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闽楠天然林与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江香梅 肖复明 龚斌 叶金山

引用本文:
Citation:

闽楠天然林与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 基金项目:

    江西省科技攻关重大专项“闽楠、红楠单板材定向培育及遗传改良技术研究”和江西省林业厅学科带头人项目“楠属、润楠属主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发展利用研究”资助

Study on Physica l andMechan ica l Properties of Phoebe bou rneiWoodfrom Planta tion and Na tura l Forest

  • 摘要: 对闽楠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闽楠天然林木材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分别为0. 721 g·cm - 3和0. 680 g·cm-3 ,人工林木材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分别为0. 572 g·cm-3和0. 535 g·cm - 3 ,闽楠天然林木材密度大于人工林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人工林木材密度变异系数却小于天然林。闽楠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气干状态下体积干缩率分别为4. 935%和6. 439% ,全干状态下分别为9. 330%和11. 376% ,闽楠人工林木材的尺寸稳定性稍差于天然林,但从木材的差异干缩来看,闽楠天然林和人工林相近,分别为1. 75和1. 76。闽楠天然林木材端面、径面和弦面硬度分别为7 583 N、6 183 N和6 625 N,稍大于人工林,但差异不显著。闽楠天然林与人工林旋切板背面裂隙率分别为53%和67% ,单板厚度的偏差人工林和天然林分别为0. 08mm和0. 09 mm。由此可知,发展闽楠人工林可以得到质量与闽楠天然林相近的板材。
  • [1] 傅立国,金鉴明. 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1

    [2] 成俊卿. 中国热带亚热带木材识别、材性和利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0

    [3] 成俊卿. 木材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5

    [4] 童再康,俞友明,郑勇平. 黑杨派新无性系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 (4) : 450 - 456

    [5] 李金花,张绮纹. 不同年龄47号杨木材性质变异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 (5) : 567 - 572

    [6] 王明庥,黄敏仁,阮锡根,等. 黑杨派新无性系木材性状的遗传改良[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88, 12 (1) : 1 - 9

    [7]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中国主要树种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质[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2

    [8] 江泽慧,彭镇华. 世界主要树种木材科学特性[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9] 蔡 坚,潘 文,冯 水,等. 间伐强度对湿地松木材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 (3) : 297 - 303

    [10] 骆嘉言,林金国,李大岔, 等. 香椿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材性的比较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3, 18 (2) : 77 - 79

    [11] 林金国,郑郁善,陈新兴,等. 突脉青冈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9, 19 (1) : 47 - 49

    [12] 陈祖松. 福建柏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9, 19 (3) : 223 - 226

    [13] 肖祥希,杨宗武,叶忠华,等. 福建柏与杉木、马尾松人工林木材材性比较分析[J]. 林业科技通讯, 2000 (2) : 3 - 5

  • [1] 楚秀丽刘青华范辉华王生华陈柳英周志春 . 不同生境、造林模式闽楠人工林生长及林分分化.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4): 445-453.
    [2] 李雪云潘萍臧颢宁金魁欧阳勋志李小林桂亚可吴自荣 . 闽楠天然次生林自然更新的影响因子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7, 30(5): 701-708.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7.05.001
    [3] 王健敏刘娟陈晓鸣温庆忠段兆尧赖兴会 . 云南松天然林及人工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比较.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4): 515-522.
    [4] 卢琦赵体顺罗天祥金烈谊阴三军 . 黄山松天然林与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生长规律的比较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3): 273-277.
    [5] 王宏星孙晓梅陈东升沈亚洲马建伟 . 甘肃小陇山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3): 294-301.
    [6] 袁星明朱宁华郭耆周光益蒙敏燕吴尚勇杨乐苏 . 南亚热带不同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土壤质量评价.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3): 112-122.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3.013
    [7] 胡新生邬荣领韩一凡 . 林木群体遗传资源可持续经营探讨 Ⅱ.我国重要乡土树种天然与人工群体经营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1): 1-7.
    [8] 刘 军陈益泰罗阳富姜景民邵文豪岳华峰 . 毛红椿天然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1): 93-97.
    [9] 刘文桢赵中华惠刚盈张宋智 . 小陇山油松天然林结构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4): 437-442.
    [10] 李远发赵中华胡艳波惠刚盈 . 天然林经营效果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2): 123-129.
    [11] 赵中华惠刚盈袁士云刘文桢 . 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的树种多样性和结构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5): 605-610.
    [12] 周彬王戈唐源盛张炜银臧润国 . 中国西南山区天然林退化分区.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4): 612-616.
    [13] . 天然林林分经营迫切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3): -.
    [14] 张岗岗王得祥柴宗政张丛珊刘文桢张宋智 . 小陇山2种典型天然林空间结构参数分布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4): 531-537.
    [15] 赵中华刘文桢石小龙李安民郭小龙张弓乔惠刚盈 . 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结构动态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6): 759-766.
    [16] 惠刚盈赵中华胡艳波张弓乔刘文桢白超 . 我国西北主要天然林经营模式设计. 林业科学研究, 2016, 29(2): 155-161.
    [17] 骆丹王春胜刀保辉赵志刚郭俊杰曾杰 . 云南德宏州西南桦天然林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5): 159-167.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05.019
    [18] 玉 宝乌吉斯古楞王百田王立明达布希拉图 .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不同林分结构林木水平分布格局特征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1): 83-88.
    [19] 赵中华白登忠惠刚盈袁士云 . 小陇山不同经营措施下次生锐齿栎天然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3): 326-331.
    [20] 郑德祥蔡杨新杨玉洁钟兆全缪三华吴文斌 . 闽北闽粤栲天然林主要树种幼树器官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7, 30(1): 154-159.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7.01.02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91
  • HTML全文浏览量:  201
  • PDF下载量:  149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6-09-05

闽楠天然林与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 1.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省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32
基金项目:  江西省科技攻关重大专项“闽楠、红楠单板材定向培育及遗传改良技术研究”和江西省林业厅学科带头人项目“楠属、润楠属主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发展利用研究”资助

摘要: 对闽楠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闽楠天然林木材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分别为0. 721 g·cm - 3和0. 680 g·cm-3 ,人工林木材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分别为0. 572 g·cm-3和0. 535 g·cm - 3 ,闽楠天然林木材密度大于人工林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人工林木材密度变异系数却小于天然林。闽楠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气干状态下体积干缩率分别为4. 935%和6. 439% ,全干状态下分别为9. 330%和11. 376% ,闽楠人工林木材的尺寸稳定性稍差于天然林,但从木材的差异干缩来看,闽楠天然林和人工林相近,分别为1. 75和1. 76。闽楠天然林木材端面、径面和弦面硬度分别为7 583 N、6 183 N和6 625 N,稍大于人工林,但差异不显著。闽楠天然林与人工林旋切板背面裂隙率分别为53%和67% ,单板厚度的偏差人工林和天然林分别为0. 08mm和0. 09 mm。由此可知,发展闽楠人工林可以得到质量与闽楠天然林相近的板材。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1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