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文峪河上游河岸林凋落物及其分解过程研究

张芸香 张晋明 郭晋平

引用本文:
Citation:

文峪河上游河岸林凋落物及其分解过程研究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480),博士点基金(200801130002),山西省留学基金(2008079)

  • 中图分类号: S718.55

Forest Litter and Its Decomposing Processes in Riparian Forests of the Upstream of Wenyu River

  • CLC number: S718.55

  • 摘要: 通过凋落物定点收集调查和分解袋定点埋置实验,对文峪河上游山地溪流河岸带寒温性针阔叶混交林的年凋落量动态和凋落叶在不同环境中的分解进程进行了周年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地区山地溪流河岸林在河岸带和溪流中的年凋落量分别为3.46 和4.09 t·hm-2·a-1;河岸带和溪流凋落物中阔叶凋落量占优势,分别占40.55%和40.19%,针阔叶凋落量分别占到总凋落量的62.00%和59.64%,枝和叶凋落量分别占总凋落量的81.09%和77.92%,凋落物各组分的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阔叶>针叶>枝条>杂物>花和果实>树皮;河岸带和溪流的凋落量年动态均呈双峰态,其中秋季高峰期出现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高峰期凋落量分别占年凋落量的56.5%和52.7%;春季高峰期出现在4月到6月,高峰期凋落量分别占年凋落量的23.3%和30.3%。在本研究地区,凋落叶分解速率总的来说低于亚热带地区,但高于许多温带森林;凋落叶在水体中的分解速率比在河岸带林下快,分解系数为0.712 9,半衰期为0.97年;而在河岸林下,距离河岸近的地方阳坡的分解速率比阴坡快,分解系数和半衰期分别为0.531 9、0.433 7和1.30年、1.60年;距离河岸远一些的地方阴坡的分解速率比阳坡快,分解系数和半衰期分别为0.604 2、0.440 1和1.15年、1.58年。
  • [1] 王凤友. 森林凋落量研究综述[J].生态学进展, 1989,6(2): 8-89

    [2]

    Benfield E F. Comparison of litterfall input to streams [J] J N Am Benthol Soc, 1997, 16: 3-161
    [3]

    Facelli J.M, Picket S T.A. Plant litter: its dynamics and effects on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J]. Bot Rev, 1991, 57:1-32
    [4]

    Facelli J M. Indirect effects of plant litter affect the establishment of woody seedling in oldfields[J]. Ecology, 1994, 75:1727-1735
    [5] 彭少麟,刘 强. 森林凋落物动态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J].生态学报, 2002,22(9):1534-1544

    [6] 邹 碧, 李志安, 丁永祯, 等.南亚热带4种人工林凋落物动态特征[J].生态学报,2006, 26(3):715-721

    [7] 江明喜,邓红兵,唐 涛,等.香溪河流域河流中树叶分解速率的比较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27-30

    [8] 杨玉盛, 陈银秀,何宗明,等.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性质的比较[J].林业科学,2004,40(1):2-10

    [9] 郭晋平,丁颖秀,张芸香.关帝山华北落叶松林凋落物累积和分解过程及其养分动态研究[J].生态学报,2009:29(10):2684-2695

    [10] 林 鹏,卢昌义,王恭礼,等.海南岛河港海莲红树林凋落物动态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0,14(1):69-74

    [11] 李雪峰,张 岩,牛丽君,等.长白山白桦(Betula platyphlla)纯林和白桦山杨(Populus davidiana)混交林凋落物的分解[J].生态学报,2007,27(5):1783-1790

    [12] 罗 辑,程根伟,宋孟强,等.贡嘎山峨眉冷杉林凋落物的特征[J].植物生态学报,2003,27(1):59-65

    [13] 许新健,陈金耀,俞新妥.武夷山六种杉木伴生树种落叶养分归还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5,15(3):213-217

    [14] 屠梦照,姚文华,翁 轰,等.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的特征[J].土壤学报,1993,30(1):35-41

    [15] 沈海龙,丁宝永,沈国舫,等.樟子松人工林下针阔叶凋落物分解动态[J].林业科学,1996,32(5):393-402

    [16] 卢俊培,刘其汉.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凋落叶分解过程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89,2(1):25-32

    [17] 杨玉盛,陈光水,郭剑芬,等.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的研究(英文)[J].植物生态学报,2002,26(3):275-282

    [18] 张彦东,王庆成,李清林.水曲柳落叶松纯林与混交林的枯叶分解动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9,27(4):5-8

