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裘福庚, 马力林, 孙爱素. 用示踪原子法研究毛竹伐桩内腔施肥的初步结果[J] . 竹子研究汇刊, 1986, 5 ( 2) : 53 ~ 58
[2] 陈金林, 张献义, 叶长青, 等. 毛竹林高产施肥技术探讨[J] .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 3) : 323~ 327
[3] 楼一平, 美良如, 刘耀荣. 微肥、激素对竹鞭笋芽萌发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 5 ) : 541~ 545
[4] 汪奎宏, 高小辉, 潘金贵, 等. 毛竹施肥技术经济效果研究[J] . 竹子研究汇刊, 1996, 15( 1 ) : 21~ 29
[5] 邱尔发, 郑郁善, 洪伟. 竹林施肥研究现状及探讨[J]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1, 23( 4 ) : 551~ 556
[6] 邱尔发, 陈卓梅, 洪伟, 等. 山地麻竹林生态系统养分分配格局[J] . 生态学报, 2004, 24 ( 12) : 2693 ~ 2699
[7] 邱尔发, 陈卓梅, 郑郁善, 等. 麻竹山地笋用林凋落物发生、分解及养分归还动态[J]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 5 ) : 811~ 814
[8] 邱尔发, 陈卓梅, 郑郁善, 等. 土壤垦复对山地麻竹林地表养分流失动态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 6 ): 1017 ~ 1021
[9] 邱尔发, 洪伟, 郑郁善, 等. 麻竹山地笋用林笋期叶片光合及呼吸性状研究[J]. 林业科学, 2001, 37(专刊1) : 148~ 153
[10] 邱尔发, 郑郁善, 洪伟, 等. 开花和未开花山地麻竹叶片性状比较[J]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2, 22 ( 2) : 105 ~ 108
[11] 邱尔发, 陈卓梅, 郑郁善, 等. 不同林龄山地麻竹笋用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生产力及能量结构[J].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 6 ) : 726~ 730
[12] 周本智, 吴良如, 邹跃国. 闽南麻竹人工林地上部分现存生物量的研究[J] .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 ( 1) : 47 ~ 52
[13] 梁鸿, 陈学魁. 麻竹单株生物量模型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8, 18( 3) : 260~ 262
[14] 肖贤坦, 马占兴, 朱培琨. 麻竹丰产林培育技术与应用[J] . 竹类研究, 1996( 1 ) : 57~ 60
[15] 王存录. 麻竹的生物学特性及丰产栽培措施[J] . 华东森林经理, 2000, 14( 3) : 13~ 15
[16] 林明添, 叶德淮, 杨生健, 等. 坡耕地麻竹高产栽培措施与效益研究[J] . 水土保持研究, 2001, 8 ( 2) : 130 ~ 132
[17] 黄东迈. 有机肥养分循环与利用研究的回顾[J] . 土壤通报,1994, 25( 7) : 2 ~ 3
[18] 丁希泉. 农业应用回归设计[M] . 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74~ 85
[19] 杨义群, 肖俊章, 白厚义. 回归设计及多元分析?? ? 在农业中的应用M] . 陕西: 天则出版社, 1990: 31 ~ 61
[20] 洪伟. 林业试验设计技术与方法M].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21] 茆诗松, 丁元, 周芗, 等. 回归分析及其试验设计M]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162~ 188
[22] 李睿, M J A 维尔格, 钟章成. 施肥对毛竹( P hy llosta chys pu??bescens)竹笋生长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1997, 21 ( 1 ) : 19~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