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不同加工方式对油茶籽油理化性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引用本文:
Citation:

不同加工方式对油茶籽油理化性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 基金项目:

    国家林业局公益专项(200704036);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7C12067);国家林业局"948"引进项目"油脂的酶法制取及副产物回收技术引进"(2009-4-56)

Effects of Process Methods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and Nutrient Content of Tea Oil

  • 摘要: 研究了CO2超临界萃取、低温压榨、普通螺旋榨3种不同制油方法对油茶籽油酸值、过氧化值、碘价、色泽以及维生素E、β-胡萝卜素、角鲨烯、β-谷甾醇、总磷、脂肪酸组成成分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制油方法中,普通螺旋榨油其酸值、过氧化值最高,显著高于另外两种方法。维生素E、β-胡萝卜素、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以超临界萃取茶油最高,而总磷含量以低温压榨油最高,且与超临界萃取油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 [1] 庄瑞林. 中国油茶[M].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1-14

    [2] 傅长根,周 鹏.植物油领域的新军——茶油[J].江西食品工业,2003(2):19-21

    [3] 张 可,钱 和,张 添.油茶籽的综合开发利用[J].食品科技,2003(4):85-86

    [4] 钟海雁,谢碧霞,王承南.我国油茶加工利用研究现状及方向[J]. 林业科技开发,2001(4):6-8

    [5] 何东平,方立中,汤 波,等.浓香茶子油的研制[J].武汉食品工业学院学报,1997(1):1-5

    [6] 钟海雁,王承南,谢碧霞.超临界CO2萃取茶油的初步研究[J]. 食品与机械,1999(2):13-14

    [7] Cocero M J,Calvo L.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sunflower seed oil with CO2-ethanol mixtures[J]. J Am Oil Chem Soc ,1996 ,73:1573-1578
    [8] 拉泽洪 H J, 戴克 H D,忻耀年.菜籽脱皮冷榨的理论和实践[J].中国油脂,2000,25(6):50-54

    [9] GB/T5530-2005 动植物油脂酸价和酸度测定[S]

    [10] [10] GB/T5538-2005 油脂过氧化值测定[S]

    [11] [11] GB/T 5532-1995 植物油碘价测定[S]

    [12] [12] GB/T5525-1985 植物油脂检验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法[S]

    [13] [13] GB/T5009.82-2003 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S]

    [14] [14] GB/T5009.83-2003 食品中胡萝卜素的测定[S]

    [15] [15] 毛多斌,贾春晓,孙晓丽,等.几种功能性植物油中角鲨烯和维生素E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2007,22(2): 79-81

    [16] [16] 鲍忠定,许荣年,张颂红.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油中植物甾醇和胆固醇[J].分析化学,2002,30(12):1490-1493

    [17] [17] GB/T5009.87-2003 食品中磷的测定[S]

    [18] [18] GB/T17376-1998 动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酯制备[S]

    [19] [19] 阮海健,李少华.茶籽油加工现状及开发对策[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2(8):33-34

    [20] [20] 罗晓岚.油脂在脱臭后反式脂肪酸的生成及维生素E的损失问题的探讨[J].中国油脂,2000,25(1):26-29

    [21] [21] GB 11765-2003 油茶籽油[S]

    [22] [22] 刘慧琼,郭书好,沈英森,等. 半夏中β-谷甾醇的抗氧化作用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20:281-283

    [23] [23] 方学智,姚小华,王开良,等.不同制油方法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J].中国油脂,2009,34(1):23-26

    [24]

  • [1] 田潇潇方学智孙汉洲杜孟浩 . 不同油茶物种及品种果实中甘油三酯成分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2): 41-47.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2.006
    [2] 李好方学智钟海雁费学谦罗凡 . 油茶籽成熟过程中油脂及营养物质变化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1): 86-91.
    [3] 许煌灿周再知尹光天 . 藤茎嫩梢的营养成分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1991, 4(4): 459-462.
    [4] 宋国彬郑华冯颖张雯雯李坤徐涓涂行浩张弘 . 温度和处理方式对余甘子果理化性质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4): 514-520.
    [5] 李长根曹成亮秦盛缪倩孙勇蒋继宏 . 银杏内生细菌XZNUM033的鉴定及其抗杨树变色真菌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5): 708-712.
    [6] . 优良经济竹种红竹笋营养成分及其遗传变异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6): 779-783.
    [7] 冯颖何钊徐珑峰张忠和石雷陈晓鸣 . 云南栽培玛咖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5): 696-700.
    [8] 徐娟梁丽松王贵禧马惠铃 . 不同品种板栗贮藏前后主要营养成分变化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2): 150-153.
    [9] 常君任华东姚小华王开良周燕周振琪 . 山核桃不同无性系果实性状及营养成分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7, 30(1): 166-173.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7.01.023
    [10] . 4种山茶花营养成分及有害元素含量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2): 298-301.
    [11] 倪穗李纪元李辛雷范正琪田敏鲁仪增 . 牛奶子果实性状及营养成分的产地与株间变异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3): 404-407.
    [12] 郭杨余学军 . 遮光对茶秆竹笋外观形态及不同部位间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23, 36(4): 90-98. doi: 10.12403/j.1001-1498.20220611
    [13] 熊仕发吴立文陈益存高暝周新华汪阳东 . 不同种源白栎果实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含量变异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2): 93-102.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0.02.012
    [14] 国嘉兴曾健勇石疆红石中斌张国财张杰 . Mn2+和Co2+胁迫对舞毒蛾幼虫营养和抗氧化力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1): 131-135.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0.01.017
    [15] 李伟成王树东钟哲科周妍 . 覆膜对酒竹笋营养元素与成分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5): 732-735.
    [16] 兰倩刘建锋史胜青常二梅邓楠江泽平 . 小叶买麻藤种子营养及药用成分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3): 441-444.
    [17] 张蕾倪穗李纪元范正琪蒋昌杰陈德龙 . 金花茶不同时期花瓣营养与生物活性成分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2): 32-38.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05
    [18] 王自力王绍云叶寿德陈勇冯颖陈晓鸣 . 白蜡虫营养需求与寄主植物的营养关系.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4): 421-424.
    [19] 马涛冯颖吴兴平张翼鸿马艳王自力 . 蛹虫草的一种寄主昆虫初步调查和主要成分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1): 63-67.
    [20] 阎艳霞王玉魁孟伟杨超伟崔令军张东 . 6种引进滨藜属植物叶片的饲用营养价值评价.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5): 693-69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139
  • HTML全文浏览量:  240
  • PDF下载量:  280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不同加工方式对油茶籽油理化性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基金项目:  国家林业局公益专项(200704036);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7C12067);国家林业局"948"引进项目"油脂的酶法制取及副产物回收技术引进"(2009-4-56)

摘要: 研究了CO2超临界萃取、低温压榨、普通螺旋榨3种不同制油方法对油茶籽油酸值、过氧化值、碘价、色泽以及维生素E、β-胡萝卜素、角鲨烯、β-谷甾醇、总磷、脂肪酸组成成分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制油方法中,普通螺旋榨油其酸值、过氧化值最高,显著高于另外两种方法。维生素E、β-胡萝卜素、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以超临界萃取茶油最高,而总磷含量以低温压榨油最高,且与超临界萃取油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