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N/S的绿竹笋用林丰产结构控制研究

陈双林 杨清平 陈长远

引用本文:
Citation:

基于N/S的绿竹笋用林丰产结构控制研究

  • 基金项目: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竹子种质资源培育及商品竹林可持续经营技术”(2001BA506B01)资助

Research on Structure Control of High Y ield B am busa oldham iBamboo Shoot Stands Ba sing on N /S

  • 摘要: 根据丛生竹以竹丛为无性系单元的特点,提出了丛立竹数与根盘面积比(N /S )的丛生竹林分结构概念,以绿竹笋用竹为对象,开展了竹林地环境资源高效利用的N /S 结构控制试验,结果表明: N /S 与丛竹笋产量呈单峰抛物线形关系,N /S优化配比为4. 0~5. 0株·m-2 ;竹丛根盘面积与竹冠平面面积呈线性增长关系,可以通过增大初植密度、扩大竹丛根盘面积来提高环境资源利用率。丰产林分结构立竹数为9 200~11 500株·hm-2 ,竹林竹丛根盘面积、土地利用率分别可达到2 300 m2 ·hm-2、23. 0% ,初植密度可提高到1 050丛·hm-2左右。
  • [1] 金爱武,胡超宗,陈宪文,等. 绿竹带蔸主枝扦插植株的生物学特性[J]. 竹子研究汇刊, 1999, 18 (1) : 75 - 78

    [2] 高瑞龙,林忠平,王杰铃. 绿竹笋及幼竹的生长动态[J]. 亚热带植物通讯, 2000, 29 (2) : 27 - 30

    [3] 郑维鹏,郑 蓉,林丽娜,等. 福建绿竹地理种源造林试验[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5 (2) : 226 - 229

    [4] 高培军,郑郁善,林镇斌,等. 绿竹开花生理生化特性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 2002, 21 (4) : 70 - 75

    [5] 郑容姝,郑郁善,张 梅,等. 盐分胁迫对沿海绿竹光合作用及叶绿素的影响[J]. 竹子研究汇刊, 2002, 21 (4) : 76 - 80

    [6] 林益明,林 鹏. 绿竹林铜锌锰元素含量特征及其动态[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38 (3) : 460 - 466

    [7] 陈其兵,刘光立,何远绿. 四川盆地山区撑绿竹、麻竹育苗造林技术[J]. 竹子研究汇刊, 2002, 21 (3) : 37 - 41

    [8] 谢锦忠,傅樊毅,张光楚,等. 丛生竹次生枝采萌圃促萌技术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 (2) : 111 - 117

    [9] 高瑞龙. 绿竹施肥种类、时间效果初步试验研究———绿竹施肥试验研究之二[J].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0, 20 (3) : 139 - 142

    [10] 雷泽兴. 绿竹的立竹密度结构试验[J]. 福建林业科技, 2001, 28(2) : 45 - 46

    [11] 董建文. 绿竹林丰产结构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0, 20(2) : 101 - 104

    [12] 陈双林,杨清平,陈长远,等. 绿竹笋用林林分结构与经济性状关系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3 (1) : 75 - 80

    [13] 李 睿,钟章成,维尔格M J A. 毛竹的无性系生长与立竹密度和叶龄结构的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1997, 21 (6) : 545 - 550

    [14]

    Marshall C. Source-sink relations of interconnected ramets[M] / /van Groenendael J, de Kroom H. Clonal Growth in Plants: Regulation and Function. The Hague: SFB Academic Publishing, 1990:23 - 41
    [15] 王昱生. 关于无性系植物种群整合作用研究的现状及其应用前景[J]. 生态学杂志, 1994, 13 (2) : 50 - 57

    [16] 董文渊. 竹类无性系种群生态学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J].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 (2) : 235 - 241

    [17]

    Stuefer J F, During H J, de Kroom H. High benefits of clonal integration in two stolonniferous species in response to heterogeneouslight environments[J]. Journal of Ecology, 1994, 82: 511 - 518
    [18]

