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美洲黑杨及其杂种F1无性系光合特性的研究

高暝 丁昌俊 苏晓华 黄秦军

引用本文:
Citation:

美洲黑杨及其杂种F1无性系光合特性的研究

  • 基金项目: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超高产优质杨树速生材新品种选育"(2012BAD01B03)

  • 中图分类号: S792.11

Comparison of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us deltoides and Their F1 Hybrid Clones

  • CLC number: S792.11

  • 摘要: 以美洲黑杨杂种F1代及亲本为研究材料,对叶面积、气体交换指标、气孔特征和RuBP羧化酶活性等进行测定,以揭示美洲黑杨亲本与杂交子代的光合速率、气孔特征、RuBP羧化酶活性差异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美洲黑杨不同生长势子代形成的生物学机理. 结果表明:与亲本和低亲子代相比,超高亲子代 H1、H2的光合面积(单叶面积和单株叶面积)最大、光合生产率(平均超母本46.22%,超父本66.37%)、叶绿素含量最高(平均超母本280.09%,超父本452.29%)、RuBP羧化酶活性最大(平均超母本20.79%,超父本58.56%),上、下表皮数量比和气孔频度最大,光饱和点最高(平均为2 189.33 μmol·m-2·s-1),而光补偿点、表观量子效率和暗呼吸速率最低,使其具有更广的光强适应能力,高效的光能吸收、转化和碳固定速率,并促进干物质积累和器官形态建成,从而提高生长速度. 单株叶面积、光合生产率和叶绿素含量可作为生长量评选的间接指标.
  • [1] 褚延广,苏晓华,黄秦军,等.欧洲黑杨基因资源光合生理特征与生长的关系[J]. 林业科学,2010,46(7):77-83.

    [2] 王振兴,朱锦懋,王 健,等. 闽楠幼树光合特性及生物量分配对光环境的响应[J]. 生态学报,2012,32(12):3841-3848.

    [3] 邱念伟,周 峰,顾祝军,等. 5种松属树种光合功能及叶绿素快相荧光动力学特征比较[J]. 应用生态学报,2012,23(5):1181-1187.

    [4] 姜小文, 易干军, 陶爱群, 等.四季柚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间的关系[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25(5): 45- 48.

    [5] 陈建华,曹 阳,闫文德,等. 板栗的光合性状[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26(2):72- 74.

    [6] 张斌斌,姜为兵,韩 键,等. 桃光合性状杂种优势研究[J]. 园艺学报,2011,38(1):25-34.

    [7] 张亚黎,姚贺盛,罗 毅,等. 海岛棉和陆地棉叶片光合能力的差异及限制因素[J].生态学报,2011,31(7): 1803-1810.

    [8] 张耀文,王竹云,田建华,等. 甘蓝型油菜同质异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的光合特性[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2,34(3): 249-255.

    [9] 王 鹏,张天真. 利用棉花海陆种间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剖析光合色素含量的遗传基础[J].作物学报,2012, 38(6): 947-953.

    [10] 江锡兵,李 博,张志毅,等.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苗期光合特性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1(5):151-154.

    [11] 周永斌,马学文,姚 鹏,等. 不同生长速度杨树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38(3):336-339.

    [12] 王 彬,李 宏,毕刚蕊. 俄罗斯杨和银×新杨光合日变化的研究[J]. 北方园艺,2010(17):96-99.

    [13] 杨培林,彭 俊,钟新才. 不同水分处理下胡杨、俄罗斯杨光合特性的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52-57.

    [14] 张江涛,刘友全,赵蓬晖,等. 欧美杨无性系幼苗的光合生理特性比较[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7,27(4):8-22.

    [15] 王 勇,赵 曦,沈应柏,等. 不同施氮量对 6 个黑杨新无性系光合特性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0,19(3):168-173.

    [16] 张守仁,高荣孚. 光胁迫下杂种杨无性系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2000,24(5):528-533.

    [17] 张守仁,高荣孚,王连军. 杂种杨无性系的光系统Ⅱ放氧活性、光合色素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对光胁迫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04,28(2):143-149.

    [18] 杨敏生,李艳华,梁海永,等. 白杨派杂种无性系及其亲本光合和生长对盐胁迫的反应[J]. 林业科学,2006,42(4):19-26.

    [19] 汤玉喜,刘友全,吴 敏,等. 淹水胁迫下美洲黑杨无性系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8):156-161.

    [20] 江锡兵,宋跃朋,马开峰,等.低温胁迫下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若干生理指标变化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34(1):59-63.

    [21] 刘海涛,张川红,郑勇奇,等.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苗期光合特性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3(1):36-43.

    [22] 尹 吴,李丽莎,王立科,等. 转玉米 PEPC 基因杨树的光合生理特性分析[J].林业科学,2012,48(6):65-71.

    [23] 李文文,黄秦军,丁昌俊,等. 南方型和北方型美洲黑杨幼苗光合作用的日季节变化[J].林业科学研究,2010,23(2):227-233.

    [24]

    Wang R Z, Gao Q. Photosynthesis, transpiration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two divergent Leymus chinensis populations from northeast China[J]. Photosynthetica, 2001, 39: 123-126.
    [25] 叶子飘,于 强. 一个光合作用光响应新模型与传统模型的比较[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38(6):771-775.

    [26] 聂乐兴,姜兴印,吴淑华,等.胺鲜酯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及叶片光合羧化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0): 2558-2564.

