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山地麻竹笋用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生产力及能量结构

邱尔发 陈卓梅 郑郁善 洪伟 黄宝龙 杨主泉

引用本文:
Citation:

山地麻竹笋用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生产力及能量结构

  • 基金项目:

    福建省水保站"麻竹林生态系统水文和养分研究";国家"十五"攻关重大专项"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面'的研究与示范"(2002BA516A17)资助

Study on the Biomass,Productivity and Energy Structure of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Plantations Planted on Mountainous Areas

  • 摘要: 对南靖林场5a山地麻竹林生物量、生产力及能量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麻竹林现存生物量、能量贮量和移出林外利用的生产力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3a以后竹林地下部分生物量、能量贮量大于地上部分生物量,林下植被生物量和能量随竹龄增大而减小,1、2a竹林林下植被能量贮量高于麻竹林层;麻竹林各组分的热值为17.2059~20.2806kJ·g-1,灌木的最高,地表残留物的最低。
  • [1] 漆良华张旭东周金星李志辉黄玲玲杨模华 . 马尾松飞播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变化规律与结构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3): 344-349.
    [2] 丁贵杰王鹏程 .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变化规律研究Ⅱ.不同林龄生物量及生产力.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1): 47-53.
    [3] 陈遐林马钦彦康峰峰曹文强张国华陈宗伟 . 山西太岳山典型灌木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3): 304-309.
    [4] 方江平 . 西藏南伊沟林芝云杉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5): 582-589.
    [5] 陈德祥李意德骆土寿林明献孙云霄 . 海南岛尖峰岭鸡毛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5): 598-604.
    [6] 张群范少辉刘广路冯慧想宗亦尘费本华 . 长江滩地I-72杨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4): 542-547.
    [7] 周政贤谢双喜 . 杜仲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7(6): 646-651.
    [8] 聂道平 . 不同立地条件的杉木人工林生产力和养分循环*.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6): 643-649.
    [9] 孔芬刘小勇王港振张坤 . 施肥量对山地核桃光合与快速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6, 29(5): 764-769.
    [10] 朱可峰廖宝文章家恩 . 广州市南沙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木榄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4): 531-536.
    [11] 张家城盛炜彤聂道平白秀兰 . 江西分宜地区杉木人工林不同代数间生产力与生物量构成的比较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2): 160-167.
    [12] 廖宝文郑德璋郑松发 . 木榄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1, 4(1): 22-29.
    [13] 李意德张振才 . 海南粗榧早期生长特性及栽培前景. 林业科学研究, 1992, 5(2): 163-169.
    [14] 黄启民杨迪蝶沈允钢邱国雄 . 毛竹林的初级生产力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5): 536-540.
    [15] 肖文发聂道平张家诚 . 我国杉木林生物量与能量利用率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3): 237-243.
    [16] 韩斐扬周群英陈少雄陈文平李天会吴志华简明 . 2种桉树不同林龄生物量与能量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5): 690-696.
    [17] 张小全 . 环境因子对树木细根生物量、生产与周转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5): 566-573.
    [18] 梁军徐锡增吕士行 . I-69杨胶合板用材林产量及生物量结构.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2): 154-159.
    [19] 董文渊黄宝龙谢泽轩谢周华刘厚源 . 筇竹无性系种群生物量结构与动态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4): 416-420.
    [20] . 不同经营方式对绿竹地下结构和林分生物量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1): -.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51
  • HTML全文浏览量:  235
  • PDF下载量:  147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3-05-06

山地麻竹笋用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生产力及能量结构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 100091
  • 2.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23
  • 3.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南平 353001
  • 4.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
  • 5. 桂林工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  福建省水保站"麻竹林生态系统水文和养分研究";国家"十五"攻关重大专项"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面'的研究与示范"(2002BA516A17)资助

摘要: 对南靖林场5a山地麻竹林生物量、生产力及能量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麻竹林现存生物量、能量贮量和移出林外利用的生产力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3a以后竹林地下部分生物量、能量贮量大于地上部分生物量,林下植被生物量和能量随竹龄增大而减小,1、2a竹林林下植被能量贮量高于麻竹林层;麻竹林各组分的热值为17.2059~20.2806kJ·g-1,灌木的最高,地表残留物的最低。

English Abstract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