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马尾松-木荷混交造林效果的调查研究

黄文超 黄丽莉

引用本文:
Citation:

马尾松-木荷混交造林效果的调查研究

  • 基金项目:

    江西省"九五"重点攻关项目"针阔混交林合理结构模式研究"的部分内容

  • 中图分类号: S791.248,S725.2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 of the Mixed Plantation of Pinus massoniana and Schima superba

  • CLC number: S791.248,S725.2

  • 摘要: 我国南方立地条件差的低丘岗地,营造马尾松纯林易遭病虫危害,水土流失严重,林地肥力降低,难于成材,为此,对江西高安县9年生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综合调查研究,设立标准地,进行林分生长量、生物量、叶面积、根系、土壤、植被、病虫害、枯落物、水土流失、小气候等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的树高、胸径、每公顷立木蓄积量分别比纯松林大30.9%、31.7%、10.7%,生物量是纯松林的2.24倍,枯落物是纯松、荷林的3.37、1.96倍,病虫害的株发生率、水土流失、小气候等的改善均优于纯松林。松 荷混交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尤其是低丘岗地上值得推广的优良针阔混交类型。在生产上,建议进行株间、行间或小块状混交,或星散状混交,马尾松、木荷混交比例为5~3∶1,初植株行距为1.2m×1.2m、1.5m×1.5m或2m×2m,密度为4440~6944株·hm-2。
  • [1] 郭文福蔡道雄贾宏炎温恒辉 . 马尾松与红椎等3种阔叶树种营造混交林的生长效果.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6): 839-845.
    [2] 来端林开敏王锦上陈小月赵大洲 . 马尾松扦插育苗及造林效果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4): 434-440.
    [3] 姚甲宝曾平生袁小平吴建国楚秀丽周志春 . 间伐强度对木荷-萌芽杉木中龄混交林生长和林分结构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7, 30(3): 511-517.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7.03.021
    [4] 韩恩贤韩刚薄颖生 . 黄土高原沟壑区油松侧柏与沙棘混交的人工林的水文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6): 761-766.
    [5] 杨茂精黄镜光黄色贵吴际平 . 稀疏马尾松林混交红椎后的小气候特点.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11(5): 560-563.
    [6] 何贵平陈益泰胡炳堂封剑文刘化桐蔡宏明 . 杉木与马褂木、檫树混交林及其纯林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5): 540-547.
    [7] 王荣郭志华 . 木荷幼苗对常绿阔叶林不同光环境的光合响应.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5): 688-693.
    [8] 杨玉盛蔡丽平陈光水何宗明陈银秀 .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群落细根N、P养分现存量动态变化.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5): 575-581.
    [9] 徐小牛李宏开 . 杉木、黄山松人工混交林的生长特性.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3): 278-283.
    [10] 叶功富 . 滨海沙地湿地松与木麻黄混交林构建和调控技术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4): 463-468.
    [11] . 云南松与华山松人工混交林针叶光合速率对光及CO2浓度的响应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1): -.
    [12] 葛晓改周本智王刚曹永慧王小明 . 雪灾干扰下林窗对木荷幼苗更新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4): 529-535.
    [13] 彭辉周红敏王宏翔张弓乔 . 凤阳山常绿阔叶林优势种木荷的种群结构与动态.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3): 179-184.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3.020
    [14] 秦国峰周志春金国庆荣文琛吴天林 . 马尾松速生丰产林不同培育目标的适宜造林密度.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6): 620-627.
    [15] 李志勇刘桂君王彦辉于澎涛张治军李振华杜士才刘源 . 石灰石粉施用量对重庆酸雨区马尾松林下木荷生长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2): 263-266.
    [16] 孙巧玉刘勇 . 控释肥和灌溉方式对栓皮栎容器苗苗木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5): 137-144.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5.019
    [17] 荣文琛岳水林赵世远廖明赖天碧戴唯娜 . 马尾松造林区优良种源选择*.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7(5): 542-549.
    [18] 周志春范辉华金国庆王月生陈奕良饶龙兵 . 木荷地理遗传变异和优良种源初选.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6): 718-724.
    [19] 温佐吾孟永庆 . 造林技术措施对10年生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5): 493-499.
    [20] 胡炳堂洪顺山关志山蔡宏明封剑文 . 马尾松造林施肥两年生长反应.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2): 215-22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913
  • HTML全文浏览量:  235
  • PDF下载量:  131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3-09-29

马尾松-木荷混交造林效果的调查研究

  • 1.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 330032
基金项目:  江西省"九五"重点攻关项目"针阔混交林合理结构模式研究"的部分内容

摘要: 我国南方立地条件差的低丘岗地,营造马尾松纯林易遭病虫危害,水土流失严重,林地肥力降低,难于成材,为此,对江西高安县9年生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综合调查研究,设立标准地,进行林分生长量、生物量、叶面积、根系、土壤、植被、病虫害、枯落物、水土流失、小气候等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的树高、胸径、每公顷立木蓄积量分别比纯松林大30.9%、31.7%、10.7%,生物量是纯松林的2.24倍,枯落物是纯松、荷林的3.37、1.96倍,病虫害的株发生率、水土流失、小气候等的改善均优于纯松林。松 荷混交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尤其是低丘岗地上值得推广的优良针阔混交类型。在生产上,建议进行株间、行间或小块状混交,或星散状混交,马尾松、木荷混交比例为5~3∶1,初植株行距为1.2m×1.2m、1.5m×1.5m或2m×2m,密度为4440~6944株·hm-2。

English Abstract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