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聚果榕雄花前期隐头果内小蜂瘿花分布格局的初步研究

翟树伟 杨大荣 彭艳琼

引用本文:
Citation:

聚果榕雄花前期隐头果内小蜂瘿花分布格局的初步研究

D istr ibution Pa tterns of Ga lls with D ifferent FigWa spsin Sycon ium ofMonoec ious F icus racem osa

  • 摘要: 雌雄同株榕树聚果榕隐头果内的瘿花在雄花前期分层明显,根据花梗长度的不同,可分为3层:靠近果腔的内层(花梗长度为5. 13 ±0. 65 mm) ,中层(花梗长度为3. 60 ±0. 47 mm)以及靠近果壁的外层(花梗长度为1. 32 ±0. 15 mm) 。3个层次的瘿花子房大小明显不同,内层瘿花子房显著大于中层和外层子房。各种小蜂所占据的瘿花子房大小也存在较大差异: Platyneu ra testacea显著大于其它各类小蜂所在子房的大小, P. m ay ri的瘿花子房大小与A pocrypta. westwoodi和Apocrypta sp. 差别不大,却显著大于P. agraensis与传粉榕小蜂。传粉榕小蜂所在的瘿花子房倾向于分布在内层以及中层,而非传粉小蜂则多居于外层瘿花子房中,造瘿者P. testacea所在的瘿花分布格局与其它非传粉小蜂的不同,而与传粉榕小蜂的相似。无论是造瘿类还是寄生类非传粉小蜂对榕树种子和传粉榕小蜂种群发展均不利。
  • [1] 谢晓波陶玫彭艳琼徐法健杨大荣 . 榕小蜂传粉行为对其繁殖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1): 74-78.
    [2] 杨大荣王瑞武宋启示张光明赵庭周 .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聚果榕小蜂季节性变化规律.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5): 477-484.
    [3] 王俪玢黄云浩张新娜王娟 . 雌雄异株树种簇毛槭的生殖成功影响因子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6): 114-120.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0.06.014
    [4] 李国会温国胜张明如周泽福 . 火炬树雌雄株生理生态特性差异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2): 263-268.
    [5] 原雅楠李正才王斌张雨洁黄盛怡 . 榧树种内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6): 73-79.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6.010
    [6] 彭艳琼杨大荣苏绍菊 . 木瓜榕和对叶榕上昆虫群落结构.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2): 136-142.
    [7] 李昆尹伟伦罗长维 . 小桐子繁育系统与传粉生态学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6): 775-781.
    [8] 彭艳琼杨大荣王秋艳徐磊魏作东 . 木瓜榕的性表达和繁殖特点.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1): 60-65.
    [9] 杨文云杨时宇李志国 . 印榕仙人掌栽培技术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6): 741-745.
    [10] 徐志宏何俊华 . 寄生天牛卵的跳小蜂一新种(膜翅目:跳小蜂科).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11(1): 86-88.
    [11] 魏建荣苏智王传珍曲花荣杨隽孟凡来 . 大规模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接蜂比例选择.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1): 66-69.
    [12] 吴国艳徐志宏郎学军 . 寄生栗瘿蜂的长尾啮小蜂一新种记述(膜翅目:姬小蜂科).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5): 530-532.
    [13] 杨时宇杨文云李志国赵一鹤 . 印榕仙人掌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1): 85-89.
    [14] 陆耀东田雪琴张学平 . AM 真菌对4个印度橡胶榕彩叶栽培种的接种效应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3): 385-389.
    [15] 徐志宏吴国艳 . 角胚跳小蜂属在我国的首次记录及其一新种记述(膜翅目:跳小蜂科).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5): 501-504.
    [16] 王浩杰徐天森林长春刘若平 . 两种竹瘿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1): 52-57.
    [17] 王浩杰徐天森林长春刘若平 . 两种竹瘿小蜂种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3): 284-289.
    [18] 耿显胜舒金平王浩杰 . 早园竹林2种造瘿小蜂及其形成的虫瘿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6): 764-768.
    [19] 方惠兰胡海军 . 白跗平腹小蜂对松毛虫卵的寄生率及控制作用*.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6): 703-706.
    [20] 徐志宏胡国良蒋惠中叶玉珠 . 育自竹子虫瘿中的10种小蜂及一中国新记录种记述.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4): 444-44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048
  • HTML全文浏览量:  237
  • PDF下载量:  163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聚果榕雄花前期隐头果内小蜂瘿花分布格局的初步研究

  •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 650223
  •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摘要: 雌雄同株榕树聚果榕隐头果内的瘿花在雄花前期分层明显,根据花梗长度的不同,可分为3层:靠近果腔的内层(花梗长度为5. 13 ±0. 65 mm) ,中层(花梗长度为3. 60 ±0. 47 mm)以及靠近果壁的外层(花梗长度为1. 32 ±0. 15 mm) 。3个层次的瘿花子房大小明显不同,内层瘿花子房显著大于中层和外层子房。各种小蜂所占据的瘿花子房大小也存在较大差异: Platyneu ra testacea显著大于其它各类小蜂所在子房的大小, P. m ay ri的瘿花子房大小与A pocrypta. westwoodi和Apocrypta sp. 差别不大,却显著大于P. agraensis与传粉榕小蜂。传粉榕小蜂所在的瘿花子房倾向于分布在内层以及中层,而非传粉小蜂则多居于外层瘿花子房中,造瘿者P. testacea所在的瘿花分布格局与其它非传粉小蜂的不同,而与传粉榕小蜂的相似。无论是造瘿类还是寄生类非传粉小蜂对榕树种子和传粉榕小蜂种群发展均不利。

English Abstract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