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石麟,马乃训,傅懋毅. 中国竹类植物图志[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128
[2] 陈向东, 李彩云, 陈卫东,等. 红竹引种与栽培技术[J]. 林业勘察设计, 2003(1):61-64
[3] 江泽慧. 世界竹藤[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317
[4] 马乃训, 陈红星, 张文燕, 等. 优良经济竹种红竹生物量的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 1994 (1):31-41
[5] 马乃训, 张文燕, 陈红星, 等. 红竹生长发育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1990,3 (4):358-362
[6] 董军. 红壳竹丰产栽培技术[J]. 安徽林业科技, 2006(3):32-33
[7] 刘耀荣,黎戊贤,吴 敏. 十一种实用竹笋营养的研究[J]. 亚林科技,1985(4):23-28
[8] 傅乐意, 彭仁奎. 红壳竹适生环境调查与分析[J]. 林业科技开发, 2005,19(3):27-29
[9] 袁金玲,熊登高,胡炳堂,等. 珍稀保护竹种筇竹笋营养成分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8,21(6):773-777
[10] GB/T5009.3, 5, 6, 14, 87, 90, 92, 93-2003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一) [S]
[1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分析中心.现代实用仪器分析方法[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12] NY 525-2002 有机肥料[S]
[13] 上海植物生理学会. 植物生理学实验手册[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34
[14] 胡春水,余红英. 毛竹笋氨基酸含量的比较[J]. 竹子研究汇刊,2000,19(2):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