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cpDNA rps16序列分析兰考泡桐与白花泡桐和毛泡桐的遗传关系

莫文娟 李少锋 邱乾栋 孙长忠 汤志敏 乔杰 杜红岩 傅建敏

引用本文:
Citation:

基于cpDNA rps16序列分析兰考泡桐与白花泡桐和毛泡桐的遗传关系

  • 基金项目:

    十二五科技支撑"抗逆生态树种泡桐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2012BAD01B0602)

  • 中图分类号: S792.43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Paulownia elongata, Paulownia fortunei and Paulownia tomentosa Based on cpDNA rps16 Region Sequences

  • CLC number: S792.43

  • 摘要: [目的] 通过测序法分析兰考泡桐与白花泡桐和毛泡桐在叶绿体rps16序列上的遗传差异,旨在分析三者之间在叶绿体基因上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探讨其种间的遗传关系。[方法] 选取兰考泡桐、白花泡桐和毛泡桐各15个样本,对其提取的DNA用PCR扩增获得特异片段,并将其纯化与测序。利用软件Clustal X 2.0对所得序列进行排序;运行MEGA 4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其序列特征,并计算出K2P遗传距离。[结果] (1)对获得的rps16序列进行测定分析,得兰考泡桐序列长度分别为932~933 bp;白花泡桐序列长度为932 bp;毛泡桐序列长度分别为916~918 bp。对所得rps16序列进行排序后的长度为938 bp,平均GC含量为34.31%。3个种所代表的个体之间共有10个变异位点,占整个序列长度的1.07%。其中有9个变异位点属于碱基插入或缺失类型,占变异位点总数的90%,占整个序列长度的0.96%。有1个变异位点属于碱基替换类型,占整个变异位点总数的10%,占整个序列长度的0.11%。(2)整个rps16片段的序列共有10个变异位点,其中兰考泡桐与白花泡桐在总的变异位点上,具有一致的碱基位点9个,占总变异的90%。而兰考泡桐与毛泡桐相比,没有相同的碱基。[结论] 根据三种泡桐的rps16序列的序列特征和变异位点的分析,表明在叶绿体遗传方面,兰考泡桐具有与白花泡桐更多相似的遗传物质,其亲缘关系较近。综上所述,推测兰考泡桐与白花泡桐可能来自同一母系遗传。
  • [1] 李芳东, 乔杰, 王保平, 等. 中国泡桐属种质资源图谱[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3:2-12.

    [2] 邱乾栋, 莫文娟, 王楠, 等. 白花泡桐材色优良单株的选择[J].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2):277-283.

    [3] 王楠, 李芳东, 莫文娟, 等. 杂交泡桐"毛白33"与其回交一代的光合特性比较[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 43(6):51-56.

    [4] 王楠, 李芳东, 马跃, 等. 泡桐优良无性系"TF33" 干材表型性状杂种优势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3):402-408.

    [5]

    Schwarzbach A E, Donovan L A, Rieseberg L H. Transgressive character expression in a hybrid sunflower spec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2001, 88(2):270-277.
    [6]

    Rauscher J T, Doyle J J, Brown A H D.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peat-specific primers and the analysis of hybridization in the Glycine tomentella (Leguminosae) polyploid complex[J]. Molecular Ecology, 2002, 11(12):2691-2702.
    [7] 竺肇华. 泡桐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及区系成分的探讨[J]. 林业科学, 1981, 19(3):271-280.

    [8] 熊金桥, 陈志远. 泡桐属的数量分类研究[J]. 植物研究, 1992, 12(2):185-188.

    [9] 卢龙斗, 谢龙旭, 杜启艳. 泡桐属七种植物的RAPD分析[J]. 广西植物, 2001, 21(4):335-338.

    [10] 马浩, 张冬梅, 李荣幸, 等. 泡桐属植物种类的RFLP分析[J]. 植物研究, 2001, 21(1):136-139.

    [11] 莫文娟, 傅建敏, 乔杰, 等. 泡桐属植物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J]. 林业科学, 2013, 49(1):61-67.

