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云南红豆杉种群结构与生命表分析

苏建荣 张志钧 邓疆 陈智勇

引用本文:
Citation:

云南红豆杉种群结构与生命表分析

  • 基金项目:

    科技部科研院所公益研究专项项目“濒危植物云南红豆杉的资源及保护技术研究”(2004DIBJ104)科技部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长江上游生态系统管理”(2002DFG00017)的部分研究内容

  • 中图分类号: S791.49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Life Table of the Endangered Population of Taxus yunnanensis

  • CLC number: S791.49

  • 摘要: 根据14块总面积为5600m2样地的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了云南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大小级结构,编制了该种 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并用4个生存函数进行种群的生存分析。结果表 明:云南红豆杉的种群数量少,种群发育过程中具波动性,但仍属稳定型种群。云南红豆杉的年龄结构与大小级结构 差异较大,不宜以大小级结构替代龄级结构。云南红豆杉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曲线,该种群的死亡率曲线与消失 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龄级为110-130a和220-250a阶段出现第一和第二峰值。生存空间与养分竞争 可能是产生最大第一峰值的主要原因。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云南红豆杉种群具有前期稳定、中期锐减、后期衰退的 特点。云南红豆杉种群在160-190 a龄级后进入生理衰老阶段,生存率小于5%,累计死亡率大于95%。
  • [1] 卞方圆苏磊苏建荣刘万德 . 枝叶采收对人工云南红豆杉叶构件种群特性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5): 631-638.
    [2] 黄铨佟金权杨培林吕志农 . 山西省关帝山中国沙棘种群表型结构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2, 5(5): 512-517.
    [3] 李娟石明吕亚媚杨锦超杜凡 . 极危植物云南火焰兰的发现及种群现状.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3): 9-14.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3.002
    [4] 张忠和陈晓鸣石雷徐珑峰万有铭和菊 . 基于生命表技术的胭脂虫适生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4): 484-489.
    [5] 苏建荣张志钧陈智勇 . 藏东南云南红豆杉的药用成分含量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1): 15-20.
    [6] 缪迎春苏建荣张志钧 . 云南红豆杉简并锚定微卫星-PCR反应体系优化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6): 739-743.
    [7] . 云南红豆杉种子贮藏过程中胚的变化.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1): -.
    [8] 臧传富苏建荣张志钧 . 云南红豆杉扦插苗和实生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3): 411-416.
    [9] 苏建荣臧传富刘万德李帅锋张志钧 . 光质对云南红豆杉生长及紫杉烷含量影响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4): 419-424.
    [10] 苏磊苏建荣刘万德李帅锋 . 异质光环境下云南红豆杉的构型与叶构件水分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4): 505-509.
    [11] 苏建荣张志钧邓疆 . 不同树龄、不同地理种源云南红豆杉紫杉醇含量变化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4): 369-374.
    [12] 苏建荣张志钧邓疆李国松 . 云南红豆杉的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5): 510-515.
    [13] 江年周健生史德山 . 马尾松毛虫二、三代地区种群动态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2, 5(5): 584-588.
    [14] 邱尔发董建文史久西汪瑛 . 闽浙乡村行道树种结构特征的比较.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1): 110-115.
    [15] 周本智傅懋毅 . 粗放经营毛竹林鞭系和根系结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2): 217-221.
    [16] 朱芹李培周鹏张俊杰阙青敏惠文凯陈晓阳 . 刨花润楠SSR-PCR体系优化及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4): 70-78.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4.010
    [17] 蒋有绪 . 世界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综述*. 林业科学研究, 1995, 8(3): 314-321.
    [18] 郑松发郑德璋廖宝文 . 海莲群落和木榄群落主要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2, 5(2): 149-157.
    [19] 刘延惠王彦辉于澎涛熊伟莫菲王占印 . 六盘山主要植被类型的生物量及其分配.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4): 443-452.
    [20] 张深梅奚建伟洪俊彦夏国华李岩黄兴召朱先富黄坚钦 . 大别山山核桃果实与叶片性状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1): 152-161.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0.01.02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854
  • HTML全文浏览量:  229
  • PDF下载量:  146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5-05-16

云南红豆杉种群结构与生命表分析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24
基金项目:  科技部科研院所公益研究专项项目“濒危植物云南红豆杉的资源及保护技术研究”(2004DIBJ104)科技部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长江上游生态系统管理”(2002DFG00017)的部分研究内容

摘要: 根据14块总面积为5600m2样地的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了云南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大小级结构,编制了该种 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并用4个生存函数进行种群的生存分析。结果表 明:云南红豆杉的种群数量少,种群发育过程中具波动性,但仍属稳定型种群。云南红豆杉的年龄结构与大小级结构 差异较大,不宜以大小级结构替代龄级结构。云南红豆杉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曲线,该种群的死亡率曲线与消失 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龄级为110-130a和220-250a阶段出现第一和第二峰值。生存空间与养分竞争 可能是产生最大第一峰值的主要原因。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云南红豆杉种群具有前期稳定、中期锐减、后期衰退的 特点。云南红豆杉种群在160-190 a龄级后进入生理衰老阶段,生存率小于5%,累计死亡率大于95%。

English Abstract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