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近自然化改造对杉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孙冬婧 温远光 罗应华 李晓琼 张万幸 明安刚

引用本文:
Citation:

近自然化改造对杉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D22B0105);广西科技重大专项(11199001)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林中心主任基金项目(RL2012-04)

  • 中图分类号: S791.27

Effect of Close-to-Nature Management on Species Diversity in a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

  • CLC number: S791.27

  • 摘要: 在广西凭祥市热林中心青山实验场设置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样地,进行3种间伐强度处理(75%、55%、35%),均匀套种4种阔叶树。改造5年后,研究不同间伐强度近自然经营对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近自然化改造5年后,乔、灌、草3层的物种数明显增加,灌草层的优势种有所变化,但各间伐处理的优势物种大致相同;各间伐处理的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改造后各处理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未改造的纯林,各处理草本层的Simp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改造前的纯林。杉木胸径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差异显著,但各处理间树高无显著差异;套种的4种阔叶树的胸径、树高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大叶栎、红椎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在不同间伐处理林分中有显著差异;高间伐强度改造的杉木人工林适合套种阳性树种大叶栎、米老排和中性树种红椎,中等间伐强度改造的杉木人工林适合套种耐阴性树种润楠。
  • [1] 陆元昌. 近自然森林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 李慧卿,江泽平,雷静品,等. 近自然森林经营探讨[J]. 林业科学研究,2007,20(3): 6-11.

    [3]

    Li W H. Degrad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forest ecosystems in China[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4,201(1):33-41.
    [4] 彭万喜,吴义强,张仲凤,等. 中国的杉木研究现状与发展途径[J].世界林业研究,2006,19(5):54-57.

    [5] 盛炜彤. 杉木人工林水土流失及养分损耗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0,13(6):589-597.

    [6] 彭舜磊,王得祥,赵 辉,等. 我国人工林现状与近自然经营途径探讨[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2):184-188.

    [7] 李婷婷,陆元昌,庞立峰,等. 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初步效果[J]. 林业科学,2014,50(5):90-100.

    [8] 林同龙. 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3):11-15.

    [9] 罗应华,孙冬婧,林建勇,等. 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植物自然更新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3,33(19): 6154-6162.

    [10] 张象君,王庆成,王石磊,等. 小兴安岭落叶松人工纯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2011,47(1):6-14.

    [11] 张俊艳,陆元昌,成克武,等. 近自然改造对云南松人工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33(3):72-77.

    [12] 何友均,梁星云,覃 林,等. 南亚热带马尾松红椎人工林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基于自然的森林经营[J]. 林业科学,2013,49(4):24-33.

    [13]

    Zhu J J, Yang K, Yan Q L,et al. Fea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thinning in even aged Larix olgensis plantations to develop uneven-aged larch-broadleaved mixed forests[J]. Journal of Forest Resource,2010,15:71-80.
    [14] 胡建伟,朱成秋. 抚育间伐对森林环境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9,27(3):65-67.

    [15] 于立忠,朱教君,孔祥文,等. 人为干扰(间伐)对红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6,26(11):3757-3764.

    [16]

    Tilman D. The reource-ratio hypothesis of plant succession[J]. The American Naturalist,1985,125(6):827-852.
    [17]

    Adrian A, Andrew R N, Klaus J P. Understory abundance, species diversity and functional attribute response to thinning in coniferous stands[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10,260(7):1104-1113.
    [18] 李春义,马履一,徐 昕. 抚育间伐对森林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2006,19(6): 27-32.

    [19] 熊有强,盛炜彤,曾满生. 不同间伐强度杉木林下植被发育及生物量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5,8(4):408-412.

    [20] 张水松,陈长发,吴克选,等. 杉木林间伐强度试验20年生长效应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5,41(5)56-65.

    [21] 马履一,李春义,王希群,等. 不同强度间伐对北京山区油松生长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2007,43(5): 1-9.

    [22] 董希斌. 采伐强度对落叶松林生长量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29(1): 44-47.

