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棕榈弄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周宗瑞

引用本文:
Citation:

棕榈弄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A Study on the Biology and Control Methods of Erionota sp

  • 摘要: 棕榈弄蝶(Erionota sp.)是我县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害虫,大量发生时,可将棕叶大部或全部吃光,仅留叶脉,导致棕榈枯死。1988~1990年,安化县由于该虫暴发成灾,造成50多万元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棕榈生产和广大农民发展棕榈生产的积极性。为摸清该虫的生物学特性,提供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于1989年5月至1990年12月,对棕榈弄蝶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1] 胡国良郑晓林周鹤 . 摹螳秦蜢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5): 594-596.
    [2] 赵锦年陈胜 . 苹梢鹰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3): 341-345.
    [3] 余德才华正媛胡建军翁素红邵宏军 . 家扁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3): 370-373.
    [4] 林庆源蔡国贵林际朗戴沿海 . 黑翅小斑螟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4): 431-436.
    [5] 王福维牛延章侯丽伟皮忠庆王景辉陈域横 . 分月扇舟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11(3): 325-329.
    [6] 吕若清徐天森 . 竹尖胸沫蝉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林业科学研究, 1992, 5(6): 687-692.
    [7] 宋建英 . 松小蛎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4): 503-505.
    [8] 李宗顺刘玉生彭金福沈光普廖小平赵修协 . 萧氏松茎象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11(2): 198-202.
    [9] 周宗瑞黄晏明周旗 . 白斑弄蝶莫氏亚种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7(4): 464-467.
    [10] 王锡信 . 梳角窃蠹的防治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2): 209-212.
    [11] 兰斯文黄金聪翁希昭黄金水廖应正蔡天贵 . 竹长纹黛眼蝶生物学及其防治.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1): 112-116.
    [12] 赵锦年陈胜周世水 . 马尾松林油松球果小卷蛾发生及防治.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6): 666-671.
    [13] 陈顺立童文钢李友恭 . 钩翅尺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7(1): 101-105.
    [14] 崔相富陶华齐王于荣郑永祥 . 鞭角华扇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2, 5(3): 321-327.
    [15] 胡国良俞彩珠楼君芳吴继来蔡晓虹徐炳潮 . 竹后粗腿蚜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16(5): 646-650.
    [16] 李奕震郑柱龙谢治芳赵鸿杰 . 背沟彩丽金龟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3): 386-390.
    [17] 萧康琳 . 红黄半皮丝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0, 3(6): 584-588.
    [18] 王健生王进泉张信波汤天庆梁文强王超 . 褐纹大尺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4): 403-410.
    [19] 陈世兰徐世多赖新红胡斯林林隆福 . 英德跳(虫脩)生物学特性和防治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7(2): 187-192.
    [20] 刘惠英周庆久张树林殷连永李树文王保锁李树奇 . 柿蒂虫的生物学和防治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2, 5(4): 436-44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864
  • HTML全文浏览量:  190
  • PDF下载量:  83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1-05-29
  • 刊出日期:  2012-12-04

棕榈弄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 1. 湖南省安化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摘要: 棕榈弄蝶(Erionota sp.)是我县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害虫,大量发生时,可将棕叶大部或全部吃光,仅留叶脉,导致棕榈枯死。1988~1990年,安化县由于该虫暴发成灾,造成50多万元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棕榈生产和广大农民发展棕榈生产的积极性。为摸清该虫的生物学特性,提供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于1989年5月至1990年12月,对棕榈弄蝶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English Abstract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