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eigh R. ,Wyn Jones R G. A hypothesis relating critical potassium concentrations for growth to the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s of this ion in the plant cell[J]. The New Phytologist, 1984, 97(1): 1-13. doi: 10.1111/j.1469-8137.1984.tb04103.x
[2] Annum S, Muhammad N, Mohsin A, et al. Perspectives of potassium solubilizing microbes in sustainable food production system: A review[J]. Applied Soil Ecology, 2019, 133: 146-159. doi: 10.1016/j.apsoil.2018.09.012
[3] 李泽红, 李富佳, 董锁成, 等. 中国和白俄罗斯钾肥资源合作态势与潜力研究[J]. 资源科学, 2015, 37(6):1295-1303.
[4] 朱永官, 彭静静, 韦 中, 等. 土壤微生物组与土壤健康[J/OL].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1-11.
[5] Niu B, Paulson J N, Zheng X, et al. Simplified and representative bacterial community of maize root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7, 114(12): 2450-2459. doi: 10.1073/pnas.1616148114
[6] 闫小娟, 李振轮, 谢德体, 等. 钾细菌对钾长石胶体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9(2):1-7.
[7] 万兵兵, 刘 晔, 吴 越, 等. 一株玉米根际多功能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及效应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16, 32(8):169-176.
[8] 吕 睿, 李 博, 宋凤敏, 等. 解钾菌的分离、鉴定及解钾能力[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44(11):471-475.
[9] 闫雅楠, 叶小齐, 吴 明, 等. 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根际解钾菌多样性及解钾活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6):543-556. doi: 10.17521/cjpe.2019.0045
[10] 陈 易, 程永毅, 郭 涛, 等. 一株具紫色土亲和性解钾菌的筛选及促生效应[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8(5):58-65.
[11] 范广阔, 邹双全, 林开敏, 等. 不同更新方式对杉木林土壤肥力的影响[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9, 29(3):210-214. doi: 10.3969/j.issn.1001-389X.2009.03.004
[12] 姚利辉, 康文星, 赵仲辉, 等. 会同杉木人工林不同生长阶段植物固碳特征[J]. 生态学报, 2015, 35(4):1187-1197.
[13] Mengel K. Potassium in crop production[J]. Advances in Agronomy, 1980, 33: 59-110.
[14] 刘晓燕, 何 萍, 金继运. 钾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及机理的研究进展[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3):445-450. doi: 10.3321/j.issn:1008-505X.2006.03.026
[15] Rehm G, Schmitt M. Potassium for Crop Production[D].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2002.
[16] 白 洋, 钱景美, 周俭民, 等. 农作物微生物组: 跨越转化临界点的现代生物技术[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2(3):260-265.
[17] 马天舒, 丁伟林, 肖复明, 等. 不同年龄阶段陈山红心杉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0, 40(12):114-124.
[18] 吴 凡, 林桂潮, 吴坚文, 等. 转AtPAP15基因大豆种植对根际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13, 50(3):600-608.
[19] 邱 权, 李吉跃, 王军辉, 等. 西宁南山4种灌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养分特征[J]. 生态学报, 2014, 34(24):7411-7420.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局. 森林土壤分析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9: 1-167.
[21] 任建国, 王俊丽. 太子参土壤固氮菌与解钾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0(2):59-65.
[22] 孙 科, 耿凤英, 于秋菊, 等. 牛蒡根际土壤中解钾菌筛选、鉴定及解钾条件优化[J]. 中国酿造, 2020, 39(10):103-108. doi: 10.11882/j.issn.0254-5071.2020.10.020
[23] 吴红艳, 于 淼, 冯 健, 等. 土壤中解钾菌K02的筛选、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J]. 微生物学杂志, 2020, 40(4):60-65. doi: 10.3969/j.issn.1005-7021.2020.04.009
[24] 杜 雷, 王素萍, 陈 钢, 等. 一株高效解磷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溶磷能力的研究[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3):136-141. doi: 10.11838/sfsc.20170323
[25] 骆韵涵, 柯志滨, 钟 超, 等. 红树林土壤解磷菌的分离鉴定及解磷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20, 40(6):2664-2673. doi: 10.3969/j.issn.1000-6923.2020.06.037
[26] 韩 梅, 王 东, 林荣峰, 等. 具有拮抗作用的硅酸盐细菌的分离与筛选[J]. 土壤通报, 2011, 42(1):77-80.
[27] 张 薇, 黄建国, 袁 玲, 等. 外生菌根真菌对Al3 + 胁迫和低钾土壤的响应[J]. 环境科学, 2014, 35(10):3862-3868.
