个针叶树特异microRNAs表达分析
张俊红, 吴涛, 韩素英, 齐力旺, 张守攻
2012, 25(4): 411-418.
摘要:
以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育8个阶段的材料构建小RNA文库,进行了Solexa测序、miRNA鉴定、靶基因预测、qRT-PCR定量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发现的87个miRNAs中,29个为针叶树特异的,来自12个家族,分别为miR946、miR947、miR950、miR951、miR1311、miR1312、miR1313、miR1314、miR1316、miR3701、miR3702和miR3704,其中25个长度为22nt,且在小RNA文库中的最低拷贝数为18(miR1311),最高拷贝数为33 009(miR950)。发现12个miRNA家族的34个靶基因可能参与生长发育、抗病、AGO反馈调节等多方面遗传调控;qRT-PCR分析表明:72% miRNAs表达次高峰在后期单胚或早期子叶胚,在中期子叶胚最低,最高峰在后期子叶胚,分别与子叶形成、胚胎后熟、胚胎休眠的生理活动相吻合,而miRNA前体的表达模式不同于miRNA,前体变化幅度小于成熟体。
光质对云南红豆杉生长及紫杉烷含量影响的研究
苏建荣, 臧传富, 刘万德, 李帅锋, 张志钧
2012, 25(4): 419-424.
摘要:
将2年生云南红豆杉置于用滤光膜营造白光、黄光、红光和蓝光4种光环境中栽培1 a。栽培期间,测定光合作用,试验期末取样测定植株大小、枝叶特性、生物量和紫杉醇含量等,以揭示不同光质对云南红豆杉形态、光合作用和紫杉烷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能提高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光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抑制叶生长,增加第一级枝枝条总数,促进株高生长,提高茎和植株生物量;黄光使Pmax、AQY降低、使LCP和LSP提高,抑制叶生长,提高茎、叶和植株总生物量;蓝光降低Pmax、AQY,提高LSP、LCP、Rd,抑制叶和地径的生长,促进高的生长。不同光质处理下,根、茎、叶中紫杉烷的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是对叶中巴卡亭Ⅲ,根中紫杉醇、10-去乙酰巴卡亭Ⅲ和7-差向紫杉醇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红光显著抑制叶中巴卡亭Ⅲ合成和积累,提高根中7-差向紫杉醇的含量;黄光显著提高了根中紫杉醇、10-去乙酰巴卡亭Ⅲ、7-差向紫杉醇的含量;蓝光显著提高根中紫杉醇的含量,但降低叶中巴卡亭Ⅲ的含量。
毛竹茎秆组织速生的时空发育特征
崔凯, 何彩云, 张建国, 廖声熙
2012, 25(4): 425-431.
摘要:
为探索毛竹从发笋到竹秆形成的组织发育规律,对不同发育时期和部位的毛竹茎秆进行组织解剖分析并进行数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竹秆的快速发育主要表现在节间的纵轴方向,节间发育由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控制。发育初期,在薄壁细胞和纤维细胞上可以看到大量的细胞核出现,此时细胞分裂占主导地位;随着组织发育,细胞核逐渐减少并消失,薄壁细胞和纤维细胞的长度显著增加,细胞伸长在发育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竹秆的发育、成熟和老化从基部首先启动,中部和顶部要顺次晚一些。基部的纤维组织最先出现木质化,此时茎秆的高度大约为6 m。竹秆的细胞伸长呈阶段性的波动,薄壁组织的细胞长度在快速伸长期偏离正态分布,在缓慢伸长期呈正态分布。
干热河谷4种固氮植物根瘤固氮潜力及其影响因素
唐国勇, 李昆, 孙永玉, 张春华
2012, 25(4): 432-437.
摘要:
氮是除水分之外影响干热河谷生物活性的关键因子,豆科植物生物固氮是该地区氮素的重要来源之一。采用乙炔还原法测定了干热河谷不同季节燥红土和变性土林地中大叶相思、新银合欢、木豆和山合欢根瘤固氮酶活性(NAs)。结果表明:新银合欢(16.25 μmol·g-1·h-1)和大叶相思(15.85 μmol·g-1·h-1)根瘤NAs显著(P-1·h-1)和木豆(9.42 μmol·g-1·h-1)。雨季根瘤NAs显著高于旱季,约为旱季的2.3倍。燥红土样地上植物根瘤NAs是变性土样地的1.3~1.6倍。研究揭示:除植被类型外,干热河谷植物根瘤NAs主要受土壤类型、季节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而受土壤温度的影响较小。
西南桦优树选择技术研究
刘光金, 谌红辉, 郭文福, 贾宏炎, 马跃
2012, 25(4): 438-441.
