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Ⅰ-69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研究

杨世桦 杨承栋 董玉红 李贻铨 徐清彦 彭自主 陈新初 李华爱

引用本文:
Citation:

Ⅰ-69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S718

Study on the Nutrient Cycling of Ⅰ-69 Poplar Plantation

  • CLC number: S718

  • 摘要: 对首个轮伐期内I-69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1)速生期叶片养分年平均适宜范围值:N(2.98% 3.37%)>Ca (2.26% 2.95%)>K(0.65% 0.73%)>Mg(0.35% 0.46%)>P (0.11% 0.13)%),属喜N、Ga树种。(2)速生期叶片养分的年、月变异极显著,林木生长规律一致,叶片对养分吸收、积累、分配与转移的动态变化反映了体内养分循环的特性。林木生物量分配顺序各年都相同:干>枝>侧根>主根>干皮>主根皮,叶随林龄增加递减;养分分配速生期为:侧根>枝>干>干皮>主根>主根皮,后期枝、干大于侧根,叶随林龄增加递减,但养分分配比叶高于干。生物养分量的积累与分配与林木生长一致。(3)该森林生态系统内养分循环速率:生长前期为0.47,后期为0.28;养分利用率也不同,前期生产1t干物质需要的主要养分量分别为:N:7.6 kg,Ca:4.97 kg,K:1.89 kg,Mg:0.84 kg,P;0.26 kg,后期则为N:4.3 kg,Ca:6.34 kg,K:1.39 kg,Mg:1.14 kg,P:0.18 kg。人工林采伐后年平均移出养分量占土壤相应年平均速效养分量为:N:36.80%,P:52.8%,K:19.73%。支出较大。但是土壤养分供给水准较高,在该森林生态系统中,以林木和土壤为主导的养分循环仍处于动态平衡的良性循环之中。
  • [1] 刘爱琴,范少辉,林开敏,等.不同栽植代数杉木林养分循环的比较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2):273-278

    [2] 余常斌,罗治建,陈卫文,等.幼龄杨树养分含量及其积累季节变化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5,25(2):181-186

    [3] 杨承栋.论合理保护开发利用中国森林土壤资源[J].世界林业研究, 2011, 24(1):19-27

    [4] 王少元.合理施用化学肥料提高杨树生长量的效应及其作用机理[M]//中国主要造林树种土壤质量演化与调控机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08-416

    [5] 祝 燕,刘 勇,李国雷,等.氮素营养对长白落叶松移植苗生长及养分状况的影响[J].林业科学, 2011,47(9):168-172

    [6] 王延平,王华田,姜岳忠,等.氮磷亏缺条件下杨树幼苗根系分泌芬酸的动态[J].林业科学, 2011,47(11):74-79

    [7]

    Bowen G D,Nambiar E K S. Nutrition of Platation Forests[M].London:Academic Prees, 1989:53-79
    [8] 李贻铨,陈章水.黄淮海及长江中游平原土壤与杨树生长关系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1983,19(1):1-13

    [9] 杨世桦,徐清彦. Ⅰ-69杨人工林生长规律与营养特性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1,4(1):38-43

    [10] 张 颖,孙向阳,曲天竹,等.三倍体毛白杨不同无性系叶片养分含量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23(2):64-68

    [11] 王保平,李素艳,孙向阳,等.泡桐生长季节中叶片养分吸收变化规律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5,18(2):120-124

    [12] 项文化,田大伦,闫文德,等.第2代杉木林速生阶段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生物循环[J].林业科学, 2002,38(2):2-8

    [13] 秦武明,何 斌,覃世赢,等.厚荚相思人工林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7,21(4):103-107

    [14] 何 斌,秦武明,余浩光,等.不同年龄阶段马占相思人工林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J].生态学报,2007,27(12):5158-5167

    [15] 李淑仪,钟继洪,漠晓勇,等.桉树土壤与营养研究[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

