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林学院. 气象学(林业专业用)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166 - 169
[2] 曹新孙. 农田防护林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3: 109 -111, 160 - 189, 377 - 379
[3] 李春平,关文彬,范志平,等. 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结构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4 (11) : 2037 - 2043
[4] 姜凤岐,朱教君,周新华,等. 林带连续性经济效益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J]. 林业科学, 1999, 35 (1) : 9 - 14
[5] 朱教君,姜风岐,范志平. 林带空间配置与布局优化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4 (8) : 1205 - 1212
[6] 周士威,程致力,尹生荣. 林带防风效应的实验[J]. 林业科学,1987, 23 (1) : 11 - 23
[7] 赵克昌. 农田防护林更新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研究[J]. 防护林科技, 2002 (3) : 14 - 17
[8] 董光荣,邹桂香,李长治,等. 巴盟河套西部防沙林带防风阻沙效益的初步观测[J]. 中国沙漠, 1983, 3 (1) : 9 - 19
[9] 姜风岐,朱教君,周新华,等. 林带的防护成熟与更新[J]. 应用生态学报, 1994, 5 (4) : 337 - 341
[10] 王君厚. 乌兰布和荒漠人工绿洲小气候效应研究[J]. 干旱区研究, 1998, 15 (1) : 27 - 34
[11] 李广毅,周心澄,王忠林. 毛乌素沙地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结构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1995, 2 (2) : 2 - 35
[12] 王立刚,何俊龙,于福义. 农田林网树种选择与合理配置[J]. 林业科技, 2002, 27 (1) : 21 - 22
[13] 孟 平,张劲松,樊巍. 中国复合农林业研究[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148 - 155
[14] 治沙造林学编委会. 治沙造林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131 -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