摘要:
以胸径、树高、材积为数量评价指标,结合干形、冠高比和分枝粗细形质指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了西南桦人工林的优树选择技术研究。通过对西南桦人工林10~21年生不同林龄阶段的优树选择标准的总结,提出了优树选择标准,即优树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大于5株对比优势木平均值的9%~11%、5%~7%、26%~31%以上,形质指标综合得分大于7.5,共选择出西南桦优树37株,入选率为33.9%。西南桦优树的选择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林分状况适当调整,选优即要考虑其生长性状,同时注意材性、抗性的选择以保证西南桦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油茶树体对氮磷钾元素年吸收和积累规律的研究
曹永庆, 任华东, 林萍, 王开良, 姚小华, 龙伟, 汪开兴
2012, 25(4): 442-448.
摘要:
以5年生油茶为试材,研究了树体对大量矿质元素氮、磷、钾元素的年吸收和积累规律。结果表明:油茶年发育周期中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量分别为44.05、5.50、23.31 g·株-1,吸收比例约为8∶1∶4。抽梢期(4月)至果实发育期(7月)是油茶吸收氮、钾元素的活跃时期,该段时期内的积累量超过了年积累量的50.00%,其中的氮、钾元素分别有43.64%和26.97%被根系所利用;植株对磷元素的积累量在4月至10月没有明显的起伏,从果实发育期(7月)至成熟期(10月)这段时间内,植株磷元素的积累量达到2.63 g,其中35.36%保留在根系中。油茶叶片、枝干和根系中氮、磷、钾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氮>钾>磷,成熟果实中为钾>氮>磷;在新梢期(4月),根系中的磷、钾元素向叶片和新梢进行了部分转运,而在果实膨大、成熟期,钾元素从枝干和叶片转运至果实中。
马尾松实生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亲本家系选择增益估算
白天道, 徐立安, 王章荣, 林能庆, 张森行
2012, 25(4): 449-455.
摘要:
以福建省白砂国有林场的马尾松实生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为材料,分析了5、6年生家系生长量(树高、胸径及材积)及形质指标(通直度、冠幅及侧枝粗度)的遗传变异规律,估算了各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材积、胸径、树高生长性状及冠幅、通直度、侧枝粗度等形质指标在家系间和家系内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且家系内变异大于家系间。家系、单株遗传力分别在0.493~0.731、0.080~0.199之间。利用最佳线性预测的单性状(材积)及多性状联合(材积、冠幅、侧枝粗度及通直度)估算了6年生家系育种值。分析了材积单性状选择方式、多形状联合选择以及冠幅约束选择在不同入选率下亲本家系的预测及现实遗传增益(材积及通直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等权重条件下,联合材积及通直度指标进行亲本家系选择是最佳选择方式,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遗传增益。
六盘山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徐丽宏, 王彦辉, 熊伟, 于澎涛
2012, 25(4): 456-463.
摘要:
通过对土壤的水文物理性质、持水能力及渗透性的测定,分析了宁夏六盘山南坡典型森林植被类型的持水性能和渗透能力。结果表明,六盘山典型植被的最大贮水能力486.5~604.8 mm,有效贮水能力61.0~292.1 mm,砾石体积含量的大小是影响土壤有效贮水能力的关键因素。典型植被土壤表层(0~10 cm)的初始入渗速率4.00~24.99 mm·min-1,稳定渗透速率1.18~15.17 mm·min-1。利用Kostiakov方程、Horton方程和Philip方程模拟了土壤渗透过程,表明Horton方程是较好的模拟形式,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对土壤水分渗透起到关键作用,而砾石含量是通过影响土壤非毛管孔隙度而影响土壤水分渗透作用。
基于线性混合模型的落叶松枝条基径模型
姜立春, 李凤日, 张锐
2012, 25(4): 464-469.
摘要:
以黑龙江省五营林业局丽林林场30株人工落叶松2 190个枝条基径数据为例,利用逐步回归技术建立了落叶松枝条基径模型:BD=b1+b2DINC+b3DINC2+b4DBH·DINC2。然后,利用S-PLUS软件中的LME过程,拟合线性枝基径模型。采用AIC、BIC、对数似然值和似然比检验等模型评价统计指标对不同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拟合枝条基径模型时,b1、b2、b3同时作为混合参数时模型拟合最好。为了矫正混合模型构建过程中产生的异方差现象,把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加入到枝条基径混合模型中。指数函数显著提高了枝条基径混合模型的拟合效果,并且消除了异方差现象。模型模拟表明:对于大小相同树木,枝条基径随着着枝深度(DINC)的增加而增大,对于大小不同的树木,枝条基径随着胸径(DBH)的增加而增大。林木的胸径变量很好地反映了不同大小树木的枝条基径的变化。在不知道详细林分信息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树木变量合理地预测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枝条基径的变化规律。
十大花色中原牡丹传统品种核型分化程度
史倩倩, 王雁, 周琳, 黄国伟
2012, 25(4): 470-476.