    [12] 高婷.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药用双子叶植物[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10.

    [13] 任保青,陈之端. 植物DNA条形码技术[J]. 植物学报, 20l0, 45(1):1-12.

    [14] 杨燕, 费改顺, 贾正平, 等. 半夏人工栽培技术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新进展[J]. 中药材, 2010(2):312-317.

    [15] 陈仁芳,张泽,唐洲,等. 桑属ITS、TrnL-F、rps16序列与进化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8):1553-1561.

    [16] 张金梅, 王建秀, 夏涛, 等. 基于系统发育分析的DNA条形码技术在澄清芍药属牡丹组物种问题中的应用[J]. 中国科学:C辑, 2008, 38(12):1166-1176.

    [17] 侯鑫, 刘俊娥, 赵一之, 等. 基于ITS序列和trnL-F序列探讨小叶锦鸡儿, 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的种间关系[J]. 植物分类学报, 2006, 44(2):126-134.

    [18]

    Wallander E, Albert V A. Phylogeny and classification of Oleaceae based on rps16 and trnL-F sequence data[J].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2000, 87(12):1827-1841.
    [19]

    Baker W J, Hedderson T A, Dransfield J.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of subfamily Calamoideae (Palmae) based on nrDNA ITS and cpDNA rps16 intron sequence data[J].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0, 14(2):195-217.
    [20]

    Robbrecht E, Manen J F. The major evolutionary lineages of the coffee family (Rubiaceae, angiosperms). Combined analysis (n DNA and cp DNA) to infer the position of Coptosapelta and Luculia, and super tree construction based on rbcL, rps16, trnL-trnF and atpB-rbcL data. A new classification in two subfamilies, Cinchonoideae and Rubioideae[J]. Systematics and Geography of Plants, 2006:85-145.
    [21] 李芳东, 袁德义, 莫文娟, 等. 白花泡桐种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1(7):1-7.

    [22] 莫文娟, 袁德义, 李芳东, 等. 白花泡桐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研究[J]. 植物研究, 2011, 31(5):585-591.

    [23]

    Thompson J D, Gibson T J, Plewniak F, et al. The CLUSTAL_X windows interface:flexible strategies for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 aided by quality analysis tools[J]. Nucleic acids research, 1997, 25(24):4876-4882.
    [24]

    Tamura K, Dudley J, Nei M, et al. MEGA4: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MEGA) software version 4.0.[J].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007, 24:1596-1599.
    [25]

    Vinnersten A, Reeves G.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in Colchicaceae[J].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2003, 90(10):1455-1462.
    [26] 袁长春, 何雪宝, 袁秋梅, 等. 绿绒蒿自然杂交种及其亲本cpDNA trnL-trnF 基因的遗传学分析[J]. 云南植物研究, 2007, 29(1):103-108.

    [27] 宋育红, 张君诚, 张杭颖. 长柄石杉不同地理居群叶绿体DNA trnL-trnF 序列变异与聚类分析[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4, 20(003):443-448.

    [28]

    Qi W, Yang H, Xue Y, et al. Inheritance of chloroplast and mitochondrial DNA in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J]. Acta Botanica Sinica, 1998, 41(7):695-699.
    [29] 李宗然. 泡桐研究进展[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5:226-230.

    [30] 胡惠蓉, 陈志远. 泡桐属叶表皮毛状体扫描电镜观察[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6, 15(2):190-193

    [31] 梁作椭. 泡桐属植物CAT、AWYI、ADH同工酶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1996.