    Kroom H, Kwant R. Density-dependent growth responses in twoclonal herbs: regulation of shoot density [J]. Ecology, 1991, 86:298 - 304
  • [1] 董丽莉孙化雨赵韩生娄永峰王丽丽高志民 . 绿竹BoGPIAP基因克隆与异位表达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5): 627-633.
    [2] 金川王月英 . 绿竹滩涂栽培试验.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1): 42-45.
    [3] . 不同经营方式对绿竹地下结构和林分生物量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1): -.
    [4] 杜澜陈亮谢锦忠张玮夏捷陈胜赖秋香吴玮 .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绿竹容器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4): 164-171.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4.023
    [5] 张文燕缪妙青林忠平毛石禧高瑞龙马乃训 . 绿竹造林及丰产培育技术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2): 146-151.
    [6] 李雪平高志民彭镇华岳永德高健蔡春菊牟少华 . 绿竹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的克隆及相关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5): 722-725.
    [7] 黄焕华邵识烦陈拓童国建赖友明刘清浪 . 茶秆竹竹笋夜蛾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16(4): 444-448.
    [8] 楼一平 . 白哺鸡竹笋—幼竹生长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林业科学研究, 1991, 4(3): 314-317.
    [9] 顾大形陈双林郭子武杨清平李迎春 . 四季竹立竹地上现存生物量分配及其与构件因子关系.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4): 495-499.
    [10] 袁金玲熊登高胡炳堂金光钟志淇黄良江马乃训 . 珍稀保护竹种筇竹笋营养成分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6): 773-777.
    [11] . 优良经济竹种红竹笋营养成分及其遗传变异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6): 779-783.
    [12] 孙钊潘磊乔晶晶丁志丹孙玉军王轶夫 . 偏冠对树冠垂直投影面积计算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1): 166-171.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1.019
    [13] 刘怀赵志模徐学勤李映平 . 毛竹林竹冠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6): 841-846.
    [14] 刁军国红卢军雷相东唐守正 . 油松针叶面积估计模型及比叶面积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2): 174-180.
    [15] 解雅麟雷相东王海燕秦倩倩李翔 . 长白落叶松叶面积回归模型及比叶面积估计.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4): 57-63.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4.008
    [16] 李雁群 . 毛竹活立竹竹杆创口的伤流.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1): 108-110.
    [17] 郝佳熊伟王彦辉于澎涛刘延惠徐丽宏王轶浩张晓蓓 .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实测值与冠层分析仪读数值的比较和动态校正.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2): 231-235.
    [18] 张玮王鑫梅潘庆梅谢锦忠张劲松孟平 . 雷竹冠层叶片反射光谱特征及其对叶片水分变化的响应.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3): 73-79.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3.010
    [19] 何玉友陈双林郭子武徐森 . 覆盖雷竹笋色泽与品质相关性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6): 157-167.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6.019
    [20] 党宏忠张劲松李卫 . 柠条主根液流与叶面积关系初探.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5): 635-64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74
  • HTML全文浏览量:  191
  • PDF下载量:  130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7-10-05

基于N/S的绿竹笋用林丰产结构控制研究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富阳 311400
  • 2. 福建省漳浦县林业局,福建漳浦 363200
基金项目: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竹子种质资源培育及商品竹林可持续经营技术”(2001BA506B01)资助

摘要: 根据丛生竹以竹丛为无性系单元的特点,提出了丛立竹数与根盘面积比(N /S )的丛生竹林分结构概念,以绿竹笋用竹为对象,开展了竹林地环境资源高效利用的N /S 结构控制试验,结果表明: N /S 与丛竹笋产量呈单峰抛物线形关系,N /S优化配比为4. 0~5. 0株·m-2 ;竹丛根盘面积与竹冠平面面积呈线性增长关系,可以通过增大初植密度、扩大竹丛根盘面积来提高环境资源利用率。丰产林分结构立竹数为9 200~11 500株·hm-2 ,竹林竹丛根盘面积、土地利用率分别可达到2 300 m2 ·hm-2、23. 0% ,初植密度可提高到1 050丛·hm-2左右。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