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乡村景观格局热效应研究

引用本文:
Citation:

乡村景观格局热效应研究

  • 基金项目:

    国家"十一五"林业科技支撑计划专题"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技术试验示范"(2006BAD03A00-6);浙江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环杭州湾林业景观生态体系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2004C12030)

Thermal Effect of Rural Landscape Patterns

  • 摘要: 利用Quickbird和ETM影像对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平原220 km2区域内50个村庄景观格局热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环境亮温与建筑、水体、草地、林地、绿地(草地+林地)5种地类斑块共45个景观指数间的数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各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众多景观指数可分为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形状指数、核心区规模指数、100 m缓冲区相关指数、其它指数6类,其中优势斑块和景观总体的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是环境亮温的主要作用因子;有关建筑斑块及核心区景观总体规模的指数(建筑的覆盖率、块均面积、聚合度,核心区的总面积、总周长、总块均面积)与环境亮温为正相关关系,其它多为负相关,因此建成区规模较小、各地类以众多小斑块均匀分布、建筑覆盖率低且形状狭长的村庄更有助于环境降温。建立了4个亮温预测模型(Ra2>0.9),筛选出相应的亮温预测及调控因子组;在核心区,环境亮温的单因子拟合效果欠佳,景观格局结构指数的作用不能忽略,结构指数对亮温的作用贡献约占总量的25%。
  • [1] 王绍武,现代气候学研究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2] 李延明,张济和,古润泽. 北京城市绿化与热岛效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园林,2004,20(1):72-75

    [3] 倪 黎,沈守云,黄培森.园林绿化对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27(2):36-43

    [4] Li Jiahong.Study of relation between land-cover condition and temperature based on landsat TM Data[J].遥感技术与应用,1998,13(1):18-28

    [5] 武佳卫,徐建华,谈文琦.上海城市热场与植被覆盖的关系研究[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07, 22(1):26-30

    [6] 李俊祥,宋永昌,傅徽楠.上海市中心城区地表温度与绿地覆盖率相关性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3,22(9):599-601

    [7] 冯 欣,应天玉,李明泽, 等.哈尔滨市热岛效应与绿色空间消长的关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 35(5):55-56

    [8]

    Shanshua-Bar L.Hoffman M E.Vegetation as a climatic component in the design of an urban street: empir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cooling effect of urban green areas with trees[J].Energy and Buildings,2000,31:221-235
    [9]

    King A W, With K A. Dispersal success on spatially structured landscapes: when do spatial pattern and dispersal behavior really matter? [J]. Ecological Modelling, 2002,147(1):23-39
    [10]

    Makoto Y,Robert D,Yoshitake K,et al.The cooling effect of paddy fields on summertime air temperature in residential Tokyo,Japan[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1,53(1-4):17-27
    [11] 周志翔,邵天一,唐万鹏,等.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及其环境效应——以宜昌市中心城区为例[J]. 生态学报,2004,24(2):186-192

    [12] 马勇刚,塔西甫拉提·特依拜,黄 粤,等.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 干旱区研究,2006,23(1):172-176

    [13] 马雪梅,张友静,黄 浩.城市热场与绿地景观相关性定量分析[J]. 国土资源遥感,2005(3): 10-13

    [14] 岳文泽,徐丽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格局的热环境效应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J]. 地理科学,2007,27(2):243-248

    [15] 徐丽华, 岳文泽.城市公园景观的热环境效应[J]. 生态学报,2009,28(4):1702-1710

    [16] 王 勇,李发斌,李何超,等.RS与GIS支持下城市热岛效应与绿地空间相关性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8,21(4):81-87

    [17] 武小钢,蔺银鼎,闫海冰,等.城市绿地降温增湿效应与其结构特征相关性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16(6):1469-1473

    [18] 陈云浩,王 洁,李晓兵.夏季城市热场的卫星遥感分析[J]. 国土资源遥感,2002(4):55-59

    [19] 陈 峰,何报寅,龙占勇,等.利用Landsat ETM+分析城市热岛与下垫面的空间分布关系[J]. 国土资源遥感,2008(2):56-67

    [20]

    Streutker D R.A remote sensing study of the urban heat island of Houston,Texa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02,23(13):2595-2608
    [21] 周红妹,周成虎,葛伟强.基于遥感和GIS的城市热场分布规律研究[J].地理学报,2001,56(2):189-197

