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陕北黄土区坡面微地形对乔木空间分布的影响

任正龑 朱清科 张恰咛 马欢 黄正佳

引用本文:
Citation:

陕北黄土区坡面微地形对乔木空间分布的影响

  • 基金项目:

    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2015BAD07B02)

  • 中图分类号: S774

Effect of Slope Micro-topography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rees in Loess Area of North Shaanxi Province, China

  • CLC number: S774

  • 摘要: [目的] 传统造林树木种植点设计忽略了黄土坡面微地形对其生长的影响,研究切沟、塌陷地、缓台等微地形与现有林分乔木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可为近自然造林及乔灌混交水土保持林结构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以陕西省吴起县三道川流域内原状坡面及微地形的植被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Arcgis9.3软件的空间分析工具和格局强度指标研究坡面微地形对乔木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 坡面微地形面积占样地面积的21.03%,微地形上乔木株数占样地总数的51.77%,乔木主要分布在坡面微地形上。乔木在切沟和缓台主要呈聚集分布,在塌陷和陡坎主要呈随机分布。乔木在不同坡面微地形分布差异极显著,榆树、小叶杨、山杏主要聚集分布在切沟,河北杨主要聚集分布在切沟和缓台,刺槐主要聚集分布在缓台。[结论] 坡面各类微地形因其土壤水分等微生境差异而对乔木空间分布影响显著,在近自然植被重建中需根据坡面各类微地形生境及空间分布规律长期保持配置树木种植点,切沟以河北杨、小叶杨、榆树等树种为主,缓台以河北杨、刺槐搭配为宜,塌陷以河北杨、小叶杨为宜。
  • [1] 李海涛. 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研究概况[J]. 植物学通报, 1995,12(2):19-26.

    [2] 牛丽丽,余新晓,岳永杰,等.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油松林不同龄级立木的空间点格局[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19(7):1414-1418.

    [3] 任杨俊,赵光耀,李建牢,等.黄土丘陵沟壑区(Ⅲ)山坡地林草植被配置模式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6):78-80.

    [4] 杨文治,马玉玺,韩仕峰,等.黄土高原地区造林土壤水分生态分区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1994,8(1):1-9.

    [5] 陈幸良,巨茜,林昆仑. 中国人工林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世界林业研究,2014,27(6):54-59.

    [6] 张文臣,张俊佩. 人工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防护林科技, 2004(3):45-46.

    [7] 商侃侃,达良俊. 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微地形空间分异格局及共存机制研究概述[J]. 生态学杂志, 2013,32(6):1912-1919.

    [8] 苏薇,岳永杰,余新晓.油松天然林群落结构及种群空间分布格局[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3):18-20,61.

    [9] 杨宁,邹冬生,李建国.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自然恢复灌丛阶段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18(3):996-1001.

    [10]

    Nagamatsu D,Mirura O. Soil disturbance regime in relation to micro-scale landforms and its effects on vegetation structure in a hilly area in Japan[J].Plant Ecology,1997,133:191-200.
    [11] 罗君,周维,覃发超,等.元谋干热河谷冲沟区植被对微地形的响应[J]. 山地学报, 2012, 30(5):535-542.

    [12] 李肇晨,罗微,陈永富,等.海南霸王岭陆均松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微生境异质性的关系[J]. 生态学报,2015,35(8):2545-2554.

    [13]

    Comita L S,Condit R,Hubbell S P.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habitat associations of tropical tress[J]. Journal of Ecolgy, 2007,95(3):482-492.
    [14]

    Yamada T,Tomita A,Itoh A,et al. Habitat associations of Sterculiaceae trees in a Bornean rain forest plot[J].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2006,17(5):559-556.
    [15] 朱清科,张岩,赵磊磊,等. 陕北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及近自然造林[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16] 路保昌,薛智德,朱清科,等.干旱阳坡半阳坡微地形土壤水分分布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09,29(1):62-65.

    [17] 张宏芝,朱清科,王晶,等. 陕北黄土坡面微地形土壤物理性质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11,31(6):55-58.

    [18] 王晶,朱清科,秦伟,等.陕北黄土区封禁流域坡面微地形植被特征分异[J]. 应用生态学报,2012,23(3):694-700.

    [19] 邝高明,朱清科,赵磊磊,等. 黄土丘陵沟壑区陡坡微地形分布研究[J]. 干旱区研究, 2012, 29(6):1083-1088.

    [20] 苏悦,康永祥,张世姣,等. 太白山雅美鹿蹄草和鹿蹄草种群分布格局[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41(1):89-93,99.

