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黄土高原沟壑区油松侧柏与沙棘混交的人工林的水文影响

韩恩贤 韩刚 薄颖生

引用本文:
Citation:

黄土高原沟壑区油松侧柏与沙棘混交的人工林的水文影响

  • 基金项目:

    国家林业局黄土高原林木培育实验室资助项目“黄土高原沙棘人工混交林研究”,编号:98-11

Hydrological Effect of Pinus tabulaeformis,Platycladus orientalis and Hippophae rhamnoides Mixed Plantation in Gully Region of Loess Plateau

  • 摘要: 采用国家标准森林分析方法进行了沙棘与油松、侧柏人工混交林的水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内年均降水量较林外减少了20.1%;林内月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以夏、秋、春、冬依次递减;年均气温比纯林内低0.1℃,相对湿度高4.5%;乔木层年均截留量较纯林提高了56.6%,灌木层提高了395.7%;年均地表径流量105.8 L,径流摸数为10.58 m3.km-2.a-1,纯林分别为1 349.05 L和134.9 m3.km-2.a-1,土壤侵蚀模数为0.65 t.hm-2.a-1,纯林为9.2 t.hm-2.a-1;枯枝落叶层现存量增加了200%;平均容水量为自身质量的3.1倍;土壤密度和土粒密度分别减少了6.3%和17.7%,含水量、孔隙度和通气度分别提高了6.1%、13.9%、20.3%。不同土层土壤密度和土粒密度由上到下逐渐增大,孔隙度和通气度表层较高,向下逐渐减少;底层、中层和表层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113.3%、38.6%和32.6%;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分别较纯林平均高11.0%、9.8%、10.5%,较荒地高36.0%、16.0%、25.6%;储水量和0~40 cm储水量分别较纯林和荒地提高了12.4%、22.7%,排水能力也较强。
  • [1] 何兴元,张成刚,杨思河.固N树种在混交林中的作用研究Ⅰ.沙棘混交林内根瘤固N与林木生长[J]..应用生态学报, 1996, 7(4) : 354~358

    [2] 高甲荣,肖斌,张东升.国外森林水文研究进展[J]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15 (5) : 60~64

    [3] 韩恩贤,韩刚.黄土高原沟壑区沙棘人工混交林改土效应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20 (6) : 879~884

    [4] 邹桂霞,李铁军,李晓华1辽西北缓坡地杨树沙棘混交林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2000, 14 (5) : 55~58

    [5] 尹光彩,周国逸,刘景时.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水文效应研究[J]1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4 (12) : 195~201

    [6] 陈礼光,郑郁善,林金国.突脉青冈林分水文效应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9, 19 (2) : 170~173

    [7] 马祥庆,何智英,俞新妥.杉木幼林生态系统水文效应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4, 14 (1) : 35~39

    [8] 王平,闫成璞,王玉玺.人工林植被水文效应研究[J] .黑龙江水利科技, 1999 (3) : 5~7

    [9] 丁军,王兆骞,陈欣.南方红壤丘陵区人工林地水文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2003, 17 (1) : 141~146

    [10] 李树人,赵永,闫志平,等.豫西伏牛山区日本落叶松林水文效应研究[J]1林业科学, 1999, 35 (专刊1) : 48~53

    [11] 胡承海,赵荣慧,郭荫槐. 辽西油松混交林速生机理的研究[J]1林业科技通讯, 1987 (2) : 4~7

    [12] 郑郁善.衫木毛竹混交林水文效应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5, 15 (2) , 170~173

    [13] 陈礼光,郑郁善,林金国.突脉青冈林分水文效应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9, 19 (5) : 325~330