    [22]

    Riitter K H,O'Neill R V,Hunsaker C T.A factor analysis of landscape pattern and structure metrics[J].Landscape Ecol,1995,10(1):23-39
    [23] 布仁仓,胡远满,常 禹,等.景观指数之间的相关分析[J]. 生态学报,2005,25(10):2764-2775

    [24]

    O'Neill R V,Riitters K H,Wickham J D,et al. Landscape pattern metrics and regional assessment[J]. Ecosystem Health,1999,5(4):225-233
    [25] 胡华浪,陈云浩,宫阿都.城市热岛的遥感研究进展[J]. 国土资源遥感,2005(3):5-13

  • [1] . 常用景观指数的因子分析和筛选方法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4): -.
    [2] 周再知蔡满堂 .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2): 160-166.
    [3] 周再知蔡满堂许勇太 . 乡村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6): 599-605.
    [4] 丁向阳 . 南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1): 114-117.
    [5] . 梅州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2): -.
    [6] 李伟贾宝全王成郄光发 . 北京市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5): 747-752.
    [7] 范少辉洪志猛叶功富刘荣成张建生肖胜 . 福建沿海惠安县的景观生态格局分析与评价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5): 623-629.
    [8] 洪志猛叶功富康伟锋潘辉关庆伟 . 基于ETM+ 影像的厦门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Z1): 138-141.
    [9] 王斌张硕新杨校生 . 人为干扰对秦岭火地塘林区景观格局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4): 544-553.
    [10] 洪奕丰王小明周本智林辉陈柏海李晓靖 . 玉环县沿海防护林景观格局及其高程响应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2): 182-189.
    [11] 孙晓娟肖文发刘晓东 . 三峡库区森林景观安全格局定量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6): 836-840.
    [12] 陈雅如肖文发冯源滕明君 . 三峡库区1992—2012年森林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7, 30(4): 542-550.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7.04.002
    [13] 陈步峰潘勇军肖以华吴敏杨宏宇 . 广州机场路景观防护林的环境效应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3): 278-284.
    [14] 张劲松宋兆民孟平辛学兵陆光明 . 银杏-小麦间作系统水热效应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4): 457-462.
    [15] 孙晓娟范文义蔡体久 . 基于GIS平台的公别拉河流域水源涵养林景观格局与功能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2): 257-262.
    [16] 冯益明吴波卢琦王学全杨恒华孙德福 . 青藏高原高寒沙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以青海贵南县为例.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2): 182-187.
    [17] 吴庭天丁山陈宗铸雷金睿陈小花李苑菱 . 基于LUCC和景观格局变化的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动态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5): 154-162.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0.05.019
    [18] 戚继忠 . 城市植物功能景观建设理论探讨.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4): 513-516.
    [19] 洪玲霞陆元昌雷相东 . 金沟岭林场森林景观分类及景观变化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6): 717-725.
    [20] 刘建锋肖文发江泽平冯霞李秀英 . 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2): 222-22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189
  • HTML全文浏览量:  146
  • PDF下载量:  144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乡村景观格局热效应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十一五"林业科技支撑计划专题"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技术试验示范"(2006BAD03A00-6);浙江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环杭州湾林业景观生态体系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2004C12030)

摘要: 利用Quickbird和ETM影像对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平原220 km2区域内50个村庄景观格局热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环境亮温与建筑、水体、草地、林地、绿地(草地+林地)5种地类斑块共45个景观指数间的数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各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众多景观指数可分为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形状指数、核心区规模指数、100 m缓冲区相关指数、其它指数6类,其中优势斑块和景观总体的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是环境亮温的主要作用因子;有关建筑斑块及核心区景观总体规模的指数(建筑的覆盖率、块均面积、聚合度,核心区的总面积、总周长、总块均面积)与环境亮温为正相关关系,其它多为负相关,因此建成区规模较小、各地类以众多小斑块均匀分布、建筑覆盖率低且形状狭长的村庄更有助于环境降温。建立了4个亮温预测模型(Ra2>0.9),筛选出相应的亮温预测及调控因子组;在核心区,环境亮温的单因子拟合效果欠佳,景观格局结构指数的作用不能忽略,结构指数对亮温的作用贡献约占总量的25%。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