  • [1] 高润梅郭晋平郭跃东张东旭 . 文峪河上游河岸林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1): 74-81.
    [2] 张清海叶功富林益明 . 滨海沙地木麻黄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热值的动态变化.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4): 455-549.
    [3] 秦倩倩王海燕李翔解雅麟雷相东郑永林杨丹丹 .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半分解层凋落物生态功能.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1): 147-152.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1.020
    [4] 李翔王海燕秦倩倩解雅麟王福增郑永林杨丹丹 . 采伐对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半分解层凋落物现存量、含水率及林分郁闭度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6): 114-120.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6.016
    [5] 张清海叶功富林益明 . 海岸沙地木麻黄人工林凋落物归还量及其热值动态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5): 600-605.
    [6] 杨超黄力高祥阳齐猛周侠杨永川 .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凋落动态及组成. 林业科学研究, 2016, 29(1): 1-9.
    [7] 邓承佳袁访卜通达梁红宋理洪 . 土壤动物对黔中地区喀斯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3): 72-81.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3.009
    [8] 张瑛徐庆高德强隋明浈张蓓蓓任冉冉左海军汪思龙 . 湖南会同不同林分类型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水文效应.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6): 81-89.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6.010
    [9] 崔雪王海燕邹佳何秦倩倩杜雪李翔张美娜耿琦 . 长白山针阔混交林凋落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23, 36(3): 91-99. doi: 10.12403/j.1001-1498.20220226
    [10] 许宇星王志超张丽丽竹万宽杜阿朋 . 不同种植年限尾巨桉人工林叶片-凋落物-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6): 168-174.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6.023
    [11] 段文标龚建美周美珩陈立新张玉双李梦薇翟亚坤关鑫 . 不同林型天然红松混交林林隙大小和枯叶分解对土壤微生物碳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7, 30(2): 268-275.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7.02.012
    [12] .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河岸林群落的土壤种子库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2): 157-164.
    [13] 张春雨赵秀海郑景明 .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隙与林下土壤性质对比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3): 347-352.
    [14] 马红亮魏春兰李磊高人尹云锋杨玉盛 . 添加葡萄糖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氮素转化及净矿化和硝化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3): 356-362.
    [15] 王梦思马红亮官晓辉高人尹云锋 . 凋落物和铵态氮添加对亚热带罗浮栲和杉木林土壤碳氮淋溶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6): 35-43.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06.004
    [16] . 亚热带甜槠和马尾松林菌群降解能力的比较.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4): -.
    [17] 李正才徐德应杨校生傅懋毅孙雪忠奚金荣 . 北亚热带6种森林类型凋落物分解过程中有机碳动态变化.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5): 675-680.
    [18] 卢俊培刘其汉 .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凋落叶分解过程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89, 2(1): 25-33.
    [19] 林英华杨德付张夫道王建修白秀兰王兵 . 栎林凋落层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在凋落物分解中的变化.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3): 331-336.
    [20] 刘勇李国雷 .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叶凋落物分解特性.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4): 500-50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967
  • HTML全文浏览量:  195
  • PDF下载量:  141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0-09-20

文峪河上游河岸林凋落物及其分解过程研究

  • 1.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480),博士点基金(200801130002),山西省留学基金(2008079)

摘要: 通过凋落物定点收集调查和分解袋定点埋置实验,对文峪河上游山地溪流河岸带寒温性针阔叶混交林的年凋落量动态和凋落叶在不同环境中的分解进程进行了周年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地区山地溪流河岸林在河岸带和溪流中的年凋落量分别为3.46 和4.09 t·hm-2·a-1;河岸带和溪流凋落物中阔叶凋落量占优势,分别占40.55%和40.19%,针阔叶凋落量分别占到总凋落量的62.00%和59.64%,枝和叶凋落量分别占总凋落量的81.09%和77.92%,凋落物各组分的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阔叶>针叶>枝条>杂物>花和果实>树皮;河岸带和溪流的凋落量年动态均呈双峰态,其中秋季高峰期出现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高峰期凋落量分别占年凋落量的56.5%和52.7%;春季高峰期出现在4月到6月,高峰期凋落量分别占年凋落量的23.3%和30.3%。在本研究地区,凋落叶分解速率总的来说低于亚热带地区,但高于许多温带森林;凋落叶在水体中的分解速率比在河岸带林下快,分解系数为0.712 9,半衰期为0.97年;而在河岸林下,距离河岸近的地方阳坡的分解速率比阴坡快,分解系数和半衰期分别为0.531 9、0.433 7和1.30年、1.60年;距离河岸远一些的地方阴坡的分解速率比阳坡快,分解系数和半衰期分别为0.604 2、0.440 1和1.15年、1.58年。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