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郭 浩,王 兵,马向前,等.中国油松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J].中国科学C辑,2008,38(6):565-572
[2] 李景文.森林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3] 余新晓,鲁绍伟,靳 芳,等.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生态学报,2005,25(8): 2096-2102
[4]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5] 李文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 赵 军,杨 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7,27(1):346-356
[7] 王 兵,李少宁,郭 浩.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J].江西科学,2007,25(5):553-559
[8] 胡海胜. 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 资源科学,2007,29(5):28-36
[9] 李长荣.武陵源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J].林业科学,2004,40(2):16-20
[10] [10] 云南省统计局. 2008年云南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局出版,2009
[11] [11] 王 兵,鲁绍伟.中国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2):417-425
[12] [12] 赵 敏,周广胜.基于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的生物量估算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8):1468-1472
[13] [13] 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14] [14] 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J].生态学报,1996,16(5):497-508
[15] [15] 冯宗炜,王效科,吴 刚.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6] [16] Ravindranath N H,Ostwald M.林业碳汇计量[M].李怒云,吕 佳编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17] [17]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编.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8
[18] [18] 靳 芳,余新晓,鲁绍伟,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及其评价[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19] [19] 李 博,杨 持,林 鹏. 生态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0]