摘要:
以十大花色的30个中原牡丹传统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制片法观察染色体特征,并根据Stebbins的核型进化理论和分支系统学的编序、赋值方法,对核型的4个重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0个中原牡丹传统品种均为二倍体(2n=10); 且核型类型较原始,以2A型为主;核型以2n=10=6m+2sm+2st为主。‘银粉金鳞’、‘洛阳红’、‘璎珞宝珠’的核型较进化,而‘宫样妆’、‘一品朱衣’和‘赤龙焕彩’较原始。核型参数的重要性排列顺序为臂比均值>核型不对称系数>染色体最长/最短值>臂比大于1.7的比例。花色间的核型差异不显著,相近色系的品种进化程度相近,深色系比浅色系原始。
福建省乡村庭院林结构特征研究
许飞, 邱尔发, 王成, 董建文, 吴永曙, 王荣芬
2012, 25(4): 477-485.
摘要:
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福建省88个乡村的庭院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乡村庭院林植物组成丰富,共计86科、186属、245种。按植物材料划分,种类和数量组成呈现乔木>草本>灌木>藤本的趋势;按村庄类型划分,种类呈现沿海型>平地型>半山型>山区型,植株数量分布呈现沿海型>平地型>山区型>半山型,植物组成以林果和观赏用途植物为主。出现频率较高的庭院植物有桂花、龙眼、榕树、桃树、柿树、梨树、棕榈等。相似度表现为乔木>灌木>草本>藤本,其中,平地型和沿海型乔木相似度最高。庭院林以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仅占总体比重的16.17%,且以草本的比重最高,其次为乔木,而灌木和藤本比重相对较低。植物健康状况总体优秀,其中健康植物、正常植物和不健康植物所占比重分别为5.64%、89.72%、4.64%。庭院林近期种植植物数量比重仅占9.61%,其中,近期种植植物主要为乔木和草本,多以观赏型、食用性、名贵性为主。
杂种落叶松连续繁殖与插穗生根关系的生理研究
孙晓梅, 韩华, 王笑山, 谢允慧
2012, 25(4): 486-491.
摘要:
观察了日×长杂种落叶松连续繁殖插穗不定根发育进程,研究了连续繁殖对插穗生根力衰退的阻滞效应,并分析了一轮采穗圃与原株采穗圃插穗不定根发育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扦插后13~31 d是愈伤组织形成和不定根原始体分化发育的关键期,此时一轮分生株愈伤组织形成和不定根发育均优于原株。连续繁殖对插穗生根性状有显著作用,尤其是生根率很低的原株,经过一轮繁殖后,生根性状有极显著提高。连续繁殖影响插穗自身激素含量,尤其是IAA,经过一轮繁殖后,含量明显高于原株。从不定根发育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看,一轮分生株插穗(IAA+GA3+ZR)/ABA比值在不定根发育前期明显高于原株,与生根率的变化一致,可用来衡量不同繁殖次数插穗生根性状的优劣。
逆境胁迫下柽柳脂质转运蛋白基因 (ThLTP)的克隆与功能初步分析
林琳, 李健, 李慧玉, 穆怀志, 姜静
2012, 25(4): 492-499.
摘要:
从以刚毛柽柳为材料构建的NaCl胁迫的根cDNA文库中测序得到1条LTP基因序列,其全长为635 bp、编码116个氨基酸,命名为ThLTP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分别对0.2 mol·L-1 NaCl、150 μmol·L-1 CdCl2、20% (W/V) PEG6000、100 μmol·L-1 ABA及4 ℃下ThLTP基因在柽柳中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hLTP基因除了在4 ℃条件下根组织中为下调表达外,在其它处理中均表现为上调表达。将ThLTP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对重组菌Escherichia coli BL21(pET32a-LTP)的抗旱耐盐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8% (W/V) NaCl和20% (W/V) PEG6000条件下,对照菌E. coli BL21(pET32a)无对数生长期,而重组菌E. colii BL21(pET32a-LTP)经过3 h的延迟生长后,进入到对数增长期,表明ThLTP可受盐、碱、低温诱导并能提高重组菌的抗旱耐盐能力。
重金属Pb2+和Cd2+对毛竹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
张大鹏, 蔡春菊, 范少辉, 苏文会
2012, 25(4): 500-504.
摘要:
以毛竹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铅离子(Pb2+)、镉离子(Cd2+)对毛竹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和Cd2+浓度的增加,毛竹种子的发芽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与浓度呈负相关关系;同时,Pb2+和Cd2+对幼苗根伸长、芽伸长及生物量积累等指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尤其是根部,根伸长抑制率最高分别达到96.20%和94.00%;幼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对Pb2+、Cd2+的积累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地下部分的积累量要显著高于前者,相同浓度下最高差距分别达到地上部分的27.21、6.25倍。
异质光环境下云南红豆杉的构型与叶构件水分特征
苏磊, 苏建荣, 刘万德, 李帅锋
2012, 25(4): 505-509.