  • [1] 马浩李佩健沈熙环 . 毛泡桐种源育种值早期预测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11(2): 179-185.
    [2] 邱乾栋莫文娟王楠叶金山乔杰李芳东 . 白花泡桐材色优良单株的选择.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2): 277-283.
    [3] 贾慧君郑槐明 . 兰考泡桐根插苗的生长和营养状况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88, 1(5): 486-491.
    [4] 赵丹宁熊耀国宋露露王华曾旭徐作华 . 白花泡桐树冠结构、生长性状的选择对于形改良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1995, 8(1): 82-87.
    [5] 邓建军李芳东乔杰刘昌勇夏辛黄琳 . 白花泡桐优树试管嫁接幼化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5): 646-650.
    [6] 王保平李宗然李芳东周海江周道顺 . 中龄兰考泡桐胶合板材林营养补给效应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2): 220-225.
    [7] 宋露露熊耀国赵丹宁 . 白花泡桐栽培北界种源选择的苗期试验.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6): 598-601.
    [8] 陆新育陈绍信李淼泉常显明 . 泡桐生物量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0, 3(5): 422-426.
    [9] 武应霞张玉洁董小云李书民 . 泡桐材色变异规律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16(3): 319-322.
    [10] 李宗然李芳东王保平周道顺文瑞均张春味 . 泡桐胶合板材林最适经营密度及主伐年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3): 227-233.
    [11] 李芳东李宗然周道顺李煜延 . 兰考泡桐林分结构规律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2): 114-120.
    [12] 茹广欣袁金玲明军郝邵菊王豁然 . 泡桐杂种花的形态变异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1): 41-46.
    [13] 郭秀珍赵志鹏毕国昌 . 泡桐组培苗VA菌根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0, 3(1): 9-14.
    [14] 郑槐明贾慧君连友钦陆新育张维栋 . 稀土对泡桐苗木生长效应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0, 3(3): 275-279.
    [15] 田国忠熊耀国汪跃赵丹宁李峰徐刚 . 泡桐对丛枝病原MLO的抗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7(2): 155-161.
    [16] 陆新育张维栋 . 赴澳大利亚传授泡桐栽培技术. 林业科学研究, 1988, 1(1): 116-117.
    [17] 熊耀国竺肇华林镜中曾宗泽 . 泡桐苗期性状差异和相关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7(2): 149-154.
    [18] 傅大立杨绍彬丛培生李宗然 . 泡桐苗期年生长参数的分析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3): 301-306.
    [19] 王保平李宗然文瑞钧乔杰周海江韩保军 . 泡桐修枝促接干技术及其效应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16(2): 183-188.
    [20] 魏安智杨途熙 . 泡桐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2): 136-14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415
  • HTML全文浏览量:  387
  • PDF下载量:  113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5-05-23

基于cpDNA rps16序列分析兰考泡桐与白花泡桐和毛泡桐的遗传关系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北京 102300
  •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3
  • 3.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  十二五科技支撑"抗逆生态树种泡桐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2012BAD01B0602)

摘要: [目的] 通过测序法分析兰考泡桐与白花泡桐和毛泡桐在叶绿体rps16序列上的遗传差异,旨在分析三者之间在叶绿体基因上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探讨其种间的遗传关系。[方法] 选取兰考泡桐、白花泡桐和毛泡桐各15个样本,对其提取的DNA用PCR扩增获得特异片段,并将其纯化与测序。利用软件Clustal X 2.0对所得序列进行排序;运行MEGA 4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其序列特征,并计算出K2P遗传距离。[结果] (1)对获得的rps16序列进行测定分析,得兰考泡桐序列长度分别为932~933 bp;白花泡桐序列长度为932 bp;毛泡桐序列长度分别为916~918 bp。对所得rps16序列进行排序后的长度为938 bp,平均GC含量为34.31%。3个种所代表的个体之间共有10个变异位点,占整个序列长度的1.07%。其中有9个变异位点属于碱基插入或缺失类型,占变异位点总数的90%,占整个序列长度的0.96%。有1个变异位点属于碱基替换类型,占整个变异位点总数的10%,占整个序列长度的0.11%。(2)整个rps16片段的序列共有10个变异位点,其中兰考泡桐与白花泡桐在总的变异位点上,具有一致的碱基位点9个,占总变异的90%。而兰考泡桐与毛泡桐相比,没有相同的碱基。[结论] 根据三种泡桐的rps16序列的序列特征和变异位点的分析,表明在叶绿体遗传方面,兰考泡桐具有与白花泡桐更多相似的遗传物质,其亲缘关系较近。综上所述,推测兰考泡桐与白花泡桐可能来自同一母系遗传。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