  • [1] 尹准生孙长忠赵明扬 .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油松人工林枯落物截留雨量模拟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3): 417-420.
    [2] 李新平贺艳萍武秀娟任庆福 . 侧柏、油松幼苗水分胁迫试验.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1): 91-96.
    [3] 张万儒许本彤杨玲李彬屠星南李桂兰 . 北京西郊白皮松林、油松林、侧柏林下淋溶褐土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1, 4(1): 91-95.
    [4] 黄赛凤吴永波茆安敏 . 河岸缓冲带植被配置对径流水中磷的截留效果. 林业科学研究, 2024, 37(1): 73-81.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239
    [5] 张万儒许本彤杨玲李彬屠星南李桂兰 . 北京西郊白皮松、油松、柏树林下土壤动态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1, 4(6): 602-607.
    [6] 尹准生孙长忠赵明扬 .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油松人工林林冠截留模型及其参数特征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2): 261-264.
    [7] 刘勇李国雷 .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叶凋落物分解特性.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4): 500-505.
    [8] 薛立傅静丹郑卫国赵鸿杰谭家得张学平 . 有无枯落物覆盖对加勒比松林地表径流及其K流失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4): 510-514.
    [9] 邱治军吴仲民王旭邹滨罗鑫华 . 冰雪灾害对粤北九峰阔叶林枯落物量及水文功能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5): 591-595.
    [10] 郑金萍郭忠玲徐程扬范春楠庞圣江李兵 . 长白山主要次生林的枯落物现存量组成及持水特性.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6): 736-742.
    [11] . 不同年龄巨桉人工林枯落物和细根碳储量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3): -.
    [12] . 不同年龄巨枝人工林枯落物和细根碳储量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3): -.
    [13] 高迪郭建斌王彦辉王晓马菁洪流高艳斌 . 宁夏六盘山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水文效应.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4): 26-32.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4.004
    [14] 韩景军罗菊春肖文发张俊佩 . 长白山北部林区检查法经营云冷杉林对枯落物分解及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1): 31-38.
    [15] 杨学军韩崇选王明春杨清娥胡忠朗 . 多效抗旱驱鼠剂在飞播造林中的应用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5): 609-613.
    [16] 阮成江李代琼 . 黄土丘陵区沙棘林几个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1): 41-46.
    [17] 张恰咛朱清科任正龑黄正佳 . 地形对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7, 30(2): 300-306.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7.02.016
    [18] 张连金孙长忠赖光辉 . 北京九龙山侧柏生态公益林空间结构分析与评价.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4): 75-82.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4.011
    [19] 刘文桢赵中华惠刚盈张宋智 . 小陇山油松天然林结构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4): 437-442.
    [20] 玉宝王百田 . 晋西刺槐和油松人工林的耗水量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3): 390-39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787
  • HTML全文浏览量:  177
  • PDF下载量:  144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6-02-10

黄土高原沟壑区油松侧柏与沙棘混交的人工林的水文影响

  •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基金项目:  国家林业局黄土高原林木培育实验室资助项目“黄土高原沙棘人工混交林研究”,编号:98-11

摘要: 采用国家标准森林分析方法进行了沙棘与油松、侧柏人工混交林的水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内年均降水量较林外减少了20.1%;林内月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以夏、秋、春、冬依次递减;年均气温比纯林内低0.1℃,相对湿度高4.5%;乔木层年均截留量较纯林提高了56.6%,灌木层提高了395.7%;年均地表径流量105.8 L,径流摸数为10.58 m3.km-2.a-1,纯林分别为1 349.05 L和134.9 m3.km-2.a-1,土壤侵蚀模数为0.65 t.hm-2.a-1,纯林为9.2 t.hm-2.a-1;枯枝落叶层现存量增加了200%;平均容水量为自身质量的3.1倍;土壤密度和土粒密度分别减少了6.3%和17.7%,含水量、孔隙度和通气度分别提高了6.1%、13.9%、20.3%。不同土层土壤密度和土粒密度由上到下逐渐增大,孔隙度和通气度表层较高,向下逐渐减少;底层、中层和表层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113.3%、38.6%和32.6%;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分别较纯林平均高11.0%、9.8%、10.5%,较荒地高36.0%、16.0%、25.6%;储水量和0~40 cm储水量分别较纯林和荒地提高了12.4%、22.7%,排水能力也较强。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1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