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云南红豆杉的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

苏建荣 张志钧 邓疆 李国松

引用本文:
Citation:

云南红豆杉的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

  • 基金项目:

    科技部科研院所公益研究专项项目“濒危植物云南红豆杉的资源及保护技术研究”(2004DIBJ104);科技部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长江上游生态系统管理”(2002DFG00017)的部分研究内容

  • 中图分类号: S791.49

Relationships between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axus wallichiana and Climate in China

  • CLC number: S791.49

  • 摘要: 在广泛收集云南红豆杉地理分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研究植被与气候相互关系的指标和方法,包括K ira温暖指数、寒冷指数和徐文铎湿度指数,Penman可能蒸散、干燥度,Thornthwaite可能蒸散和水分指数,Holdridg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生物温度和可能蒸散率,以及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10℃积温、年降水量和年相对湿度等单一气象因子,研究了云南红豆杉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及其与气候的关系,讨论了云南红豆杉垂直分布的上限、下限以及北界热量指标状况。通过主成分分析,找出了影响云南红豆杉地理分布的主要因子,按作用大小的排序是:低温条件湿度因子高温条件光照因子。
  • [1] 陈飞王健敏孙宝刚陈晓鸣杨子祥段兆尧 . 云南松的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2): 163-168.
    [2] 苏建荣张志钧邓疆 . 不同树龄、不同地理种源云南红豆杉紫杉醇含量变化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4): 369-374.
    [3] 刘世荣徐德应王兵 . 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Ⅰ.中国森林现实生产力的特征及地理分布格局*.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6): 633-642.
    [4] 苏建荣张志钧邓疆陈智勇 . 云南红豆杉种群结构与生命表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6): 651-656.
    [5] 苏建荣张志钧陈智勇 . 藏东南云南红豆杉的药用成分含量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1): 15-20.
    [6] 缪迎春苏建荣张志钧 . 云南红豆杉简并锚定微卫星-PCR反应体系优化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6): 739-743.
    [7] . 云南红豆杉种子贮藏过程中胚的变化.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1): -.
    [8] 苏建荣臧传富刘万德李帅锋张志钧 . 光质对云南红豆杉生长及紫杉烷含量影响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4): 419-424.
    [9] 苏磊苏建荣刘万德李帅锋 . 异质光环境下云南红豆杉的构型与叶构件水分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4): 505-509.
    [10] 臧传富苏建荣张志钧 . 云南红豆杉扦插苗和实生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3): 411-416.
    [11] 卞方圆苏磊苏建荣刘万德 . 枝叶采收对人工云南红豆杉叶构件种群特性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5): 631-638.
    [12] 胡炳堂王舟莲洪顺山 . 浙闽毛竹林土壤有效硅含量与地理分布*.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7(4): 364-370.
    [13] 王利兵 . 我国3种杏的地理分布及其植物学性状.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3): 435-439.
    [14] 姜景民 . 中国桦木属植物地理分布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0, 3(1): 55-62.
    [15] 张长海 . 白蜡虫在我国的地理分布. 林业科学研究, 1991, 4(2): 192-196.
    [16] 曾杰郑海水翁启杰 . 我国西南桦的地理分布与适生条件.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5): 479-484.
    [17] 姜景民 . 浙江省槭属植物区系与分布的初步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0, 3(6): 623-628.
    [18] 陈飞王健敏陈晓鸣孙宝刚杨子祥段兆尧 . 基于Kira指标的云南松气候适宜性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5): 576-581.
    [19] 刘芙蓉罗建勋杨马进 . 山桐子的地理分布及其潜在适宜栽培区区划. 林业科学研究, 2017, 30(6): 1028-1033.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7.06.021
    [20] 张志权廖文波陈志明莫炳友 . 南方红豆杉嫩枝扦插生根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5): 539-54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495
  • HTML全文浏览量:  308
  • PDF下载量:  152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5-01-15

云南红豆杉的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云南新平653407
  • 2.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理局 云南昆明650224
基金项目:  科技部科研院所公益研究专项项目“濒危植物云南红豆杉的资源及保护技术研究”(2004DIBJ104);科技部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长江上游生态系统管理”(2002DFG00017)的部分研究内容

摘要: 在广泛收集云南红豆杉地理分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研究植被与气候相互关系的指标和方法,包括K ira温暖指数、寒冷指数和徐文铎湿度指数,Penman可能蒸散、干燥度,Thornthwaite可能蒸散和水分指数,Holdridg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生物温度和可能蒸散率,以及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10℃积温、年降水量和年相对湿度等单一气象因子,研究了云南红豆杉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及其与气候的关系,讨论了云南红豆杉垂直分布的上限、下限以及北界热量指标状况。通过主成分分析,找出了影响云南红豆杉地理分布的主要因子,按作用大小的排序是:低温条件湿度因子高温条件光照因子。

English Abstract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