    [21]

    Rasmussen H N. Terrestrial Orchids from Seed to Myco-trophic Plant[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22]

    Besag J. Contribution to the discussion of Dr. Ripley's paper[J].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cal Society(Series B),1977,39(2):193-195.
    [23] 杨永川,达良俊,由文辉.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微地形与植被结构的关系[J]. 生态学报,2005,25(11):2830-2840.

    [24]

    North M,Chen J,Oakley B,et al.Forest stand structure and pattern of old-growth western hemlock/Douglas-fir and mixed-conifer forests[J]. Forest Science,2004,50(3):299-311.
  • [1] 高郯李照青卢杰李江荣郑维列 . 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高山松林土壤种子库空间分布动态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2): 158-165.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2.017
    [2] 彭镇华张旭东 . 乔木在城市森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5): 666-673.
    [3] 宋广艳何念鹏侯继华 . 中国不同地带性森林乔木叶片热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林业科学研究, 2016, 29(1): 133-139.
    [4] 张超黄清麟朱雪林普布顿珠旦增 . 西藏灌木林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1): 21-27.
    [5] 罗达史彦江宋锋惠吴正保马合木提·阿不来提李嘉诚张晋 . 平欧杂种榛细根空间分布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1): 81-89.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1.011
    [6] 张小全赵茂盛徐德应 . 杉木中龄林树冠叶面积密度空间分布及季节变化.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6): 612-619.
    [7] 郑永祥崔相富吴道圣杨胜利陈绘画 . 鞭角华扁叶蜂滞育期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5): 552-556.
    [8] 王占印于澎涛王双贵余治家胡永强夏固成王彦辉熊伟 . 宁夏六盘山区辽东栎林的空间分布及林分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1): 97-102.
    [9] 秘洪雷兰再平孙尚伟傅建平彭晶晶马鑫 . 滴灌栽培杨树人工林细根空间分布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7, 30(6): 946-953.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7.06.009
    [10] 李建庆梅增霞杨忠岐 . 危害白蜡树的云斑白条天牛种群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6): 877-882.
    [11] 黄小波李帅锋苏建荣刘万德郎学东 . 云龙天池云南松自然种群分布格局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4): 47-52.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4.007
    [12] 吴立栓胡建军苏雪辉李喜林赵自成 . 黑杨树冠雌花分布与少絮无性系的选择.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6): 769-775.
    [13] 林英华汪来发卢萍田晓堃肖文发 . 三峡兰陵溪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土壤DNA空间异质性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5): 664-669.
    [14] 马远贾雨龙王成杜万光刘文军 . 北京市典型道路防护林滞尘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5): 110-117.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5.015
    [15] 郑路蔡道雄卢立华明安刚于浩龙李忠国 . 南亚热带不同树种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4): 454-458.
    [16] 马远贾雨龙王成刘文军 . 北京市3种道路防护林春季滞尘规律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2): 147-155.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2.021
    [17] 王中清许涵林明献李意德 . 海南尖峰岭60 hm2大样地萌生植物数量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2): 17-24.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03
    [18] 王志海尹光天杨锦昌覃国铭 . 不同造林密度对米老排人工林枝条发育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2): 78-86.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12
    [19] 张恰咛朱清科任正龑黄正佳 . 地形对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7, 30(2): 300-306.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7.02.016
    [20] 王云霓邓秀秀王彦辉曹恭祥于澎涛熊伟徐丽宏 . 宁夏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的坡面变化和尺度效应.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5): 701-70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805
  • HTML全文浏览量:  208
  • PDF下载量:  86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5-12-26

陕北黄土区坡面微地形对乔木空间分布的影响

  •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  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2015BAD07B02)

摘要: [目的] 传统造林树木种植点设计忽略了黄土坡面微地形对其生长的影响,研究切沟、塌陷地、缓台等微地形与现有林分乔木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可为近自然造林及乔灌混交水土保持林结构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以陕西省吴起县三道川流域内原状坡面及微地形的植被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Arcgis9.3软件的空间分析工具和格局强度指标研究坡面微地形对乔木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 坡面微地形面积占样地面积的21.03%,微地形上乔木株数占样地总数的51.77%,乔木主要分布在坡面微地形上。乔木在切沟和缓台主要呈聚集分布,在塌陷和陡坎主要呈随机分布。乔木在不同坡面微地形分布差异极显著,榆树、小叶杨、山杏主要聚集分布在切沟,河北杨主要聚集分布在切沟和缓台,刺槐主要聚集分布在缓台。[结论] 坡面各类微地形因其土壤水分等微生境差异而对乔木空间分布影响显著,在近自然植被重建中需根据坡面各类微地形生境及空间分布规律长期保持配置树木种植点,切沟以河北杨、小叶杨、榆树等树种为主,缓台以河北杨、刺槐搭配为宜,塌陷以河北杨、小叶杨为宜。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