[28] 朱舒亮, 刘胜亮, 祁先慧, 等. 新疆红枣PGPR解钾效果及其与有机酸的相关性研究[J]. 经济林研究, 2017, 35(3):133-139.
[29] 马思佳, 顾卓江, 丁丽丽, 等. 碳源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细胞膜特性和群落结构影响[J]. 微生物学通报, 2017, 44(3):561-573.
[30] 李 猛, 张恩平, 张淑红, 等. 长期不同施肥设施菜地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比较[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1):44-53. doi: 10.11674/zwyf.16044
[31] 崔艳荷, 张 威, 何红波, 等. 外源氮素添加对森林土壤氨基糖转化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4):960-965.
[32] 米前芬, 向玉萍, 王永敏, 等. 土生拉乌尔菌TGRB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的汞甲基化[J]. 环境科学学报, 2019, 39(7):2240-2248.
[33] 张金林, 李惠茹, 郭姝媛, 等. 高等植物适应盐逆境研究进展[J]. 草业学报, 2015, 24(12):220-236. doi: 10.11686/cyxb2015233
[34] 李 斌, 黄 进, 王 丽, 等. 环境胁迫及相关植物激素在水稻根毛发育过程中的作用[J]. 中国水稻科学, 2020, 34(4):287-299.
[35] 李 乐, 孙 海, 刘政波, 等.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理及发展方向[J]. 东北农业科学, 2016, 41(4):63-69.
[36] 吴 凡, 刘训理, 张 楠, 等. 桑树根际硅酸盐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解钾能力测定[J]. 蚕业科学, 2010, 36(2):323-329. doi: 10.3969/j.issn.0257-4799.2010.02.021
[37] 燕 红, 于彩莲, 包 鑫, 等. 高效解磷兼解钾活性菌株分离筛选的初步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37(01):81-85,90.
[38] 狄义宁, 刘鲁峰, 胡一凡, 等. 甘蔗内生菌B9的鉴定及其促生长机制和定殖能力的研究[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3):186-193. doi: 10.11838/sfsc.1673-6257.18298
[39] 姜霁航, 彭霞薇, 颜振鑫, 等. 苹果树根际高效解钾菌的筛选及鉴定[J]. 中国农业气象, 2017, 38(11):738-748.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17.11.006
[40] 曹 鹏, 贺纪正. 微生物生态学理论框架[J]. 生态学报, 2015, 35(22):7263-7273.
[41] 许景钢, 孙 涛, 李 嵩.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研发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 作物杂志, 2016(1):1-6.
[42] 李海龙, 谷 洁, 张宏斌, 等. 秦岭山区硅酸盐细菌的分离、筛选以及初步鉴定[J]. 西北农业学报, 2011, 20(4):194-199. doi: 10.3969/j.issn.1004-1389.2011.04.040
[43] 盛下放, 黄为一. 硅酸盐细菌NBT菌株释钾条件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2(6):673-677. doi: 10.3321/j.issn:0578-1752.2002.06.016
[44] 胡 洲, 吴毅歆, 毛自朝, 等. 硅酸盐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 35(3):609-614. doi: 10.3969/j.issn.1000-2286.2013.03.031
[45] 任建国, 王俊丽. 太子参土壤固氮菌与解钾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0(2):59-65.
[46] 李新新, 高新新, 陈 星, 等. 一株高效解钾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J]. 土壤学报, 2014, 51(2):381-388. doi: 10.11766/trxb201303150120
[47] 谷付旗, 季秀玲, 魏云林. 土壤硅酸盐细菌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3, 25(5):609-611,616.
[48] 张妙宜, 陈宇丰, 周登博, 等. 蓖麻根际土壤解钾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J].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37(12):2268-2275.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6.12.005
[49] 陈宇丰, 柯春亮, 周登博, 等. 香蕉根际土壤解钾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解钾特性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15, 31(6):129-137.
[50] 林 英, 司春灿, 章慧璇. 解钾微生物研究现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展望[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48(12):1-5.
[51] Malinovskaya I M, Kosenko L V, Votselko S K, et al. Role of Bacillus mucilaginosus polysaccharide in degradation of silicate minerals[J]. Microbiology, 1990, 59(1): 49-55.
[52] 党 雯. 解钾菌的筛选及其对矿区复垦土壤肥力的影响[D]. 太原: 山西大学, 2015.
[53] 李冠喜, 吴小芹, 叶建仁. 多噬伯克霍尔德氏菌WS-FJ9磷酸酶产生的细胞定位及营养条件优化[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6(6):1357-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