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傅立国. 中国高等植物(第三卷) [M]. 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0
[2] 陈毓亨,白守梅. 南方红豆杉紫杉烷高含量植株系RAPD初步研究[J]. 植物学报, 1999, 41 (8) : 829~832
[3] 张宏意,陈月琴,廖文波. 南方红豆杉不同居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23 (11) : 1994~1997
[4] 焦月玲,周志春,金国庆,等. 6个南方红豆杉种源苗期和幼龄生长差异[J].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 (5) : 636~640
[5] 张萍,周志春,金国庆,等. 木荷种源苗高生长参数变异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 (1) : 61~65
[6] 李俊,牙启康,苏小建,等. 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紫杉醇的含量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 23 (2) : 68~70
[7] 全国马尾松种源试验协作组. 马尾松种源变异及种源区划分的研究[J]. 亚热带林业科技, 1987 (2) : 81~89
[8] 叶志宏,施季森. 杉木地理种源变异模式[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0, 14 (4) : 15~22
[9] 张萍,金国庆,周志春,等. 木荷苗木性状的种源变异和地理模式[J].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 (2) : 192~198
[10] 尤勇,洪菊生. RAPD标记在杉木种源遗传变异上的应用[J].林业科学, 1998, 34 (4) : 32~38
[11] 张萍,周志春,金国庆,等. 木荷种源遗传多样性和种源区初步划分[J]. 林业科学, 2006, 42 (2) : 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