  • [1] 徐金良毛玉明郑成忠范荣德周世水陈永辉成向荣虞木奎 . 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出材量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1): 99-107.
    [2] 洪玲霞 . 初植密度、间伐对杉木林分优势高生长过程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4): 448-452.
    [3] 杨波童书振 . 杉木间伐后直径生长竞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2): 210-215.
    [4] 王翰琛张雄清张建国屈彦成姜丽 . 杉木人工林不同密度间伐林分生长优势的变化规律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5): 32-38.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05.004
    [5] 孙洪刚张建国段爱国何彩云童书振 . 杉木密度间伐试验林林分断面积生长效应.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1): 6-12.
    [6] 张青青周再知黄桂华杨光刘高峰梁坤南 . 间伐强度对柚木林土壤质量及生长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3): 127-134.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3.014
    [7] 熊有强盛炜彤曾满生 . 不同间伐强度杉木林下植被发育及生物量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5, 8(4): 408-412.
    [8] 吴隆高陈天华陈林恩林日传 . 杉木团状造林抚育间伐效益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16(5): 610-616.
    [9] 朱欣然吕勇张怀清张江杨廷栋张鸿 . 基于林分垂直空间结构特征的杉木人工林抚育间伐可视化模拟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4): 53-58.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0.04.007
    [10] 王雪峰杜纪山 . 全林整体模型在林分间伐模拟中的效果评定.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3): 233-238.
    [11] 曹永慧陈存及李生 . 间伐对杉莲混交林中乳源木莲树冠结构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5): 646-653.
    [12] 谢阳生孟京辉曾冀明安刚刘宪钊贾宏炎雷相东陆元昌 . 马尾松人工纯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23, 36(2): 31-38. doi: 10.12403/j.1001-1498.20220459
    [13] 杨彦承张炜银林瑞昌杨秀森 . 海南霸王岭陆均松类热带山地雨林伐后林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1): 37-43.
    [14] 何友均崔国发邹大林郑杰董建生李永波 .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2): 241-245.
    [15] 张士韬欧阳林男陈少雄杨嘉麒 . 尾巨桉林分生长对间伐和修枝响应的分析与预测. 林业科学研究, 2024, 37(2): 48-59.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161
    [16] 李春明张会儒 . 秩和检验法在检验间伐对林分生长影响研究中的应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6): 757-760.
    [17] 司彬姚小华任华东李生何丙辉 . 黔中喀斯特植被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研究———以贵州省普定县为例.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5): 669-674.
    [18] 卢琦赵体顺罗天祥金烈谊阴三军 . 黄山松天然林与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生长规律的比较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3): 273-277.
    [19] 邱勇斌凌高潮郑文华邢文黎成向荣 .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不同组分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关系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4): 64-69.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4.009
    [20] 张建忠徐永勤沈凤强吴家旅 . 杉木2代种子园单亲子代试验.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5): 632-63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062
  • HTML全文浏览量:  239
  • PDF下载量:  131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4-07-22

近自然化改造对杉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1. 广西大学林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广西 凭祥 532600
  • 3. 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广西 凭祥 532600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D22B0105);广西科技重大专项(11199001)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林中心主任基金项目(RL2012-04)

摘要: 在广西凭祥市热林中心青山实验场设置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样地,进行3种间伐强度处理(75%、55%、35%),均匀套种4种阔叶树。改造5年后,研究不同间伐强度近自然经营对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近自然化改造5年后,乔、灌、草3层的物种数明显增加,灌草层的优势种有所变化,但各间伐处理的优势物种大致相同;各间伐处理的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改造后各处理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未改造的纯林,各处理草本层的Simp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改造前的纯林。杉木胸径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差异显著,但各处理间树高无显著差异;套种的4种阔叶树的胸径、树高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大叶栎、红椎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在不同间伐处理林分中有显著差异;高间伐强度改造的杉木人工林适合套种阳性树种大叶栎、米老排和中性树种红椎,中等间伐强度改造的杉木人工林适合套种耐阴性树种润楠。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2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