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榆林毛乌素沙地飞播植被对流动沙丘链的逆转作用

周士威 漆建忠 麻保林 刘冰泉

引用本文:
Citation:

榆林毛乌素沙地飞播植被对流动沙丘链的逆转作用

THE CONVERSING EFFECT OF AERIAL SEEDED VEGETATION ON THE MOVING SAND DUNE CHAINS IN YULIN AREA OF MAOWUSU DESERT

  • 摘要: 本文系1988年在榆林毛乌素沙地,采用4个梯度,56个测风探头,对流动沙丘和飞播地进行风速的同步或相对值观测报告。测试阐明:飞播形成的植被踏郎(Hedysarum mongolica TUrcz)与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Fisch et Mey.),尤以踏郎对流动沙丘的逆转作用效果显著。由于踏郎地下茎的萌生,使原来24m宽的植被带扩大到40m;10a后保存面积由17.7%增到60%以上,形成固定沙地。改造后的沙丘,不仅坡度减小、坡长增大,沙丘高度显著降低,并呈“舌状”前移,丘间地也不断缩小等,出现一系列飞播地的地貌形态变化,使“水平”、“垂直”风速的降低值均衡。对比封禁十年后的流动沙丘,除沙丘前移外,坡面上仍然寸草不长。因此,提倡远处飞播,近处人工直播是改造沙漠的有效措施。
  • [1] 张广才黄利江于卫平王富伟刘伟泽张德龙王涵 . 沙地飞播造林植被变化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s1): 127-130.
    [2] 杨立文石清峰 . 太行山主要植被枯枝落叶层的水文作用.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3): 283-288.
    [3] 周显明余金勇胡炳福罗中康黄以黔刘明灿李心悦邬海鸥杨世平毛济华 . 两种抗生细菌拌种飞播造林试验. 林业科学研究, 1992, 5(4): 474-477.
    [4] 杨学军韩崇选王明春杨清娥胡忠朗 . 多效抗旱驱鼠剂在飞播造林中的应用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5): 609-613.
    [5] 张广才于卫平黄利江王富伟刘伟泽张德龙王宁庚白永强 . 多功能种衣剂在飞播治沙中的应用试验.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s1): 141-144.
    [6] 漆良华张旭东周金星李志辉黄玲玲杨模华 . 马尾松飞播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变化规律与结构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3): 344-349.
    [7] 姚茂和盛炜彤熊有强 . 林下植被对杉木林地力影响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1, 4(3): 246-252.
    [8] 张广才黄利江于卫平马晖王涵 . 毛乌素沙地南缘植被类型及其演替规律初步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s1): 131-136.
    [9] 黄利江于卫平张广才张强赵萍白永强马晖 . 盐池沙地水分与植被恢复关系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s1): 148-151.
    [10] 张广才于卫平刘伟泽王富伟黄利江张德龙 . 毛乌素沙地不同治理措施植被恢复效果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s1): 53-57.
    [11] 陈巧陈永富 . QuickBird遥感数据监测植被覆盖度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4): 375-380.
    [12] 杨振寅苏建荣罗栋李正红陈晓鸣 . 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进展与展望.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4): 563-568.
    [13] 何艺玲傅懋毅 . 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研究现状.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6): 727-733.
    [14] 贾志清郭保贵李昌哲 . 太行山石质山地植被结构优化评价.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2): 226-230.
    [15] 孙翠玲苏铁成郭玉文 . 矿山矸石台地植被恢复栽培模式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3): 356-361.
    [16] 房用杜宁王淑军王月海 . 山东石灰岩山地植被结构与演变.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6): 826-834.
    [17] 李少华王学全高琪包岩峰尹书乐 . 植被恢复对高寒沙区土壤性质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6, 29(4): 553-559.
    [18] 董茜王根柱庞丹波董亮张梅刘玉国万龙周金星 . 喀斯特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土壤质量评价.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3): 169-178.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3.019
    [19] 张敏王迎史晓梦田红雨杜绍华冉隆贤 . 枣缩果病互隔链格孢菌的潜在寄主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2): 94-99.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14
    [20] 李清雪朱雅娟贾志清王永胜于洋 . 沙丘不同部位中间锦鸡儿人工林土壤养分特性及植物群落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5): 677-68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898
  • HTML全文浏览量:  217
  • PDF下载量:  62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88-10-08
  • 刊出日期:  2012-12-04

榆林毛乌素沙地飞播植被对流动沙丘链的逆转作用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2. 陕西省榆林地区治沙研究所

摘要: 本文系1988年在榆林毛乌素沙地,采用4个梯度,56个测风探头,对流动沙丘和飞播地进行风速的同步或相对值观测报告。测试阐明:飞播形成的植被踏郎(Hedysarum mongolica TUrcz)与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Fisch et Mey.),尤以踏郎对流动沙丘的逆转作用效果显著。由于踏郎地下茎的萌生,使原来24m宽的植被带扩大到40m;10a后保存面积由17.7%增到60%以上,形成固定沙地。改造后的沙丘,不仅坡度减小、坡长增大,沙丘高度显著降低,并呈“舌状”前移,丘间地也不断缩小等,出现一系列飞播地的地貌形态变化,使“水平”、“垂直”风速的降低值均衡。对比封禁十年后的流动沙丘,除沙丘前移外,坡面上仍然寸草不长。因此,提倡远处飞播,近处人工直播是改造沙漠的有效措施。

English Abstract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