摘要:
对全光照、林隙、林冠3种光照环境下6年生云南红豆杉的构型和叶水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红豆杉的构型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存在显著的可塑性变化,叶构件的水分特征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全光环境下的云南红豆杉树体高大、树冠开阔,圆满度为0.97(约为林冠下的两倍);全光下的总体分枝率为8.57,显著大于林隙的6.40和林冠下的4.81;全光中的1级枝长度、枝倾角、叶倾角等构型指标都显著大于林隙和林冠下的;3种光环境下各枝级的叶片分配存在明显的差异,全光下枝条的叶片数量是林隙的2.77倍,是林冠下的6.88倍,但它们都是1级枝的叶最多;叶构件的水分饱和亏缺有随着光照强度减弱而增大的趋势,组织密度、相对含水量、干鲜比则随着光照减弱而减小,表明叶片的抗旱保水和抵御水分胁迫的能力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变大。云南红豆杉为适应不同光环境,在形态和生理方面都做出适应性调整。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管胞力学性质的遗传变异
邢新婷, 邵亚丽, 安珍, 上官蔚蔚, 赵荣军
2012, 25(4): 510-515.
摘要:
对4个12年生的日本落叶松无性系幼龄材早材单根管胞进行了拉伸实验。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无性系幼龄材早材单根管胞拉伸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均值分别为11.44 GPa、616.59 MPa和6.54%,相应的变异系数为26.97%、26.26%和23.17%。方差分析表明日本落叶松幼龄材早材单根管胞拉伸弹性模量和管胞断裂伸长率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0.01水平),拉伸强度在无性系间差异不显著;株内早材单根管胞拉伸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管胞断裂伸长率在年轮间差异显著。对日本落叶松无性系幼龄材早材单根管胞拉伸力学性能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单根管胞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的重复力分别是0.79和0.57,属于中度到强度遗传控制,无性系早期选择及材性遗传改良潜力较大。
激素对复叶槭茎段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的影响
张彦妮, 董亚茹, 卓丽环, 张远东
2012, 25(4): 516-520.
摘要:
以复叶槭的茎段、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多种激素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叶外植体在各种培养基上均形成愈伤组织,但没有出现芽的分化。茎段外植体在多种培养基上均产生愈伤组织,但仅在MS+0.000 5 mg·L-1 TDZ + 0.01 mg·L-1 NAA培养基上出现再生芽,芽的分化率为22.8%,在MS + 0.1 mg·L-1 NAA上生根率为83.3%,移植后成活率为86.2%。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处理后湿地松组培苗 PAL、PPO、SOD活性变化研究
程方, 叶建仁, 刘戈, 安会翠
2012, 25(4): 521-525.
摘要:
为研究抗松针褐斑病菌在湿地松子代组培苗体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与其抗病性的关系,以抗病湿地松瓶内组培苗和温室1年生组培苗针叶为材料,测定PAL、PPO、SOD的活性。结果表明: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处理后,湿地松PAL和PPO活性与抗病性成一定正相关关系, SOD活性与植株抗病性在48~168 h内表现有一定的负相关性。
濒危植物翠柏个体生长特性研究
张鹏, 廖声熙, 崔凯, 张春华, 刘方炎
2012, 25(4): 526-530.
摘要:
濒危植物翠柏为柏科高大珍贵用材树种,通过对翠柏主要分布区墨江、昌宁翠柏植株树干解析,研究了两地翠柏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翠柏在20年前生长缓慢,20—60年进入快速生长期,70年以后达到数量成熟,材积生长量开始下降并趋于稳定;(2)翠柏幼苗期具有耐荫性和长大后有喜光特性,墨江地区翠柏生长好于昌宁地区,其生长表现与两地自然条件相符合;(3)针对翠柏特点,提出幼苗时搭建荫棚,幼树时期进行疏伐,数量成熟时期进行间伐或疏伐等促进生长经营措施,为翠柏资源培育与保护奠定基础。
4个桉树无性系愈伤诱导和分化
裘珍飞, 曾炳山, 李湘阳, 刘英, 查志刚
2012, 25(4): 531-534.
摘要:
环茸毒蛾生物学特性初报
刘剑, 舒金平, 华正媛, 徐天森, 王浩杰
2012, 25(4): 535-539.
摘要:
主要气象因子对吐鲁番枣实蝇越冬代成虫羽化率的影响
阿地力·沙塔尔, 温俊宝, 骆有庆, 何善勇, 喻峰, 陈梦
2012, 25(4): 540-544.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