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ttiwill PM. The disturbance of forest ecosystems: the ecological ba2sis for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1994, 63: 247 - 300
[2] [EB /OL]. 2001: http: / /www / fs. fed.us/pnw / fera
[3] Alvarado E, Sandberg D V. Longing in trop ical forest: literature review on ecological impacts
[4] 蒋有绪,卢俊培. 中国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1: 235 - 283
[5] 曾永泉. 海南岛刀耕火种迹地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和生态环境质量的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论丛, 1986 ( 7 ) :55 - 67
[6] 张萍. 刀耕火种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1996, 15 (3) : 64 - 67
[7] 卢俊培. 海南岛尖峰岭半落叶季雨林生态效应的研究IV - 游耕农业的地力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 1988, 1 (1) : 25 - 31
[8]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林业研究所联合课题组.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研究(续) V. 游耕农业的生态后果Ⅳ. 更新与演替Ⅶ. 简要结论[J]. 林业科学研究, 1988, 1(5) : 467 - 471
[9] 施济普,朱 华. 三种干扰方式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广西中外文, 2002, 22 (2) : 129 - 135
[10] 张 萍,刀志灵,郭辉军,等. 高黎贡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J]. 云南植物研究, 1999 (增刊) :84 - 89
[11] 杨小波. 海南次生林植被与其土壤性质的关系探讨[J]. 土壤,2003, 35 (5) : 429 - 434
[12] 骆土寿,李意德,陈德祥,等. 海南岛热带山地鸡毛松人工林等土壤性质研究[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3 ( 4 ) :340 - 346
[13] 曾觉民. 西双版纳热带人工林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恢复的研究[J]. 云南林业科技, 2002 (3) : 23 - 45
[14] 孙 波,赵其国. 红壤退化中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J].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18 (2) : 118 - 128
[15] 章家恩,徐 琪. 退化生态系统的诊断特征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9, 8 (2) : 215 - 220
[16] 徐 琪,章家恩,董元华. 三峡地区土壤生态退化评价—以秭归县为例[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0, 22 (增刊) : 16 - 22
[17] 刘光崧.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观测与分析标准方法- 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 5 - 23
[18] 杨林章,徐 琪. 土壤生态系统[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147 - 150
[19] 任 海,彭少麟,陆宏芳.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恢复生态学[J].生态学报, 2004, 24 (8) : 1760 - 1768
[20] 章明奎,徐建明. 造林方式对红壤养分流失和肥力质量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0, 26 (6) : 649 - 652
[21] 杨玉盛,陈光水,谢锦升. 南方林业经营措施与土壤侵蚀[J].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20 (6) : 55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