    [27]

    Lilley R, Walker D. An improved spectrophotometric assay for ribulosebisphosphate carboxylase[J].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1974, 358:226-229.
    [28]

    Fujimoto R, Taylor J M, Shirasawa S. et al,. Heterosis of Arabidopsis hybrids between C24 and Col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photosynthesis capacity[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2, 109(18):7109-7114.
    [29] 郑殿君,张治安,姜丽艳,等. 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比较[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41(9):1-5.

    [30] 陈展宇,徐克章,吴 磊,等.旱作条件下旱稻和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及RuBP羧化酶活的比较[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5):87-98.

    [31] 林植芳,李双顺,林桂珠. 叶片气孔的分布与光合途径[J]. 植物学报,1986,28(4):387-395.

    [32] 马书荣,阎秀峰,陈柏林. 不同海拔裂叶沙参和泡沙参气孔形态的对比研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9,27(6):94-97.

    [33]

    Kelly G J,Latzko E.Requlatory aspects of photosynthetic carbon metabolism[J]. Ann Rev Plant Physiol,1976(27):181-205.
    [34] 杨兴洪,邹 琦,赵世杰.遮荫和全光生长的棉花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2005,29(1):8-15.

  • [1] 李金花张绮纹苏晓华高建设卢宝明 . 美洲黑杨与不同种源青杨杂种苗叶片和生长性状多水平变异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1): 66-75.
    [2] 陈鸿鵰刘志成潘成良 . 美洲黑杨“CV”和欧美杨“CV”杂交F1选种潜力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1, 4(2): 201-206.
    [3] 许丽娟刘海轩吴鞠李金航李苹孙广鹏李军徐程扬 . 生长抑制剂对大叶黄杨形态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6): 89-97.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6.013
    [4] . 南方型和北方型美洲黑杨幼苗光合作用的日季节变化.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2): 227-233.
    [5] 黄秦军苏晓华 . 美洲黑杨×青杨F2代基本材性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16(2): 141-145.
    [6] 陈应龙弓明钦陈羽王凤珍 . 外生菌根菌接种对红椎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5): 515-522.
    [7] 李金花姜英淑宋红竹王春城张绮纹 . 美洲黑杨与不同种源青杨杂种子代无性系遗传变异和初步选择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3): 368-373.
    [8] 朱春全王世绩王富国张启钮利民袁国文 . 六个杨树无性系苗木生长、生物量和光合作用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5, 8(4): 388-394.
    [9] 王翰琛张雄清张建国屈彦成姜丽 . 杉木人工林不同密度间伐林分生长优势的变化规律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5): 32-38.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05.004
    [10] 徐瑾雷蕾曾立雄刘娅惠万一倪妍妍简尊吉邓秀秀张佳佳肖文发 . 不同磷浓度下马尾松幼苗高生长和光合特征的变化. 林业科学研究, 2023, 36(2): 91-100. doi: 10.12403/j.1001-1498.20220250
    [11] 王树凤施翔陈益泰孙海菁王涛陈雨春 . 遮荫对弗吉尼亚栎苗木生长及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5): 99-106.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5.013
    [12] 高健吴泽民彭镇华 . 滩地杨树光合作用生理生态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2): 147-152.
    [13] 李 环丁昌俊苏晓华沈应柏杜克九 . 涝渍胁迫对转多基因库安托杨生长及生理性状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1): 44-52.
    [14] 王大海苏晓华张冰玉黄秦军张香华 . 美洲黑杨PdZFR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5): 637-643.
    [15] 陈存丁昌俊黄秦军李政宏张静刘宁李波苏晓华 . 美洲黑杨表型核心种质库构建.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2): 1-11.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2.001
    [16] 骆琴娅漆龙霖方晰杨志林 . 山茶属植物五个物种光合作用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3): 311-316.
    [17] 张往祥曹福亮 . 高温期间水分对银杏光合作用和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6): 672-679.
    [18] 张川红沈应柏尹伟伦 . 盐胁迫对国槐和核桃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1): 34-40.
    [19] . 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模型选择及低光强属性界定.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6): 765-771.
    [20] . 厚壁毛竹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响应的季节变化.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6): 872-87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94
  • HTML全文浏览量:  266
  • PDF下载量:  145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3-01-29

美洲黑杨及其杂种F1无性系光合特性的研究

  • 1.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
基金项目: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超高产优质杨树速生材新品种选育"(2012BAD01B03)

摘要: 以美洲黑杨杂种F1代及亲本为研究材料,对叶面积、气体交换指标、气孔特征和RuBP羧化酶活性等进行测定,以揭示美洲黑杨亲本与杂交子代的光合速率、气孔特征、RuBP羧化酶活性差异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美洲黑杨不同生长势子代形成的生物学机理. 结果表明:与亲本和低亲子代相比,超高亲子代 H1、H2的光合面积(单叶面积和单株叶面积)最大、光合生产率(平均超母本46.22%,超父本66.37%)、叶绿素含量最高(平均超母本280.09%,超父本452.29%)、RuBP羧化酶活性最大(平均超母本20.79%,超父本58.56%),上、下表皮数量比和气孔频度最大,光饱和点最高(平均为2 189.33 μmol·m-2·s-1),而光补偿点、表观量子效率和暗呼吸速率最低,使其具有更广的光强适应能力,高效的光能吸收、转化和碳固定速率,并促进干物质积累和器官形态建成,从而提高生长速度. 单株叶面积、光合生产率和叶绿素含量可作为生长量评选的间接指标.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3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