  • [1] 王家祥夏萍刘盛全 . I-69杨年轮宽度和密度变异规律.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5): 641-645.
    [2] 梁军徐锡增吕士行 . I-69杨生长过程分析和生长阶段划分.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4): 343-348.
    [3] 梁军徐锡增吕士行 . I-69杨胶合板用材林产量及生物量结构.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2): 154-159.
    [4] 马雪华 . 降雨在杉木和马尾松人工林养分循环中的作用. 林业科学研究, 1988, 1(2): 123-131.
    [5] 聂道平 . 不同立地条件的杉木人工林生产力和养分循环*.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6): 643-649.
    [6] 辛学兵翟明普 .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16(6): 668-676.
    [7] 徐大平曾育田李伟雄 . 尾叶桉幼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养分循环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7(6): 600-605.
    [8] 徐大平杨曾奖何其轩 . 马占相思中龄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养分循环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11(6): 592-598.
    [9] 徐大平何其轩杨曾奖龙友深简新华 . 巨尾桉人工林地上部分净生产力及养分循环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4): 365-372.
    [10] 杨世桦徐清彦李贻铨彭自主李维义陈新初 . Ⅰ-69杨人工林生长规律与营养特性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1, 4(1): 38-43.
    [11] 李炎香魏素梅 . 石梓生长规律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89, 2(4): 344-350.
    [12] 崔永忠廖声熙崔凯刘方炎汪阳东陈益存 . 贵州山区山苍子苗年生长规律.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4): 501-505.
    [13] 廖宝文郑德璋郑松发李云郑馨仁黄仲琪 . 海桑育苗技术及其幼苗生长规律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3): 296-302.
    [14] 刘纯鑫刘天颐黄少伟罗锐杨会肖王爱平 . 英德火炬松种子园子代在粤北的生长规律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5): 670-676.
    [15] 郝自远李火根康昊温小荣胡永清张井义黄敏仁凃峰戴兆霞 . 北美鹅掌楸人工林生长规律及早期选择可行性探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7, 30(5): 878-885.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7.05.023
    [16] 卢琦赵体顺罗天祥金烈谊阴三军 . 黄山松天然林与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生长规律的比较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3): 273-277.
    [17] 张勇仲崇禄陈羽陈珍姜清彬韩强方发之 . 海南木麻黄无性系生长过程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7, 30(4): 588-594.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7.04.008
    [18] 郑海水陈玉培曾杰李文良 . 不同种源西南桦在云南景东的生长差异.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6): 657-661.
    [19] 马浩陈科屹徐干君党禹杰何友均王建军 . 青海省不同生境下青海云杉胸径生长模型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24, 37(1): 119-129.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097
    [20] 樊巍高喜荣 . 林草牧复合系统研究进展.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4): 419-42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00
  • HTML全文浏览量:  201
  • PDF下载量:  157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2-08-20

Ⅰ-69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研究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 100091
  • 2. 湖南省汉寿县林科所, 湖南 汉寿 415900

摘要: 对首个轮伐期内I-69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1)速生期叶片养分年平均适宜范围值:N(2.98% 3.37%)>Ca (2.26% 2.95%)>K(0.65% 0.73%)>Mg(0.35% 0.46%)>P (0.11% 0.13)%),属喜N、Ga树种。(2)速生期叶片养分的年、月变异极显著,林木生长规律一致,叶片对养分吸收、积累、分配与转移的动态变化反映了体内养分循环的特性。林木生物量分配顺序各年都相同:干>枝>侧根>主根>干皮>主根皮,叶随林龄增加递减;养分分配速生期为:侧根>枝>干>干皮>主根>主根皮,后期枝、干大于侧根,叶随林龄增加递减,但养分分配比叶高于干。生物养分量的积累与分配与林木生长一致。(3)该森林生态系统内养分循环速率:生长前期为0.47,后期为0.28;养分利用率也不同,前期生产1t干物质需要的主要养分量分别为:N:7.6 kg,Ca:4.97 kg,K:1.89 kg,Mg:0.84 kg,P;0.26 kg,后期则为N:4.3 kg,Ca:6.34 kg,K:1.39 kg,Mg:1.14 kg,P:0.18 kg。人工林采伐后年平均移出养分量占土壤相应年平均速效养分量为:N:36.80%,P:52.8%,K:19.73%。支出较大。但是土壤养分供给水准较高,在该森林生态系统中,以林木和土壤为主导的养分循环仍处于动态平衡的良性循环之中。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